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2006海神號--Poseidon

海神号/波塞东/海神号

5.7 / 110,670人    98分鐘 | Philippines:98分鐘 (cut) | Germany:94分鐘

導演: 沃夫岡彼得森
編劇: 馬克普羅塞維奇 Paul Gallico
演員: 喬許盧卡斯 寇特羅素 賈欣妲貝瑞特 李察德瑞佛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連城叄月

2011-01-01 03:11:06

海神號:誤把高潮做前戲


    德國導演沃爾夫岡彼得森對大海有一種特別的情節,從出道時的《從海底出擊》到成名後的《完美風暴》,他的創作生涯總是與海結緣,或許是「波塞冬」這個大氣的名字吸引了他執導這部與海有關的電影,但不想這部《海神號》卻徹底砸了他的金字招牌。

    《海神號》屬於典型的好萊塢災難大片,億元級別的投資、華麗的視覺效果、帥哥美女的卡司陣容.....但這樣一部海難大片片長卻只有區區90分鐘,還不到同題材的《鐵達尼號》的一半,其劇情的簡單、人物塑造的薄弱即使不看電影也可想而知了,電影宣傳時打出的比肩「泰坦尼克」的口號在影片上映後變成了笑話。

    《海神號》最大的敗筆就在於它的前戲過短,影片開始了十五分鐘,觀眾還正在慢慢進入電影情境的時候,忽然間一陣滔天巨浪就打了過來掀翻了遊輪,整個海難過程也只有短短的幾分鐘。而這幾分鐘本應是電影最高潮的部份,但導演和編劇卻把它放在了電影的開始,更要命的是巨浪來的毫無徵兆,海上即沒有颶風,也沒有暴雨,電影事前也沒有任何的鋪墊。編劇僅僅是靠著電影中船長的話像觀眾傳達一種資訊「這種巨浪,叫野狗,很罕見,也很難預測」,可這話怎麼聽來都像是在搪塞觀眾。這種叫「野狗」的海浪來勢洶洶,都快比的上2012中的海嘯了,雖然電影達到了更大更氣派的效果,可我總覺得這巨浪缺乏真實性,而且只有這麼一波,遠沒有完美風暴中那一波又一波的驚濤駭浪來的過癮。

    電影前戲過短也造成了人物塑造的力度不夠,本來高潮之前的這段劇情時間,就是讓觀眾去深入了解電影中每個人物的性格、背景,這樣可以好為災難發生後他們不同的表現作鋪墊,可導演安排主角輪流出場也僅僅是為了讓觀眾了解人物之間互相的關係,電影的後半段在他們逃生的過程中,電影想要表達的在危難中親情、友情和愛情的價值也就是浮於表面,並沒有深入的去探討人性。喬什盧卡斯飾演的男主角從一個混運氣的賭徒到大無畏英雄的轉變實在太快,而他和劇中單身母親間似有似無的感情...庫爾特拉塞爾飾演的紐約市長又有怎樣的故事這些電影都沒交代清楚。

    或許從一開始我就對這部電影抱有一種錯誤的看法,這其實不是一部海難電影,而是一部逃生電影,《海神號》純屬標題黨,導演和編劇的構思的重點也都在主角如何逃生上,而根本不是怎麼讓海浪把船打翻。說白了在導演眼中巨浪也是前戲,而災後逃生才是高潮......可究竟是誰誤把前戲當高潮,是觀眾還是那些自作聰明的編導們呢,作為觀眾看災難片早有了一種習慣,那就是先等著電影將一個多小時的鋪墊,最後半個小時裡災難大爆發,可《海神號》卻反其道而行之,觀眾們在二十分里就囫圇吞棗的吃了頓大餐,哪還有胃口去品嚐後面的甜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像來擅長「玩水」的沃爾夫岡彼得森,卻不慎陰溝里翻了大船,或許導演是該好好反省一下了。

    既然電影把重頭戲都放在了逃生上,那麼逃生的環節一定緊張刺激、環環相扣,這一點電影到是做的很好,逃生就如同闖關一樣,每一關都充滿了不可知的危險,但本來完美的逃生過程最後卻露出了一個小小的破綻,當他們從螺旋槳處逃出來時,海上就有好多救生艇,請問這個救生艇是哪裡來的?船是被突然打翻的,根本來不及放救生梯,而海岸營救隊也不會呆著這麼多救生梯在直升飛機上,況且當他們逃出來時,救援隊還沒到。這突然出現的救生梯實在有點匪夷所思。

    海神號的一眾演員里,最看好的就屬清純氣質的艾米羅森,從《神秘河》到《後天》她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是這幾年來選片不慎啊,先是隨著海神號一起翻了船,緊接著又拍了部糟蹋我童年的大爛片美版《七龍珠》,電影的男主角喬什盧卡斯本也有不錯的外形條件,可他的運氣更差了,空戰大片《絕密飛行》在票房上超低空飛行,跑到海上拍了部《海神號》結果還是打水漂。看來這部電影的失敗不但影響了導演,也害苦了不少演員,想來想去這只能怨電影的主創們了,把觀眾當睜眼瞎,電影的立意就有問題,一個先天不良的劇本加一個幾乎沒有前戲就來高潮的電影怎能指望有好的票房回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