電影訊息
何日君再來--When My Dear Come Again

何日君再来/Hoyatgwantsoiloi

6.5 / 134人    126分鐘

導演: 區丁平
編劇: 廖永亮 陳慶嘉
演員: 梁家輝 梅豔芳 吳家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檸檬

2011-05-01 15:44:57

評《何日》


一個原本平凡的愛情故事,放在這樣的背景下,夾雜著國讎家恨、生離死別,總顯得盪氣迴腸、驚天動地。在看《何日》之前並沒有做任何功課,完全是奔著我們繆斯的導演老公區生去的。看完之後,覺得完全有必要把區生的其他電影欣賞一遍,尤其是那部用來勾引我們Muse的《南京的基督》。

在這部片子裡,每一個角色都是痛苦的,局勢的動盪,國家的興亡不得不叫他們壓著著自己的感情,無法宣洩,無人傾訴。就算是那一剎那的幸福,亦彷彿如夢如幻,轉瞬即逝。看著不免叫人心酸、心痛,無限唏噓。

梅伊年輕時參加過愛國遊行,有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同時,她也沒有因為戰爭而像其他人那樣,迷失了人性。當她抱著受到同胞欺凌的日本女孩時,她痛斥眾人,除了國家大義,他們作為人的感情是否還存在?我想自從梁森留下一封信,不辭而別後,梅伊不曾有一刻真正高興過。重遇梁森後,我不會詫異於她是如何輕易地選擇了原諒。顯然,梅伊從來不是一個無理取鬧的女人。當她確定他的心裡一直有她時,怎能做到不認命,不原諒?一切的情愛在國讎家恨下總顯得那麼渺小,誰也無能為力。何況,一直以來,她從沒有停止過對他的愛和思念。但他隨時會喪命的工作總讓她心驚膽顫,患得患失。本以為肚裡的小生命能讓他為自己暫時停留片刻,但他「不確定」的回應卻再也無法讓她保持理智。是啊。她只是一個女子。儘管她可以釋然,他曾為了完成大業而選擇犧牲兩人的感情。但此時此刻的她,更需要一個丈夫,更需要為自己即將出世的孩子爭取一個父親。而目前的他,給不了。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提一下本劇的男主角:梁森先生!為了國家,他可以忍心拋下自己所愛,甚至拱手把愛人和孩子讓給了情敵,真的讓人佩服和感動。但是他的愛情觀,我真的接受不到。既然沒法在一起,何苦一次次地給對方希望、又一次次地許下承諾。為什麼不在重遇時,就像當初不辭而別時那樣,狠一次心,給對方一條活路。他總是一廂情願地犧牲這樣,犧牲那樣,何曾有一秒鐘考慮過對方的感受。說的直白點,就是自私。一直到劇情的最後,他還是一路狂奔來到了日本,逼她在兩個都深愛自己的男人之間做出痛苦的選擇。(當然,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我也不能太苛刻了。畢竟愛情的力量是無法抗拒,自己同自己的角力,到最後傷得最深,最痛的,往往也是自己。梁森是,社長亦是。)

野口,這個總是在梅伊背後默默支持,守護,給予她無限包容和無私愛的男人,怎能讓人不動容?野口其實一直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有一個鏡頭讓我印象深刻。在看到梁森並沒有死的那一刻,他除下了自己的結婚戒指,解釋著自己和梅伊這段有名無實的婚姻。一個男人要愛到什麼程度,才能做到如此?看著自己深愛的女人為別的男人哭泣;徹夜坐在車裡承受著內心的煎熬;三番兩次利用職務便利放走他;即使腹中懷著的並不是自己的骨肉,他也照單全收。這種種一切,皆因一個愛字。但如果一直將這個角色如此聖父下去,當然也得不到我的青睞。劇末,當梅伊面臨選擇的那一刻,他終於不再一昧成全,他哭泣著不斷乞求她留在自己的身邊,像一個孩子一樣祈求著一個擁抱,努力為自己爭取最後的機會。

無論怎麼說,這三個人的愛情故事走得太曲折,太艱辛,簡直是心力交瘁。可誰都沒有錯,錯就錯在他們生活在那樣一個時代,一切都由不得自己。不知不覺中,我又想把自己帶入故事中了。(其實我就是這麼地喜歡自虐- -111。社長那句「假設想的問題我不回答」還真的沒學會。)算了,本來還想糾結一下選哪個,既然沒有在那個年代生活過,這假設性的問題還真給不出答案。

劇情中,吳家麗扮演的阿姨(名字記不住)和徐少強扮演的特務頭子鐵澤民之間的這條線索也很難讓人忽略。初初看來,小媽搭上漢奸,或多或少是因為難耐寂寞。她完全清楚別人會怎麼看她,怎麼想她,到最後選擇了他,就意味著失去全世界,但還是一頭栽了進去。可我清楚地記得她義無反顧地擋在了對準他的槍口;而他亦為了她倒在了槍下。難道看到這裡,還不能認為他們之間存在著感情嗎?起初的動機在此刻似乎變得不再那麼重要,在最後的那一刻,他們互相明白便已足矣。

最後,奉上梅姐為《何日》同名歌曲獻唱的歌詞:(配上畫面和故事情節真是贊到爆)

寒風吹散雪花 隨歌聲飄飛
投入白雲夜裡 在心中喚碎
浮起千串記憶 和那次的你
何日在何日 問何日君再來

可知呀可知何日 你輕輕再吻干從前淚
用你甜蜜呀 一一依你我盟誓 問何日再共一次醉

漫天千片雪花 隨心思飄起
人在寂寥夜裡 輕輕問句

誰可以告知  重演那一次
何日在何日  問何日君再來

可知呀可知何日 我方可以與君重聚
若再重會啊 一一供你我回味 是迷是愛是痴醉
若再重會那 一一供你我回味 是迷是愛是痴醉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