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革命青春--My Back Page

昔日的我/MyBackPage

6.2 / 190人    141分鐘

導演: 山下敦弘
編劇: 向井康介
演員: 松山研一 妻夫木聰 忽那汐里 三浦友和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weiwei

2011-04-12 02:07:36

自戀成詩


  2011/04/11 豊洲 メディア特別試寫(仕係)
 
  今天公事上上午敲定了一筆忙活了六個月有餘的大項目,私事上中午一処也琢磨折騰了將近半年的小屋也終於塵埃落定,我心情好得不得了,於是下午抖著明信片就屁顛屁顛的跑了趟豐洲,所以這從樓裏出來心情灰色完全就屬於是自找的……特別是還在回來的路上不小心看到張碩大的うさぎドロップ的海報,嘟嘟你這個大騙子,你哪有這麽颯爽!
  ……好演員啊。

  這不是村上龍的69,姜尚中的オモニ,唐十郎的風に毒舌,更不是礙眼的井筒和幸的反在日電影,也不是金城一紀將自己化身於無數幕之中的GO,打著再多的激昂時代的背景,想把這電影說成是以個人反映時代的東西也沒用的,本著川本教授這個人,就已經決定了這個故事的自戀性質。
  雖然我完全是從褒義上在說的,自戀沒什麽不好。
  沢田這個人,啊不對,川本教授這個人,本來就是很有趣的人。隨便一個段子就能概括性格,就選一個跟村上春樹有關的好了。在村上春樹還在苦熬階段,小説完全不受正面評價的時候,當時風頭很勁的川本先生不遺餘力的到處推薦和讚賞村上春樹,但是海邊的卡夫卡出來之後,不論是得到了多少的好評,川本教授都態度一改,絕對不再為村上春樹做什麽宣傳,只是因爲那和他所讚賞的村上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從這一個小段子上就能看出這個人來,不管是說他還是有小孩心性,缺少社會人的一種圓滑世故也好,說他太過偏激也好,自我中也好,這都是個性格很彰顯的人。這樣的人即便是隱在「小説」這張面具的後面,寫出的文字也完整的表現出他自己來,就算再説披著時代的外衣,打著真實事件的再創作而避開説是完全的回憶錄也好,不論怎樣,結果都還是透出滿滿的個人中心來,説是風采也好,風格也罷,是短處,也是優點,是特色,也有點礙眼。
  但是那個時代本身,就有著那麽股人人都在自戀,都在找尋自我極致的味道,所以才那麽混亂,和激昂。

  就像百田尚樹曾經說過的,那個年代,空氣中每一個分子裏都含著政治,只有雲是自由的,只有雨是無慾的,只有孩子,真正意義上的「孩子」,是清醒的。剩下的人群中,只要不死氣沉沉,眼睛中閃過點光的,不是弄潮兒,就是瘋子,真正意義上的瘋子。
  這個電影,用百田尚樹這段話來解釋的話,就已經不需要再多加任何註解了。

  基本上就是按照書拍的。不過視角變得更複雜了一點而已,加入了更多個側面和説法而已。但是有一個決定性的不同,就是在川本教授的書裏,再怎麽掩飾,「沢田」其實都是最大的主角,而在這個電影裏,再怎麽努力,都是松山研一比較搶鏡,沒辦法啊,誰給他這麽個冷瘋狂,然後又暗黑的角色啊,太適合嘟嘟了。這他把眼角一挑,我腦子裏就全是他寫在barfout上的那些話了,barfout不愧是我最愛的雜誌~~~從我們家松田GG到松山研一,它都能勾出隱藏最深的那一抹邪氣的芳香來……跑遠了,這個電影裏面其實不是妻夫木聰演得有什麽問題才導致沢田變得至少不是唯一的主角,而是一本那樣的小説成爲電影本身的時候,其實就給了書裏面沒有的一個餘地——其他當事者們的想法,其他人的個人空間,還有最重要的,由畫面傳遞出的觀衆可以自由思考和判斷的權力。所以必然的,就有了書裏被刻意隱藏起來的一種留白。而這份留白,全部都被松山研一搶去了,用他難得合適一把的沉靜鬼畜的魄力,暗黑是種腔調,硬搶不來。

  其他的演員們,好幾個都很出彩啊,可是我實在想要吐槽一下忽那汐里,她們傢事務所的力量真強大,最近玩命在捧她啊,可是爲什麽就是不出彩呢……好呆,真的好呆。

  而且饒是阿布把眼睛閃得跟博美一樣力圖無辜和純良,也不能解釋東大法學畢業卻硬說不知道燒燬帶血的衣服和臂章是犯法這個不太可思議的事實……先把這個放在一邊,也先不管說那編輯部的場面怎麽看著都跟阪神地震的記錄片啊電影裏面也常愛用的有點像……撇開大大小小有點吐綫頭的「點」們,整個看下來的話,我喜歡這個膠片的色彩,那些搖晃的鏡頭,亦步亦趨的特寫,和嘟嘟那隔著窗戶俯視也仍然顯得黑氣在背後籠罩,渾濁卻有著邪肆的安定的奇妙的氣場,這個故事其實被講述得有點碎,有點片斷拼接起來的感覺,但是不思議的是所帶出的感覺卻一點都不激昂,像是灰沉沉的陰天下濕氣過重的低空下,遠處有噴氣機轟隆隆的聲音響過去的感覺……浮躁和不安,悔恨和瘋狂都是可以在回憶裏被沉澱的,唯有回憶本身,卻仍在發酵,變換著味道。

 Romantic facts of musketeers.foundations deep.
 確かに。

PS:阿布最近雖然主角演很大,可是感覺都很有給他人作嫁衣的味道啊,你這是要把嘟嘟給嫁到哪兒去,SPN麽>_<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