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點燃生命之海--The Sea Inside

深海长眠/长眠地中海/情流心海

8 / 85,390人    125分鐘

導演: 亞歷山卓亞曼納巴
編劇: 亞歷山卓亞曼納巴
演員: 哈維爾巴登 貝琳洛達 蘿拉杜納斯 克萊拉西庫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好娃

2011-04-05 06:23:36

生命的意義與自由的價值


————

牧師:沒有生命的自由不是自由。
主角:沒有自由的生命不是生命。

主角的父親:比喪子更痛的,莫過於兒子自己一心求死。

主角:生命是權利,不是義務。

羅莎:為什麼你能一直保持微笑呢?
主角:當你所有的一切都必須依賴別人的時候,你就學會了在微笑中哭泣。

————

在真實事件中,男主角雷蒙在1998年1月由未能證實身份的人士協助下服毒自殺,當時西班牙警方隨即逮捕了雷蒙二十二歲的女友,並以協助自殺的罪名,但之後的一個星期,雷蒙所居住的小鎮幾乎所有的居民(約3000人)陸續「自首」,承認協助雷蒙自殺,這一事件轟動了全世界。

截至2010年10月17日,僅有兩個主權國家承認安樂死的合法性,它們是荷蘭以及比利時。

奴隸和自由,這是多麼相對又辯證的一對概念。主角最自由的一個表現是,他一直以個體自居,並沒有說去代表整個癱瘓者群體,我就是我,我有我的選擇,就是這樣。主角對生命的結束之熱望,恰恰建基於其對生命的熱愛,因為愛生,所以求死。

有些問題我還是比較困惑——

愛一個人就意味著一定聽從其意志嗎?服從,愛是服從嗎?愛是真理的話,行動愛的人就要臣服於真理。可是愛的對象能等同於對象的意志嗎?或者再清晰點提問:一個人的意志或思想就等於這個人嗎?

生命是否比意志還要重?意志是否比生命更值得擁有?生命和自由的關係是否必須在限定的語境和前提下才能討論?

對生命的看法決定了對死亡的看法,還是對死亡的看法決定了對生命的看法?這又有什麼區別?我們說中國人從生講死,西方人從死講生,這麼重大的問題,就僅僅說東西方看法不同就算了嗎?

我現在也不知道中國人那句「好死不如賴活著」的信仰到底是中國文化中對人類的一句祝福還是詛咒?

對我來說,問題在於輪迴要素的介入或者說審判因素的介入,分別在佛教或基督教的意義上,而事實上,我覺得如果不是得道的人,根本無法判斷自殺是否違背真理,況且,我們很難做到宗教上那樣去包容和愛一個人,你不愛別人,你也看不到別人所有的資訊,你也就不能真正感同深受。自殺的合法性,根本是無從用大腦去判斷的,也就是說,自殺這個事是超越法律的、超越人事的,它涉及生活全部的尊嚴和光榮,任何簡單判讀那些自殺的人的言論都是不負責任、不尊重人的。


最後: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