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15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柏邦妮

2011-03-12 20:43:08

乾爹親,還是親爹親?


年前看的陳凱歌版《趙氏孤兒》,很不喜歡,
覺得陳大導演毛病更大了,電影的外殼毫無問題,裝裱一新,
色彩,攝影,構圖,演員,都像模像樣,
但是內部卻透露出腐爛的氣息,臭不可聞。
但是我一直沒想清楚問題在哪,不好在哪?

前幾天讀了武志紅的心理學文章,說到「邊界」的問題,
大意是說,中國的家庭成員過份親密了,缺乏邊界感,
所以大多數事情上,我們不講理,講情。
在過份粘稠的情感面前,理變得不重要。
小孩享受了父母過份多的付出,所以,
也不得不承擔本不該承擔的壓力。

回頭再看《趙氏孤兒》,我突然明白了那種不舒服從何而來:
第一個不舒服是程嬰將趙氏孤兒送入屠岸賈的府中,
要利用孩子與屠岸賈的親密,來捅仇人一刀。
這裡頭其實有一種不合理,反人性。
先不說屠岸賈是否會對一個陌生小孩親如己出,
這個舉動,是超越邊界的,對孩子人生的強硬安排。
從這裡開始,觀眾對弱者程嬰剛剛建立的同情和認同開始崩解。

最後一個不舒服,是故事的高潮,
趙氏孤兒在兩個父親之間搖擺不定,不知該聽信誰的版本。
在這個時候,難道不應該是揭曉真相,曉之以理,昭顯大義的嗎?
不,這個時候,成為了一場「乾爹親,還是親爹親?」的感情大拉鋸。
理性不重要,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白髮蒼蒼的親爹的嚎哭,
是感情爭奪,是「我是你爹啊!我怎麼會騙你!」的煽情戲碼。
在感情面前,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小孩抽出了鋼刀,衝向了不夠親的乾爹。

越來越覺得,故事的邏輯雖然重要,
但是有一個東西在故事之上,就是人性。

最被人記住的電影,是充滿了人性光輝的,
是《肖申克的救贖》,是《十二怒漢》,是《殺死一隻知更鳥》。

華語電影導演里,清楚的反思中國家庭,
反思這種過份沉重的親情,沒有邊界的痛苦,
既為之掙扎,折磨,妥協,又感到傷懷,心痛,難捨,
是李安。
似乎也只有李安。

另外,看了一堂網易公開課《公正》,
我明白了絕對主義道德和結果主義道德的區別,
也明白了為何《英雄》的價值觀總被人詬病。

因為西方社會認同,哪怕為了救天下,也不可殺一人,一人就是天下;
而我們的大導認為,為了天下,可以殺千萬人,天下就是一人。
前者的一人,是一個平民,後者的一人,是一個君王。
前者雖太理想,但是後者太危險。
我們大導的電影反人性,怎麼能沖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