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煤氣燈下--Gaslight

煤气灯下/瓦斯灯下

7.8 / 25,111人    114分鐘

導演: 喬治庫克
編劇: John Van Druten Walter Reisch
演員: Charles Boyer 英格麗褒曼 約瑟夫考登 Dame May Whitt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0-12-26 02:22:16

科技使犯罪更難還是更易


《煤氣燈下》的標題非常貼切,煤氣燈這個母題在全片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既是渲染氣氛,驚悚人心的必備道具,也是女主角由心理正常轉為瘋瘋癲癲疑神疑鬼、又由頻臨崩潰的狀態瞬間回復信心的至關因素。

我突發奇想的是,編劇在編寫本片時,是不是先由某個渠道無意中得知了煤氣燈這種維多利亞時代照明工具的獨特特性,覺得以此特性來引導懸疑片人物心理轉折十分之高妙,然後才決定索性把整個故事都一股腦兒編到了那個時代?——畢竟,這樣一個典型的黑色片故事,放在40年代的美國大都市,也完全可以成立,只不過沒法再用煤氣燈來作出片中的轉折效果罷了。

科技的發展,使得犯罪行為有了很大的改變,很多靠偷偷摸摸就可以掩瞞過去的行為,在現代化的監控和追蹤設備下一覽無餘,比如好萊塢黃金時代很多黑色片中高明的犯罪手法,如果暴露在《24小時》中那種上天入地的跟監手段下,幾乎跟大白天明搶路人沒什麼區別,什麼偵探暗訪、取證,統統都不需要了,這就是科技打擊罪惡的力量。

但《煤氣燈下》卻也提出了另一方觀點,片中的煤氣燈若是換成現代化的電力照明設施,那麼丈夫每夜的鬼鬼祟祟就完全沒法被發覺,最後偵探也無法藉助這個優勢來一舉達到目的,這樣看來,科技的不便,居然也成了罪犯無所遁形的因素之一。

所以精明的電影人,是善於利用科技的這種兩面性,來為自己的電影增加說服力的。比如《CSI》之類的偵破美劇,就極力渲染高科技下再謹慎的犯罪也難逃法網,而《十一羅漢》之類的神偷片,又著力刻畫神偷們在高科技相助下,打劫巨款時瀟灑不凡的氣派。

文/方聿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