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末路浩劫--The Road

末日危途/末路浩劫(台)/路

7.2 / 255,197人    111分鐘

導演: 約翰希爾寇特
編劇: 戈馬克麥卡錫 喬潘霍
演員: 勞勃杜瓦 莎莉賽隆 維果莫天森 蓋皮爾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從小愛科學

2010-12-08 07:16:30

生命就是在路上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小成本但末日氛圍十足,且感覺很有深度。澳洲電影人這幾年簡直是突飛猛進,不但盛產帥男美女,幾個導演的功力也相當的高。The Road全片沒用一丁點大場景或者特效來表現末日的情景,別說是I am legend清空紐約或者28 days later清空倫敦的大手筆,連the mist的大腳怪級別的特效都沒有。片頭魔戒Viggo Mortensen一掃魔戒裡面桀驁不馴的英姿,而是帶著孩子踉踉蹌蹌的推著一輛超市小推車在荒蕪的路上走著,造型表情語言都非常到位。配上間或的地震感覺和嘎嘎作響倒地的樹木,一下子就把末日那種終結和絕望表現的味道十足。

---------------------------以下劇透了------------------------------------------

       劇情也非常簡單,世界因不明原因毀滅了。地震頻繁、氣溫降低、草木不生,人類也因食物斷絕而頻臨毀滅。在末日來臨時,魔戒Viggo Mortensen堅持要求生下了一個兒子。艱難的養大到7、8歲左右,家裡再也呆不了了,只能一路往南,期望在邁阿密附近找到溫暖富饒的海洋。全片就是表現這對父子往海邊的一路。

    也許是自己想的超過了電影想表達的內容,但真的非常喜歡片子的人文感覺。

其一:完全不像其他末日片,煞有介事的探討地球毀滅的原因併力圖挽狂瀾於既倒。其實仔細一想,哪有原因?哪有拯救的辦法?那頻繁的地震效果和枯萎的樹林只是在提醒觀眾,我們每個人每一天不就是走在通往自己不可改變的末日途中嗎?人為了什麼而活著,人怎麼活著,我覺得全片的基調其實是披著科幻的外衣講這個道理。

其二:人為了什麼而活著。片中有只剩最後一顆杏仁的痛苦。孩子問爸爸怎麼辦,爸爸的回答是像我一樣餓著。片中也有意外找到了一整座食品倉庫的高興。爸爸問孩子:明天想吃什麼早餐。配上Viggo的表演和末日的氛圍,簡直是項少龍回答人生意義的外國版。讓觀眾帶著淚水的為這對父子開心。片子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人生有起有落,我們要做的就是滿懷希望繼續走下去,尋找自己的目標:蔚藍的大海。即使最後這對父子走到了海邊,發現自己一直的希望不過是片同樣已經死了的灰色大海,爸爸的行動也只是繼續走下去。哲學也會告訴你,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沒有哪個人生理想是絕對正確,你要做的就是走下去。

其三:人為了什麼而活著。沒看錯,同上一條一樣。人活著的另外一條相對比較正確的答案,延續自己。孩子的媽媽在懷孕時就已經是末日,一直想放棄生出孩子。在孩子生出來之後也不斷的問爸爸:把孩子生出來為什麼?有什麼用?片中是認為世界已經毀滅了,要孩子也只是讓他受苦。換成現實生活也可以看成,如果人終有一死,為什麼要帶孩子來世上。爸爸的回答只是沒有道理的無言的堅持。媽媽最終選擇了放棄,一個人走入了寒冷的夜晚。生活中很多人都選擇了放棄,可能不是最極端的自殺,但放任何嘗不是一種放棄。不過片中還有一個小細節,媽媽沒有穿走自己的羽絨服,而是留給了父子。所以也是一種偉大的母愛,只是實在不能接受末日的必然。爸爸則是不斷的堅持,堅持帶著孩子前行。教孩子末日怎麼找食物,也教他鋼琴。其實就是教他生活、教他美,教人類的後代人類所認為的人生之道。人生不過就是堅持下去,延續自己,延續種族。

其四:人怎麼活著。片子裡除了父子倆互相扶持四處找食物求生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求生之道:搶奪他人糧食和他人的肉體。考慮到這些食人族,片中爸爸只有一把手槍和兩顆子彈,而這兩顆子彈不是用來求生而是用來求死。媽媽最生氣的就是在有三顆子彈的時候為什麼不自殺,意外用掉一顆以後媽媽只能選擇痛苦的慢慢冷死,而把兩顆子彈留給了父子。片子又意外用掉一顆之後,爸爸就一直在冷靜的教孩子怎麼用槍自殺。特別是片中父子被食人族一家堵在浴室兼屠宰場裡的時候,爸爸一邊顫抖著把槍戳進孩子嘴裡,一邊死死的盯著門縫,這一段情節viggo淚流滿面演技無敵,對有孩子的爸爸來說催淚效果十足。跟The Pursuit of Happyness裡面will抱著孩子躲在廁所里,一隻腳死死頂住門淚流滿面的場景一樣。把一個全力要照顧好自己的孩子但確實無能為力的那種無聲的絕望和痛苦表現到了極致。看到這裡能做就是含著眼淚最虔誠的祈求自己永遠也不會有這樣的時刻。跟這些食人族相對應的,爸爸只是不斷的教孩子:carry the fire inside you。人就是要善良的活著,要善良的走向自己的末日。

其五:父子之道。片子一開始viggo的扮相和撕心裂肺的咳嗽就預示著他不久於人世。片子一個揪心的點就是這個8、9歲的孩子怎麼在末日活下去,這是爸爸觀眾們最關心的。而全片的高潮也應該在爸爸死的時候,很多評論都批評片子完全沒有高潮,原因就是因為爸爸就那樣死了。沒有任何肝腸寸斷的表演,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更沒有章子怡小妹三死三活從春天死到冬天的壯烈, 他就在不斷教育孩子如何用槍如何找食物如何避開危險中一點點衰弱下去然後,就這麼死了。電影就這麼非常平靜非常順理成章的讓他死了,孩子拿過最後一顆子彈的槍,獨自向未知走去。在這平靜的情節中,固然沒有一個高潮讓觀眾懸起的心有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但我確實在那一刻理解了父子之道。似乎有這麼一段話:所謂父母,不過是扶著孩子走一段路,然後看著他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前面的轉角。確實,父母和孩子分離本來就是必然的順理成章的。在扶著他走的時候,盡力教他。當分離的那一刻來臨,無須糾結是否準備好了是否能一個人走下去是否走的很好,只是輪到孩子走上自己的路了而已。

    沒有英雄,沒有奇蹟,生命就只是在路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