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15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akewarder

2010-12-05 18:45:02

《陳氏孤兒》腦殘?陳凱歌腦殘?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京劇《趙氏孤兒》中,程嬰和公孫杵臼有一段對話:

        公孫:這撫孤捨命,何難何易?
        程嬰:自然是捨命容易,撫孤難哪。
        公孫:著哇!愚兄已是風燭殘年,倒不如你將捨命之事讓與愚兄了吧。

田沁鑫版話劇《趙氏孤兒》中,韓厥得知程嬰救孤真相後說完下面這句話,然後自刎:

        韓厥:在這濁亂的世上,得見一真正的信義君子,韓厥無愧在這亂世行走一遭。

每次演到這裡,眼淚都會忍不住流出來。這是這個故事中幾個角色所表現出來的,古代中國人對友誼、對正義的態度,也是他們把忠義和誠信放在生命之上的高貴精神。

但是陳凱歌完全沒有理解這點。在他的電影裏面,

1、 生性雲淡風輕的草澤醫生程嬰被塑造成了猥瑣維諾的市井之徒,救孤的義舉成了被動的行為。

2、 仙風道骨的老人公孫杵臼在陳片中和程嬰年齡相仿,說話比屠岸賈還霸道,卻自不量力。原本爲了成就大義,自己去送死,被改成了武功不敵,被劍刺穿。

3、 原本程嬰和公孫二人協力策劃救孤被徹底刪除,整個過程變成了二人素不相識,無奈之中,手足無措,不得不將孤兒救下。

4、 無論京劇、話劇中,韓厥都是一個戲極少,但極其光芒四射的動人角色,尤其是田版話劇的大力渲染。但陳凱歌將此角從死改活,而且莫名其妙地在影片後半段反覆出現,擔負搞笑的責任。原劇中,韓厥寧可死,也要成就程嬰救孤。而鬧太套版韓厥則說「我不是不想放你走,我放了你,我就活不了」。二者的精神境界相差是多麼的大啊。

5、 原劇中程嬰頂著「出賣」公孫杵臼,害得趙氏孤兒被殺的罪名,生活在世人唾駡之中,爲了趙武能順利成長,不得已投靠屠岸賈。而陳片中,換嬰之後,程嬰立刻去屠岸家做了門生。編導對這個決定沒有做任何解釋,顯得非常莫名其妙。但是,卻反覆渲染了莊姬託孤時,叮囑程嬰「將來不要告訴他父母是誰,也不要告訴他仇人是誰,讓他過老百姓的日子」。那麼,程嬰顯然是沒有遵照莊姬的囑託,讓趙武遠離仇恨,而是選擇了進一步接近仇人,似乎是在策劃一場長遠的復仇。這個程嬰不僅沒有誠信,他的內心世界時多麼可怕。

6、 陳凱歌直接從王雁為馬連良寫的劇本中照搬了程嬰用畫記述往事這一橋段。京劇中趙武是從畫中瞭解的事實真相,但電影中這畫到了後來就忽然消失了,電腦動畫動半天,一點作用都沒起,實在不知道陳凱歌的腦子是怎麼長的。

當然有些失敗並非陳凱歌直接導致,跟演員表演功力、文化水平有限有關,譬如:

1、 葛優在片中氣質猥瑣、目光遲滯,加上一如既往刻意放平語調的臺詞,容易讓你想到葛優以往的很多角色,尤其是《夜宴》,但惟獨不像程嬰。

2、 王學圻完全沒有演出屠岸賈的乖戾和陰險,臺詞念得毫無力度,除去服裝和髮套,和他以往的任何一個角色都能連貫起來,怎麼看怎麼像共黨幹部。

3、 鬧太套就不談了,丫本來就是一諧星,在悶劇中負責搞笑。和程嬰開會時那輕佻曖昧的小眼神,真讓人好奇開完會後,丫是不是直接上了程大夫的床。

4、 范冰冰版莊姬的體質太驚人了,臨盆前還能筆挺挺站在顛簸的木輪馬車上游行,臨盆後立即行動自如不說,還能奔跑。這哪裡是羸弱的貴族?大破天門的穆桂英未必有這個體力。

5、 陳凱歌大概對學舞蹈的小男孩情有獨鐘,上次選了學跳舞的小梅蘭芳,還好那孩子身體條件不好,舞蹈特徵看不太出來。這次的趙武小腦袋、長脖子,走路八字外開,一看就是扶著把杆長大的,讓人直接懷疑這孩子跟屠岸賈學的根本不是劍術,而是芭蕾。陳凱歌難道想藉此表現屠岸賈的陰毒?

6、 張豐毅完全不會演戲,只會甕聲甕氣使勁裝、裝、裝。

全片的臺詞真他媽比口水還水,毫無文采,毫無氣質,看片時,俺就不停對自己說: 「這編劇可以去死了」,那幾次關於敵人和仇人的對白,顯然是想玩點兒深刻,但無奈腦力有限,實際效果只能是又生硬,又雷人。真不是俺嘴毒咒人,後來看字幕方知編劇是陳凱歌本人,那麼顯然丫死不足惜。

該劇的服裝設計基本上可以去死。程嬰的服裝顯然是抄襲田沁鑫話劇,其他角色服裝的材質幾乎全部抄襲三宅一生副品牌Pleats Please。最搞笑的是屠岸賈的某幾套行頭的色彩居然還是五彩漸變,且不去討論春秋戰國時代有沒有這樣的紡織及染色技術,滿身皺褶的五綵衣服從視覺角度來說,也著實缺少些美感。

化妝造型也可以去死了。十五年過去,葛優的外形從四十多一下子變成了八十多,這個暫且寬容地理解為忍辱負重,容易蒼老,那麼十五年後,鬧太套和王學圻的外形一丁點兒變化都沒有,是不是春秋戰國時代已經有了肉毒桿菌,抑或La Mer?
……

美工、攝影啥的都極不講究,俺也懶得挨著罵了。
 
《趙氏孤兒》應該是非常容易拍的題材,那麼好的故事基礎,還有那麼多個近乎完善的舞台劇版本可以借鑒。可以說基本上不需要多少大腦都能把這個故事拍得能看。但陳凱歌還是再一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大腦這種東西跟丫沒什麽關係。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