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四海兄弟--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美国往事/四海兄弟(台)/义薄云天(港)

8.3 / 377,907人    229分鐘 | USA:139分鐘 (re-cut) | 251分鐘 (extended director's cut)

導演: 塞吉歐李昂尼
演員: 勞勃狄尼洛 詹姆斯伍德 伊莉莎白麥高文 崔特威廉斯 柏特楊 喬派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moonsea

2011-02-01 04:04:13

影史上那著名的電話鈴聲——對《美國往事》開頭的分析


看過《美國往事》的人想必會對影片開頭那段刺耳的電話鈴聲印象深刻,可能許多人再看這段的時候會以為影片卡了。

     這段電話鈴聲長達4分鐘之久,其中伴隨了多個場面的調度。這段鈴聲導演精心安排,使用了多種電影語言,這些巧妙地設計造就了影史上這經典的電話鈴聲!

     下面我將深入解讀這段電話鈴聲的寓意和導演想表達的思想。

 

     《美國往事》是一個關於友情與背叛的故事,麵條、麥克斯等一群小夥伴從小在紐約長大並形成了自己的小團體。在禁酒令廢止那天,靠賣私酒發家的他們在麥克斯的鼓動下決定去搶劫聯邦儲備銀行,而之前有過牢獄生涯的麵條不想看著兄弟走上絕路,於是他私下報警想逼麥克斯停手。最後警察與麥克斯等人火拼,幾個兄弟全部被殺,帶著深深地負罪感的麵條從此離開了自己生長的地方和心愛的姑娘,遠走他鄉。

    整個電影的大部份是用倒敘的方式進行。在影片開始後幾分鐘,疲倦的麵條走進一家鴉片店吸大煙。

   在報紙上看到黑幫火拼的報導,他陷入深深地內疚之中。

 

電話鈴聲在這時突然響起,麵條被驚得一坐而起。

 

 

 

神不守舍的麵條難以平復自己的負罪感,旁邊的人遞來大煙給被電話鈴聲嚇到的麵條,麵條倒在床上抽著大煙,看著昏黃的燈光,陷入回憶之中。。。(電話鈴聲一直在響)

 

 

鏡頭緩緩移向燈光,利用燈光,導演完成了一次出色的轉場!

 

鏡頭拉遠,煙館的燈已經變成街上的一盞燈。這是麵條的回憶場景。轉場完成。

 

 

景別變大,我們發現這是一個槍戰之後的現場,路上躺著的是麵條兄弟的屍體。

注意,這時鈴聲一直在刺耳的響!

 

 

屍體上的名牌。鈴聲還在響。。。。

 

 

畫面一切,再次轉場,這次是在大家慶祝禁酒令被廢的歡慶會上,棺材上寫著「禁酒令」

鈴聲還在響!

 

 

 

麵條離開眾人走向一個房間。

鈴聲還在響,這時肯定許多觀眾開始疑惑甚至厭煩了這刺耳的電話鈴聲,這鈴聲究竟是哪兒來的?

還是煙館裡的電話鈴聲嗎??

 

 

麵條來到房間裡,這時聲源終於出現了。鈴聲在響

 

 

一隻手入畫,接起電話。這時我們會如釋重負的以為,這回電話鈴聲該停下了吧。。

但是,還在響!!

 

 

原來,這不是一個打進來的電話。一隻手入畫開始撥號,這是個打出去的電話,打給誰呢???

電話鈴聲還在響。。。。。

 

 

一個特寫給打電話的人,是麵條。

他打給誰呢??

電話鈴聲還在響。

 

 

畫面再次一切,轉場完成。

電話鈴聲的來源終於出現!!名牌上寫著,哈囉蘭警長。原來這是麵條打給警察局的。

電話鈴聲還在響。

 

 

一隻手接起電話,電話鈴聲停止。

 

 

麵條再次驚坐起來!!!

 

 

好了,整個段落介紹完畢。

     這段段落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這個長長的電話鈴聲,導演運用「聲音」這一電影語言成功地在幾個場景中完成了切換。

     開頭第一個轉場是靠燈光完成的,這時電話鈴聲來源是煙館。

     到了麵條回憶的鏡頭,鈴聲一直在響,這時我們想當然以為這個鈴聲還是煙館裡的。但是,劇情進行了好久,電話鈴聲始終不停,這時導演就成功的調動了觀眾的積極性,大家都會想知道這個鈴聲從哪兒來,怎麼停止。

    當第一通電話出現時,觀眾又會想當然的以為這就是那個發出討厭聲音的電話,但是導演又賣了一個關子!

    當最後鏡頭打給警長的電話時,真相才大白!!!

 

    整個段落都酣暢淋漓,導演成功的將記憶中的鈴聲和現實中的鈴聲銜接起來,利用鈴聲這一個紐帶抽絲剝繭般將整個故事背景呈現出來,真可謂是大師手筆,非同凡響!!

 

   從寓意上看,其實鈴聲從哪兒傳來並不重要,這個鈴聲是麵條打給警察告密的電話鈴,是這個鈴聲出賣了他的兄弟,從而讓麵條背上了沉重的罪惡感!這段刺耳的鈴聲在麵條的腦海中一直在響,響徹了他的整個後半生。

   所有觀眾在這段中肯定會被這4分鐘的鈴聲搞得鬧心,其實這正是麵條的感受,這刺耳的鈴聲對於他來說,永遠在響!

   正是由於有這一段不光從拍攝手法上看而且從人物心理上看都堪稱完美的闡釋,才造就了這一影史上的一個經典教材!!

   讓我們再次重溫《美國往事》,再次體會那震撼的電話鈴聲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