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

国王的演讲/皇上无话儿(港)/王者之声宣战时刻(台)

8 / 709,401人    11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大衛席德勒
演員: 柯林佛斯 海倫娜波漢卡特 傑佛瑞洛許 邁可坎邦 蓋皮爾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個別人

2011-01-24 05:11:18

天大的諷刺


       本來我看了一多半的時候,是想給個推薦來著,這片子裡演員的表現還真是沒話說。要看皇室風情還得是《都鐸王朝》,但這不是重點。不過片子的後三分之一,卻是一個天大的諷刺。
    我無意爭論希特勒一生的功過,但毫無疑問,作為二十世紀中葉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人,作為一個只要提到「元首」二字就必然是指他的人,作為一個能夠煽動幾千萬人口前赴後繼為國家而戰的人,他是一個天才的演說家。有視聽記錄手段以來人類還沒有能夠超過他的。雖然喬治六世已經很努力了,但是他們所肩負的擔子是不同的。希特勒所肩負的是被歐洲各國壓迫了數百年的德意志,喬治六世是被趕鴨子上架,而且他只是精神領袖,不是他來做決定。他無法直接體會到自己的每一個決定對國家乃至世界造成的影響,他不是一個統治者。
    在喬治六世及其一家面前播放希特勒的演講,甚至還給了大大的特寫,當女兒問他希特勒在說什麼,喬治只能支支吾吾地說,他也不太清楚,不過聽起來像是宣戰。導演你這簡直是當著和尚罵禿驢。喬治六世是個可憐的人。出身皇室,在君主立憲制政體下,已然失去了往日的權勢,然而皇家身份所帶給他的約束和限制卻絲毫未少。他還算合格地當著國王——然而無法與元首相比。這時就不應該把他倆放在一起比較。在元首面前,喬治六世對著稿唸出的言辭便黯然失色:稿子甚至不是他自己寫的,他不過在照本宣科,還好經過努力沒有出大的差錯。這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也算得上是了不起的成就。英國並非沒有演講家,邱吉爾便是——電影中的邱吉爾...怎麼說呢...不予評論。邱吉爾的演講中有些名言流傳至今,相比之下,更加言之有物,對民心士氣的影響更加積極。(如果要用神馬正邪善惡之類的理由來說明喬治六世強過希特勒,那顯然是一種黔驢技窮的表現。)
    然而這還不是最大的諷刺。
    稍微聽過一點古典音樂的人應該認得出最後喬治六世那段演講的背景音樂。沒錯。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的第二樂章。這是一首葬禮進行曲。與第三《英雄》交響曲中的葬禮進行曲相比,這一段顯得返璞歸真,聞之令人有一種雖然英雄壯志未已身便死,然而一股彷如大江東去的執念仍川流不息的感覺。這是屬於德意志的貝多芬,屬於德意志的樂章。貝多芬,與巴赫等人一起,是德國的旗幟。除了德意志沒有一個國家能配得上貝多芬。
    在德意志的樂曲中,喬治六世發表了戰爭演講。鏡頭閃過英國士兵整裝待發的場面和各界民眾聆聽演講的情景。給人的印象就是:在德國的旗幟下,英國人團結起來,對抗德國的崛起。這也是一個悲哀。英國的土壤甚至無法誕生出與這樣一種應該是激動人心的場景相配的音樂。亨德爾和海頓在英國創作過重要的作品,但這兩人都不是英國人,而且也都與此情此景並不相宜。
    並不是說我站在希特勒的立場上貶低英國國王,而是即便站在中立的立場上,這兩個場面也實在是足夠諷刺的。
    我看的字幕是豆瓣上有個...叫啥來著的我忘了...的朋友翻譯的。水平比較一般,也就算了。但YOUR MAJESTY能翻譯成「陛下」兩個字你不用你非得翻成四個字「國王先生」...我請問你在哪兒聽過這樣的叫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