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B+偵探--The Detective 2

B+侦探/TheDetective2/B+侦探

5.7 / 456人    104分鐘 (original version)

導演: 彭順
編劇: 彭順 彭柏成
演員: 郭富城 廖啟智 徐正曦 譚耀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龜咸

2011-04-25 07:05:33

越是想猜越猜不到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放映現場,主辦方為了配合影片懸疑的主題,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個猜兇手的遊戲,即在影片放映到104分鐘的時候停下來,讓觀眾來找出幕後真兇。我本著獎品不拿白不拿的原則,搶到了參與名額,並且胸有成竹的在紙條上寫下了我所覺得最有可能的那個名字(其實只是排除了其他幾個在我看來完全沒有可能的名字),但最後的結果是,我猜錯了。

提示一下打算進電影院觀看本片的朋友,它作為一個懸疑片,並不需要你擁有縝密的思維,超高的智商和過人的推理能力,因為面對一個完全不推理的推理片,你只要是有點推理能力,就會立刻聰明反被聰明誤。愛好懸疑小說的朋友或許聽過推理小說二十法則,請原諒我以全概偏,拿當中幾條與本片對照比較一下,哪裡出了問題,便一目瞭然。

★必須明確、公正的將所有線索呈現給偵探與讀者。

老實說,在這一點上,導演一開始做的不差。導演可能考慮到,如果在最後一秒才將兇手的殺人動機通盤用閃回或者自我講述去交代,會顯得過於突兀和牽強從而消化不良(見郭富城另一部電影《殺人犯》)。所以在本片中採取的是雙線索的講述方式,一條線講的是陳探在查一樁連環殺人案,另一條則是說有一個小男孩從小無父無母,被鄰居家的大姐姐收養,卻因悲慘遭遇而產生了嚴重的暴力傾向和人格分裂。稍有觀影經驗的朋友可能看到一半就能知道,破案的關鍵就是找到這個當年的小男孩,他毫無疑問便是殺人兇手。雖然邏輯簡單,但起碼思路還是很清晰。但更機警的觀眾再看下去便會明了這只是避重就輕,偷梁換柱的障眼法,因為導演再沒有去著重解釋清楚兇手是如何犯下一連串暴行,又不被人發現的原因(為何沒有留下指紋,為何犯案技巧如此純熟就像是警員所為),而只需要告訴觀眾,小男孩是誰就可以了。

當然,由於這樣的雙線敘事只是影片呈現給觀眾的視角,不是片中人物的視角,所以你自然不能責怪陳探為何不在第一時間找出小男孩。這不是漏洞,也不是問題,那問題是什麼。即主角所掌握到的線索和資訊和觀眾掌握到的是不同步的,是延遲的,觀眾比主角更早一步掌握真相。觀眾全知全能,主角有所不知的做法在懸疑片中其實也有先例,如希區柯克的一系列作品。但與那些高級技法明顯相悖的是,本片的這個真相至始至終也沒有產生更多戲劇性變化,這種資訊延遲也沒有對劇情造成更大的張力,偵探並沒有因為無知身陷險境,讓觀眾也為他捏一把汗。僅僅是真相放在那裡,主角看似不聞不問。這樣一來,不僅情節顯得拖沓,也大大消解了後半部份的緊張度,比如陳探坐在公園長椅上拼命去通過角色代入的方式思考犯罪動機就不能再讓人感到刺激。

★除了兇手的詭計,不得用寫作手法(拍攝技法)誤導讀者(觀眾)。

在這一點上,本片幾乎已經不能用誤導來形容,幾乎可以說處處是在故佈疑陣。這種故佈疑陣依靠的不是引人入勝,層層推進的情節,而是一些明顯是刻意而為,混淆視聽的低級障眼法。

如陳探和澤少在酒吧裡的一段談話,導演就故意處理的比較曖昧,陳探漫不經心的玩笑和澤少過於緊張的反應,配上提心弔膽的音效像是暗示當中有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但事實是最後的真相與他們倆都沒有半點關係。張兆輝飾演的精神病,全程插科打諢,除了晃了一下觀眾,順便製造一些緊張場面和喜劇場面,在最後給陳探提供了一個頗為玄乎的破案思路之外,和案情,主題乃至整個人物關係完全沒能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僅僅是作為極像犯罪嫌疑人,甚至逼著你說「就是他」其實根本「不是他」的幌子之二。

