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

国王的演讲/皇上无话儿(港)/王者之声宣战时刻(台)

8 / 708,287人    11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大衛席德勒
演員: 柯林佛斯 海倫娜波漢卡特 傑佛瑞洛許 邁可坎邦 蓋皮爾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腦殘槍

2011-02-21 09:31:52

艱難時刻的英倫舊夢


在英國當男人並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腿過份的細長,頭髮掉的太草率,本來應該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酒鬼,卻居然也被培養成在喝茶的時候總要放一些牛奶。如果說在美國,父母和子女的「裙帶關係」並沒有那麼緊密的話,那在英國,大部份的小孩都是和母親一起長大的。而很不幸的是,英國女性的教育程度普遍都太高,這樣的結果就是,在母親感召下的女孩都更加虎虎生風,而那些成長於母親隱蔽下的男生們,從小就習慣於輕聲細語彬彬有禮。傲慢與偏見不過是英國版的瓊瑤,卻孕育出了一個家喻戶曉得伊莉莎白,黛安娜也不過就是一個家庭失敗求愛無門的灰姑娘而已,而正是這些女性,點綴著這個由一個又一個成功的女王連接起來的帝國。放棄王位而奔向離婚高齡婦女懷抱的王子已經不是一個兩個了。從亨利八世毅然決然的為了要離婚而與羅馬天主教會分離開始,從1533年到今日,英國的男生們就成長這樣一個歷史氛圍中,所有的歷史書,小說,舞台劇,音樂劇都在傳達著一個訊息,即使我們的男人總是愛著奇怪的女人,但是只要他們能成功的生出女孩就好了。以致於威廉大婚在即,而各大報紙卻在不斷的呼籲,不論多美的王妃,我們的王子總是要禿的,還是生女孩好!

皇室逸聞多為香艷歷史,裙邊往事,謳歌一段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君王,再配上一位來自民間善良而單純的村姑,搭配上一雙醜陋守舊的保守派,結尾男女主角或死或傷,總之是佳話一段,取悅那些整日以白日夢為食糧的低智商女性。可惜的是,英國這個國家,女性的教育水平過高,這對於編劇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就如同拍一群人精的馬屁,一不小心拍在了馬腿上就十分糟糕了,沒有一個英國女性喜歡被塑造為簡單的真善美,這就是傲慢與偏見在那個年代的成功之處,伊莉莎白,中產階級的出身卻有上流社會的智慧與優雅,身邊的女性,從媽媽到姐姐妹妹要嘛是凡夫俗子要嘛是錢的努力,只有她自己視金錢如糞土,高潔宛如蓮花,最後所有人都一敗塗地,只有她自己不僅獲得真愛還嫁入豪門,不要提什麼一箭雙鵰了,根本就是她一個眼神,箭靶子就自戳靶心。可是這樣的故事放到今日,明眼人早就不屑一顧了,於是一個更經典的女性形象出現了,喬治六世的夫人,Elizabeth Bowes-Lyon,又一位伊莉莎白。她是國王背後的女人,時刻挽著丈夫衣袖給與支持與安慰的妻子,她是飽含智慧,萬事得體的貴族女性,而即使是這樣的出身,她也總是把老公放在第一位,用她的溫情與理解維護家庭。嫁入豪門早就不是當下的話題了,英國女性更喜歡被人闡釋為識大體顧大局的負責任群體。而這與英國社會的現狀也是普遍一致的,喝得爛醉的總是男性,職場上叱吒風雲而回家後仍然持家有方的總是女性。其實電影中這位伊莉莎白只是編劇美好的杜撰,史實中她到底是因為喜歡哥哥還是喜歡什麼別的人才留在喬治六世身邊,最好還是不要寫進故事之中,局部的美化是可以被接受的。不論如何,這位伊莉莎白,也就是現在伊莉莎白女王的母親,一直活到了2002年,這也又一次印證了英國王室女的總也死不了這一傳統。

喬治六世無論放到何時都是一個標準的帥哥,筆鋌而細長,堅毅的面孔,充滿了英倫男性外表上的所有優點,卻是一個內心脆弱的人。他註定是一個悲劇人物,在歷史交替的時刻走上王位,納粹德國擁有全世界最善於激情派演講法的狂熱分子希特勒,而美國的迅速崛起也使得英國從此喪失了主宰世界的話語權,直到現在,多少年的力挽狂瀾也無法阻止英國的持續衰落,而這一切的開始就在喬治六世的時代,就算他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天賜君主,也不過就是把英國衰落的開端拖晚個幾年而已。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他的口吃就顯得更為戲劇性。而我覺得影片最動人的一幕,Bertie和Logue在威敏教堂中的那一段爭吵,一個自信的小人物和一位不自信的大人物,這就是兩人的區別,Logue很坦然地說出自己不是doctor,而Bertie卻害怕後人會稱他為Mad King George, the stammer。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戲的話,成功與否無非就在於你能否勝任這一生的角色,國王也好,Duke of York也好,語言障礙輔導教師也好,妻子也好,海軍上將也好,我們恐懼不過是怕自己無法勝任,怕自己不夠優秀,而這一位小時候口吃,左撇子,腿有麻痹的國王卻還是在這樣一個艱難的時刻接過了這個悲情的角色,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勇敢。這故事中的很多細節都來源於Lionel Logue的日記,而小說其實早就成型,只是喬治六世的妻子,那位一直活到2002年的現任女王的母親請求這個故事一定要在她死後才可以被放上螢幕,因為這一段過往對於她和她的家人來說將是最痛苦的一段回憶,由此可想而知,這位脆弱的國王為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這恐怕也就是英國王室的魅力之所在了。

在倫敦不用很長的時間就能夠分辨出典型英國男士的外觀,他們大多長著哈利波特一樣有些孩童式的面孔,身材頎長,腿細得令人咋舌,年輕時候的一頭怎麼疏都好看的金色亂髮早早的就掉個精光,留下一些地中海也好,還是光亮圓潤的後腦勺也好,總之都是一些受過良好教育,在公共場合說話聲音不大,在酒吧卻豪放不羈的怪胎。穿插在過份豪放的英國女性中間,英國男士總是顯得過份文雅。這部電影雖然是一個國王的故事,卻也是導演自己父親的故事,也是很多英國男生的故事,戰勝恐懼,勇敢承擔責任,並不是兩句前衛而有個性的話,卻是最難做到的兩句話。我恰好這個時候去了溫莎,在教堂了看到了喬治六世的墓。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員,一位拄著枴杖的英國老婦人對我說,你看過國王的演講嗎?這就是那位國王,他不僅是我們的王室中最勇敢的男人,也是我們的王室中穿蘇格蘭裙子最好看的國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