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單身男女--Don't go breaking my heart [HK]

单身男女/Don’tGoBreakingMyHeart

6.5 / 1,974人    115分鐘

導演: 杜琪峰
編劇: 韋家輝
演員: 古天樂 高圓圓 吳彥祖 林雪 瑞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Quinn

2011-03-28 07:33:53

《單身男女》:聽說,窗外有愛情


文/是俊
      《單身男女》給我的感覺有點像《戀愛高手》,有讓人動情的地方,但更多還是在手段與形式的較量。並且由於高端階級定位產生的「坑爹」式機會成本,這裡展示的泡妞手法也不具備教科書式的可倣傚價值,從而成為貴族階級「僅供觀賞」的個人秀。高圓圓飾演的程子欣實在是太幸福了。對女人來說,陷入對一個以上優秀追求者的取捨困境,所產生的那種糾結和「感覺到很傷心」,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看《單身男女》是需要堅定一個心態的,把自己想像成主角中的任何一位都會對現實世界產生強烈的控訴慾望。它一味推崇的奢侈浪漫,將主流價值觀宣揚的粗茶淡飯式陪伴,擠下了舞台。
    相比於送車送房即興趕飛機的經濟招數,「辦公室戀情」的概念更能突出影片整體的時尚感和現代感。置身於繁華庸碌的香港都市,人與人的社會關係被兩層透明的落地窗阻隔。「窗」是影片的主體意象和主要場景。曖昧期的戀情通過對立的寫字樓之間,兩堵落地窗之間的來往得以萌生。而由於割裂了空間,三方同時的互動和挑逗更有趣味。肆無忌憚的便箋紙傳情,將暗戀那種臉紅耳赤不加修飾地丟到鏡頭前,不同於台灣電影對這個朦朧懵懂階段的唯美渲染,杜琪峯對這一段的處理可以算得上粗暴,也是整部影片努力去扮酷的一個風格。它不跟你講那些愛的道理,什麼取捨之間,什麼放棄才是擁有。這裡僅存的一個愛情觀出奇的純粹,愛TA我就要得到TA,這是一場競爭,優勝劣汰。而把這樣一個原始的動力包裝得靚麗、健康甚至有趣,《單身男女》在故事講述上具備了基本的感染力。
    影片最出彩的兩場戲都通過相視的兩間辦公室間的互動來完成。當吳彥祖飾演的方啟宏再次邂逅程子欣,而與子欣處於同一空間的古天樂此刻正與方空間內的另一女子 相聯繫。鏡頭將男女主角三人框在一起,呈現齣戲劇感極強的關係錯位,這樣一個走位帶來的張力比嘮嗑扯道理強得多。讓我不生厭的電影具備的基本特徵就是不講多話,《單身男女》並沒有用心去炮製成段的經典語錄,留到現在我能回想起的對話也就是吳彥祖一邊吃著青口,一邊講述自己過去時拋出的一大堆「行不行」。第二場戲是兩位男主角在同一空間內的肉搏,輔以對面辦公室內林雪的圍觀、遠方高圓圓的關注、以及娃兄的關鍵性參與。這場戲出彩,不僅僅因為其作為一個刺激性事件,直接左右了人物關係的傾向。更因為一直默默配戲的兩位男配——林雪和綠角蛙,都最大程度地發揮了作用。
    林雪在片中的配戲實在太歡樂,如果撇去粉絲的私人認可,他的表演絕對是蓋過兩位男主的。上次在電影院看他的戲還是爛到極致的《絕命島》,比起那些個陰險毒辣的角色,林雪更適合這一類「賤賤地去善良」的「媽媽桑」式人物。影片一直努力維持的明暖色調,也通過他的不斷出現而一再被強調。高圓圓其實並不是適合程子欣這一角色的最佳人選,她的美不具備鄰家女生的親和力,儘管在戲中已經放開了不少,但比起「活力四射」的角色設計,她還是顯得有些清冷與孤獨。
   由於對「愛情」本身探討的簡化,影片的三巨頭被設計成特徵鮮明的扁形人物:花心又討喜的菁英男,痴心又有心的才華男,漂亮鮮活的愛情保守主義女。這在快節奏的碰撞里很適用。這樣的三角戀是很青春偶像的,玩的就是個過程,它只需要觀眾能對其中一個點或者一個鏡頭保有一段時間的記憶,再不需要多的回味和思考。電影的結局跟大多數人的愛情一樣蒼白,編劇自己似乎也無法消解這樣的童話奇緣。本質上說,這是和《無人駕駛》式的愛情哲學書截然不同的一類電影,它更好看,更簡單,更直接地將一個觀點拋給你,並且不再問你的回音。某種程度上這是香港電影的魅力之一,也是整個電影市場的悲哀之一。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