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易速利

2010-11-28 17:20:47

關於淫穢的法庭辯論卻成為文學批評


電影《嚎叫》(Howl)的故事發生在一個跟今天非常不同的時代,那個時候用白熾燈泡。1955年,舊金山的一間小咖啡館裡,年輕詩人艾倫·金斯伯格(詹姆士 Franco扮演)正準備戴上眼鏡,給圍坐著的一群聽眾誦讀他的長詩《嚎叫》。鏡頭中三個曝光充分的白熾燈泡特別亮眼,攝影機還有意推到其中一個的特寫,彷彿存心提醒觀眾,電影表現的那個時候還沒有節能燈。我的思路略有些出軌,如果將圓球狀的白熾燈替換成今天盤管狀的節能燈,視覺效果將會怎樣?技術進步讓我們原本熟悉的、再平常不過的物件逐漸成為懷舊的對象,只因為它們正在走進歷史。金斯伯格由「我看見這一代最傑出的頭腦毀於瘋狂,挨著餓歇斯底里渾身赤裸…」開始朗誦,觀眾很快進入如醉如痴的境界。換成今天,我們只有在YouTube、馬鈴薯網上看小貓彈琴、小狗跳舞的時候才會露出同樣的表情。

咖啡館裡誦讀長詩是這部電影的四個場景之一。幾年以後金斯伯格接受錄音採訪、回憶《嚎叫》的創作過程為第二場景,其間時光的流逝顯而易見:畫面由黑白轉換為彩色,金斯伯格原本光潔的臉上長出了絡腮鬍。第三場景很簡單,詩人在一架老式的黑色打字機前奮力敲擊,《嚎叫》一個字一個字地蹦到紙上。第四處場景安排在法庭,《嚎叫》的出版商、舊金山「城市之光」書店遭到起訴,罪名為傳播淫穢內容,金斯伯格的長詩中有很多毫不隱諱的描寫,對像是跟生孩子有關的器官及這些器官從事的跟生孩子無關的行為。這起官司後來成為闡釋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知名案例。另外,電影還將《嚎叫》全詩完整地轉換成三維動畫,篇幅高達全片的四分之一左右。

將小說改編成電影的例子很多,將詩歌改編成電影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兩位導演Rob Epstein和Jeffrey Friedman曾經拿過奧斯卡的最佳紀錄片獎,他們拍起劇情片來也用不著太多虛構。舊金山地方法庭內的幾場戲中,控辯雙方的唇槍舌劍,一連串證人的陳述、檢察官和辯護律師對證人的交叉質詢和法官的判決全都直接取自1957年的法庭記錄。我意外地發現,審理的過程竟然與文學批評神似,看電影的過程也就是了解《嚎叫》的主題、創作手法和文學價值的過程。

幾位證人分別從各自的角度闡釋了對詩歌的理解,第一個登場的是位文學女青年Gail Potter,她曾經在當地電視台負責教育節目。Gail介紹自己文學創作經歷的時候說:「我重新寫過《浮士德》,共40遍。」法庭內傳來一陣鬨笑。雖說Gail的寫作成績談不上突出,但她開展批評的時候仍然頭頭是道。她認為《嚎叫》沒有文學價值,從形式、風格、清晰程度等各個方面來評價都是如此,語言也過於粗鄙。此外,金斯伯格的詩沒有道德上的崇高感。電影中的第二位證人Mark Schorer當時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語系的主任,他認為《嚎叫》說的是一群無著落的人那種四處徘徊的生存狀態,其中包括性經驗的刻畫,而且詩人並不刻意區分異性還是同性之間的性經驗。檢察官McIntosh起訴的基本依據是詩中那些髒字的數量,他一再要求文學教授講清楚詩的具體含義。Schorer回答很乾脆,象普及文學常識一樣,「詩歌沒有辦法一字一句翻譯轉換成日常語言。」

第三位出場的證人Luther Nichols是《舊金山紀事報》的文學評論家,他的觀點與伯克利的教授比較接近,《嚎叫》描繪了一群流浪者在路上的那種生活經驗,其中包括性經驗。教授和評論家在詞語的選擇上都比金斯伯格來得緩和很多,他們用那些不容易引起聯想的生理學術語,比如copulation。詩人用fucked in the ass。檢察官追問詩中的個別描述是否涉及淫穢,評論家說那只能算猜測。言下之意,詩句不能作為定罪的事實依據。

我從來沒有上過美國的文學批評課,這部電影倒是提供了一扇特殊的窗口。在詩朗誦和與之匹配的動畫帶來的視聽享受以外,法庭上文學討論覆蓋的話題之全面也會給予觀眾格外不尋常的收穫。第四位出場的證人、文學教授David Kirk的學術地位可能遠遠不及伯克利的那位系主任,架勢卻自命不凡得多。電影中有一段長達兩分鐘的討論供Kirk教授闡述自己的看法,《嚎叫》沒有文學價值,詩的主題固然清楚,但形式上模仿惠特曼的痕跡太重。

檢察官問,「你記得是惠特曼的哪部作品?」

「《草葉》,這首詩叫《草葉》。」Kirk教授回答。

辯護律師質問,「你認為金斯伯格模仿惠特曼的風格?」

Kirk教授澄清道:「是《草葉》的形式,而不是風格。」

他認為偉大的文學作品應該創造出自己的形式,不能模仿。這段法庭對質的場景具備文學專業論文答辯的主要特徵,大家討論著原創與借鑑,借鑑與模仿、形式與風格之類的話題。

法官Horn因為這個案子恐怕需要讀不少文學作品和文學理論,他最後的判決沒有受到Kirk和文學女青年觀點的影響。Horn認為《嚎叫》具有持續的社會意義,它不大可能讓讀者腐化墮落,不會刺激他們淫蕩的念頭或者好色的慾望,出版商「城市之光」書店無罪。此後,艾倫·金斯伯格成為文學明星、「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到他1997年去世的時候,《嚎叫》賣出了80萬本。正是因為這本書的成功,另一位「垮掉的一代」傑克 凱魯亞克的《在路上》也得以出版。這兩件作品對美國社會年輕一代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或許還能持續到非常遙遠的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