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

国王的演讲/皇上无话儿(港)/王者之声宣战时刻(台)

8 / 708,287人    11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大衛席德勒
演員: 柯林佛斯 海倫娜波漢卡特 傑佛瑞洛許 邁可坎邦 蓋皮爾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昨夜西風凋碧樹

2011-03-02 15:24:03

《國王的演講》:影帝的力量是無窮的


安靜穩重的《國王的演講》終於成功地阻擊了人氣更高的《社交網路》,問鼎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當真可喜可賀,除此之外我還有一點「落井下石」般的私心——它終於幹掉了我不喜歡的《社交網路》——請原諒,這完全是出於一個普通影迷的情感好惡,與其它無關。去年的奧斯卡把最佳影片授予了《拆彈部隊》,而這部電影恰恰是那十部提名電影中最令我生厭的一部電影,我很欣賞它的攝影和剪輯,但卻永遠無法認同該片的思想內容。可見作為一個有重要影響的電影頒獎機構,奧斯卡永遠不會代表所有人的意願,而這也恰恰是它好玩的地方,去年我對奧斯卡呲之以鼻,今年我忽然覺得奧斯卡「善解人意」了。在一定程度上,奧斯卡已經成為全世界影迷共同聚首的一次無邊界盛會,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撇開奧斯卡評委會裡那幫老學究的口味不管,作為一個影迷,對於《國王的演講》所獲得的四個獎項中,我最無異議就是最佳男主角,這是當之無愧的,在本屆奧斯卡所有的提名電影中哪一個男人的表演能貨真價實地超越科林.費斯?可是論到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這兩個獎項,就未免難以取捨了。《鬥士》和《黑天鵝》的精彩程度就比《國王的演講》差嗎?這裡面最令人遺憾的就是導演獎,其實從對影片的駕馭能力和拍攝手法的創造性上,大衛.芬奇更有資格獲得最佳導演,儘管我不喜歡《社交網路》的內容,但無法自欺欺人地忽視大衛.芬奇的價值。可這就是奧斯卡,不以影迷的意志為轉移的奧斯卡。我為大衛.芬奇的再度失意而遺憾,為《社交網路》的高開低走而偷笑,同時也為《國王的演講》的「全面勝利」而保留意見,更重要的是為科林.費斯的「加冕登基」而洋洋得意,因為在我看來《國王的演講》中含金量最高的就是科林.費斯的個人表演獎,也是他的表演讓我從這部電影中獲得了最大的感動。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舞台上,口吃者經常是以大眾笑料的形象出現的,人們經常拿他們的語言障礙來開玩笑,甚至是譏諷,沒有什麼人能理解口吃患者的痛苦,明明有表達的能力卻常常招來譏笑,他們的痛苦只有天知道。《國王的演講》開頭科林.費斯那不停顫抖的嘴唇和緊繃的面部肌肉都傳神地表達了那種想要表白卻無法痛快說出的痛苦,也許不僅僅是痛苦,還有憤怒,這種憤怒源於對自身缺陷的痛恨和無奈。這種情真意切的表演瞬間打動了我,情感的天平立刻倒向了這部平實而又生動的傳記片。

其實《國王的演講》講的算是一個勵志故事,它雖然四平八穩雍容大氣,但和我們看慣了的《洛奇》等情節激烈的勵志奮鬥電影在本質上並無不同。我們不可能如片中的英國人一樣對他們的國王謙遜恭敬彬彬有禮,甚至在他們的國王演講卡殼時,表現出不忍目睹的情緒。這不是我們的國王,不屬於我們的文化範疇,所以大英國協的「王室情節」是不可能感動我們的,無論是讓英國迅速崛起的維多利亞女王,還是「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都不過是距離我們遙遠的歷史名字,充其量在某個時候成為我們閱讀文史時的一種娛樂。只有這些人物被活生生地塑造到螢幕上,並且其中的精神氣質在某一時刻和我們的情感發生交集時,我們才有可能為之情緒波動,產生共鳴。科林.費斯就讓喬治六世這個並不出名的英國國王生動而有趣地站立到了世介面前,並且,他的精神和性格,他的愛情和家庭,如平民百姓一樣,充滿了生活感,於是即使不屬於同一文化環境之中,影片所蘊含的生活氣息依然撲面而來。這正是《國王的演講》有別於其他宮廷歷史片的重點所在,它講述的是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但在情感上卻是充滿現實感和人性化的。一部飽含情感的作品,贏得了奧斯卡「耆宿」們的好感也在情理之中,而讓很多人感到委屈的《社交網路》恰恰暴露的是人性和社會的反面,在「名門正派」的「國王」面前,縱然「極客」的武功再精妙絕倫,也很容易被視為旁門左道,這就是江湖,這個規矩其實從來都沒有改變過,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

一段不熟悉的歷史和一群不熟悉的人物,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和一種遙遠的文化體系,無論怎麼看《國王的演講》都極有可能成為一部「大悶片」,但是科林.費斯的個人能力把本片變得生動鮮活起來,這都有賴於他把一位有缺陷的主角刻畫得栩栩如生。很多勵志電影中的主角都是有缺陷的,如《阿甘正傳》、《雨人》,但正是這種有缺陷的角色能夠迅速引起觀者的注意,同情、感動、振奮等情緒隨之而來,這也是這類電影的共同特徵。可以說一個有缺陷但又不屈服的角色就是這類電影的全部,前提是要有一個優秀的演員來完成這個角色,科林.費斯無疑令人信服地做到了。

關於真實的喬治六世是否真如《國王的演講》中所描述的那樣,是一位品德高尚性格堅毅的明君,在史學界似乎還存在爭議,但不可否認電影本身充滿了動人的情感色彩。或許正是因為編劇賽德勒本身患有口吃,才能如此生動地編寫這個「同病相憐」的故事,這個故事關於友誼,關於愛情,關於責任,當然更重要的它讓人們意識到是縱然貴為王室之胄也會有缺陷,所以,人身之不完美幾乎是無法更改的,可是讓人生完美卻總是能夠成為一種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