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以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因父之名/以父之名/以父亲的名义

8.1 / 187,246人    133分鐘

導演: 吉姆謝利登
編劇: 泰瑞喬治
演員: Alison Crosbie 丹尼爾戴路易斯 Philip King 艾瑪湯普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獨行瞎

2011-01-04 01:12:03

可以以暴制暴嗎?


看《因父之名》是衝著北愛爾蘭題材而來,看後才知道,北愛問題只是個背景,影片的複雜意蘊和豐富的主題層次都與北愛關係不大。有的人會為影片裡的父子深情感動,有的人會對司法的黑暗深有感觸:未經審判就可以將嫌犯羈押7天(想想嚴打)、刑訊逼供、真兇落網後公安機關仍試圖掩蓋冤案(想想佘祥林、聶樹斌)……

此外,影片還探討了一個有深度的話題:當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是否可以以暴制暴?故事的主人公——丹尼爾•戴•劉易斯扮演的蓋瑞被無辜捲入了倫敦基爾福酒吧爆炸案,此次爆炸死了7個人,傷了幾十人。爆炸系愛爾蘭共和軍(IRA)所為,在當時(上世紀70年代),共和軍經常搞無預警爆炸行動,主要針對軍事目標,但也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今天看來,這無疑是恐怖活動。

蓋瑞不是共和軍成員,但他卻在獄中遇到了真正的共和軍——喬,他也是基爾福酒吧爆炸案的真兇,而且基爾福酒吧爆炸案只是喬一長串「成績單」中的一項。喬個頭不高,目光深邃,外表沉靜,氣場強大,一看就是「魅力男」。執拗和強勢往往是構成魅力的重要元素。執拗和強勢不屬於平庸、平常的人,卻可以屬於邪惡的人,這大概是為什麼許多邪惡的人會擁有眾多粉絲,因為他們的確具有魅惑力。

「魅力男」魅力舉動A:牢頭獄霸和他的擁戴者們在聚餐,監獄菜鳥和弱勢的愛爾蘭人(比如蓋瑞和他的父親)只能繞道而行。喬從容自若地走到聚餐的餐桌前坐下吃飯。一個人挑釁地將麵包扔到喬身上,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對方打得鼻血長流。

「魅力男」魅力舉動B:喬帶著蓋瑞來到監獄的洗衣房,那裡也聚集著牢頭獄霸和他的擁戴者,大概洗衣房的工作很不錯,被牢頭獄霸霸佔了。喬:「如果我再聽說蓋瑞,或者其他愛爾蘭人被你們欺負,我就不客氣了。」牢頭獄霸:「怎麼不客氣?」喬:「我會炸毀××街52號,包括你的家小。」牢頭獄霸:「你想威脅我?」喬:「我不威脅人,我只執行命令。」強盜遇到賊爺爺,牢頭獄霸只好屈服了。

以上兩舉動確實有魅力,很有點鋤強扶弱的意思,讓痞子青年蓋瑞佩服得五體投地。蓋瑞對父親說:「至少喬比你勇敢,他敢於挺身而出。你還記得你有次騎自行車帶我爬山坡,你怎麼也爬不上去,只好叫我下來嗎?知道你為什麼爬不上去嗎?因為你在油漆廠工作,那裡的工作環境把你的身體給毀了。你為什麼要在油漆廠工作?因為天主教徒(愛爾蘭人多為天主教徒)他媽的只能找這種工作。你一輩子都在受著不公正的待遇,但你從不敢挺身而出!」喬的「挺身而出」就是以暴制暴。用更強的暴力制服暴力者固然很有快感,成就感,甚至正義感,但一旦習慣使用暴力,自己也就很容易演變為暴力者,用暴力對付無辜者,和不那麼死有餘辜的人。說到底,死有餘辜的標準由誰定?如果是自己,那是可怕的,因為本惡的人性會被暴力和無約束誘發,所以應該尊重法律,哪怕它有缺陷,但它是許多人理性的結晶。

相比於蓋瑞對喬的崇拜,蓋瑞的父親卻從一開始就不認同喬。第一次見面時,喬禮貌地說:「很抱歉連累了你們。」蓋瑞的父親說:「你用不著對我們抱歉,你應該對那些被你炸死的人道歉。」「那是一個軍人酒吧。」「那又有什麼區別?他們是無辜者,是上帝的兒女。」不能傷害無辜者,這就是蓋瑞父親的原則,這也是檢驗暴力是否得當的原則(不過即使行使暴力的人心懷這個原則,也難免在暴力行動中「擦槍走火」,因此有人絕對反對使用暴力)。這一刻,我覺得這個平凡的、拘謹的父親,形象高大了,比「魅力男」高大。不能傷害無辜者,這是一個基本原則,卻會被有些人遺忘,喬正是這些人中的一員。
「魅力男」邪惡舉動A:基爾福酒吧爆炸案、××爆炸案、××爆炸案……
「魅力男」邪惡舉動B:某獄警和喬鼻子不對眼睛(獄警和時不時鬧事的囚犯的關係,只能是鼻子不對眼睛),但這位獄警和蓋瑞的父親,相處還不錯,偶爾還能閒聊。這大概說明,該獄警雖然缺乏足夠的正義感(對牢頭獄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不乏基本的善意。在一次給囚犯放電影的活動時(放的居然是《教父》,太人性化了),那位獄警站在門口守衛。喬安排其他囚犯製造混亂,混亂中,喬用火機點燃了獄警的身體,在眾人目睹下,獄警被燒得血肉模糊。蓋瑞被這一幕深深刺激了,他對著喬喊:「連我這個被神遺棄的人,也還是頭一回看到生命如何被毀滅!」喬依然不動聲色,目光深邃。此時的「魅力男」已像魔鬼的化身。

尊重生命,是基本的人倫,越過了這個界,只會越魅力越可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