尤其讓我忍無可忍是,影片一再引導觀眾把思路引向「罪犯有豐富的反偵察能力」,「可能是警員」的方向,並且在陳探和澤少雙雙遇襲那晚進一步透露出威脅他們的力量可能恰恰來自警方內部。這一切就差直接告訴你譚耀文所扮演的那個盧警官嫌疑重大,試想就算要警告陳探不要插手警方事務,有必要以冒充飛車黨這種既危險又費力的方式進行嗎?陳探對於警局的威脅真的有如此之大嗎?如果他跟這件案子沒有關係為何會在第二部加進這麼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呢?懸疑片裡不是不允許一些支線對觀眾的判斷進行干擾,但是前提是必需要自然,合乎情理,而不是像本片一樣為了迷惑你而故弄玄虛,咋咋呼呼,絲毫不考慮人物動機和合理性。實不相瞞,在影片進行到104分鐘的時候,我在紙條上寫下的就是盧警官的名字,也沒覺得他有多像,畢竟對他的鋪墊和描寫也是少之又少,而是實在是相比之下,其他人更不像。

如果你要以最有嫌疑的人即是最沒有嫌疑的這樣一條定律來反駁我說,那我想說的是,這恰恰是影片在我看來最大的致命傷。到底誰才是影片中看起來最有嫌疑的人?答案是,林家輝。無論是直接有老太太出來指認他曾經在兇案現場出現,還是他在審問中說出自己與爸爸媽媽,和姐姐一起生活時遭到的質疑,在影片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人比他更像兇手。這麼像兇手的人,怎麼會是兇手,大家都這麼告訴自己,可是他偏偏還真是!由此看來,影片完全可在那場審問過後緊接最後一場戲俐落收尾,何必又輾轉來回,磨磨幾幾,讓人期待最後還有反轉呢。如果導演只是想把那場審問做成一個不引人注目的鋪墊來與結尾遙相呼應,那我只能說它資訊透露的太多太直接太引人注目,以致竟然好端端地把鋪墊做成了大揭秘。說到頭,還是導演低估了觀眾的智商,觀眾高估了導演的智商。

★兇手必需要有相當的戲份。
倘若兇手只在片中露了一兩面,既沒有在情節中佔據足夠的份量,又沒有與劇中人物長時間周旋在一起,那麼真相揭曉時觀眾既不會有智力激盪的快感,影片本身也傳達不了半點主題意義和情感力量,只有意料之外而無情理之中。它只能進一步說明主創心虛怯懦,底氣不足,不敢與觀眾直面相抗,而只是利用資訊的壓滯和不對稱欺壓你。所以,林家輝最不可能是兇手的另一個理由是,他壓根就是一個跑龍套的!在真相揭曉前,任何一個人的戲份都要比他多吧。兇手若是沒有份量,又如何體現出主角的份量和故事的份量。

童年的戲份固然飽滿,但就與本片特殊的編排結構,在真相揭曉前,他和林家輝應該算作兩個人。

★偵探為了破案就必需要有探案的行為。
 
偵探的探案行動不僅能體現偵探的人格魅力,也同時在以他為視點讓撲朔迷離的案情漸漸釐清,向真相步步邁進。偵探不探案就不能叫偵探,偵探的義務是搜集一切可能的線索。

陳探有沒有探案,表面上看是有的,他一直在關心案情。但他的探案行為真的是有效嗎,真的對案情進行了實質性的跟進和突破嗎?除了做出兇手是人格分裂這種觀眾都能知道的初步結論之外,就再無透過蛛絲馬跡對線索進行歸納,釐清,也沒有讓案情層層深入,而只是被動地經歷著一個又一個障眼法,甚至遭到莫名其妙的襲擊,案件始終流於最表面,一直到了最後影片不得不結束了,他才突然有如神助一般。所以,通片看下來,主角的形象不僅不鮮明,而且窩囊之極;不僅沒有探案,反倒阻撓著觀眾斷案。

好的懸疑故事應該是積極,正面和觀眾進行互博,彼此站在一個起跑點上,共享案件資源,而非壓滯大量資訊,一味迴避案情,一個障眼法加一個障眼法的蒙你。

現在倒有些後悔當時沒在豆瓣上先看看那嚴重劇透的劇情簡介了,不僅不必擔心會影響本到身也好不到哪去的觀影體驗,有個心理準備也不至於猜得暈頭轉向之後被堵成內傷,面對猜謎環節還能順帶做個弊撈點小紀念品,太值了。另外,當時我的身旁還坐著一對頭髮花白的大爺大媽,一開始也一起在饒有興緻地猜著兇手,片子放了一會再轉頭看去,老倆口早已酣睡過去。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