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All the Mornings of the World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日出前让悲伤终结/世界上所有的早晨

7.6 / 5,698人    115分鐘

導演: 亞倫柯諾
編劇: Pascal Quignard 亞倫柯諾
演員: 尚皮爾馬利耶 傑哈德巴狄厄 安妮柏琦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緲渢

2010-11-01 00:59:17

弦音於黎明前沉寂


      法國片慣常愛走文藝路線,無論是選題還是畫面和音樂細節上都下足功夫。尤其是像《日出時讓悲傷終結》(Tous les matins du monde)這樣的帶有藝術家傳記性質的文藝電影,一直是法國文藝片最為擅長表現的領域。拍攝於1991年的這部略顯小眾的影片可能並不特別為人所熟悉,但相信許多人一定聽過這個詩意的片名。更多的人——尤其是古典音樂愛好者——聽說到這部片子應該來自於華裔大提琴家王健的推薦;他曾在多次訪談中提到這部影片,讓他頓悟到了作為一個東方人,應該如何去感悟和演奏巴赫和巴洛克時期的音樂。
      片名若按照法語直譯過來應該是「世界上的每一個清晨」,後修改成《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這個更為意向的名字。影片講述的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音樂史上的兩位作曲家和維奧爾琴演奏家——聖•科隆布(Monsieur de Sainte-Colombe,1640–1700)與其學生馬蘭•馬雷(Marin Marais,1656-1728)之間的故事。在歷史上馬雷跟聖•科隆布學琴僅僅只有6個月,他的主要老師應該是另一位久負盛名的法國作曲家呂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所以這部影片中更多的是虛構成份而非真實的傳記。但整體低調雋永,如詩似畫的氛圍使得影片顯得非常唯美,加之所選取的音樂屬於法國巴洛克音樂中的經典之作,使得該片廣受好評,在1992年法國凱撒獎中一舉拿下了包括最佳攝影、服裝設計和電影原聲等七項大獎。這部電影同時在推廣古樂和維奧爾琴的演奏藝術上也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影片故事情節不算一波三折,而是平鋪直敘,講述的也是一段古老套路的情感:老師帶著年幼的女兒生活,卻無法終止對亡妻的思念;學生拜師學藝並與其師女兒產生了愛情。而故事的發展總是如此,紙醉金迷、功成名就的生活總是更令人嚮往;心高氣傲的年輕人總是會認為老輩的思想皆為陳腐——師徒終於分道揚鑣;女孩也終遭拋棄,最終以自縊了結生命。人類情史上始亂終棄的故事實在是太多,追名逐利的誘惑更遠遠大於其他的意義——世俗生活的活色生香遠勝於苦修心靈的精神境界。直到經歷生離死別,回到最初的原點,才明白後者更深的意義。
      而就是這樣老套的情節和道理,卻在緩慢得近乎壓抑的敘事節奏中被一種很動人的方式敘述出來。古板的聖•科隆布遠離塵囂,他不慕名利,只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一心追求精神境界的純淨;而年輕的馬雷則是世俗世界中的代表——他年輕、才華橫溢,夢想擺脫卑微的地位,躋身於上流社會獲取功名。兩人的演奏方式同樣也代表著兩種不同的觀念:樸素的音樂,還是浮華的裝飾。這導致了最後的分歧和師徒關係的最終破裂。正如老科隆布所評價的,音樂自於心靈,不能屈服於世俗。以戲耍的方式演奏,只是一個了不起的表演師。裝模作樣也許很行,但是做不了真正的音樂家。愛情是藝術中永恆的主題和不竭靈感的源泉。聖•科隆布的大女兒瑪德萊娜愛上了這個不羈的少年;即便在師生決裂後,她也把他藏在自己的小屋裡,毫無保留地交給他演奏的技藝,如何真摯而非浮華地演奏音樂。即便是在她最後一次聆聽拋棄她的馬雷演奏那首為她而作的《夢中的女孩》,也言簡意賅地指出了其中的精義。只是,愛情從來都是屈從於殘酷現實前,最終以悲劇告終。

      片中大段的長鏡頭都是靜止的畫面對切,很多構圖和色調都借鑑了當時的油畫感覺,非常典雅。劇情中甚至還安排了一位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畫家——Lubin Baugin(1612-1663),他為老科隆布作了那張隱含著他亡妻靈魂蹤跡的油畫:編藤的酒壺,裝著紅酒的透明高腳杯和一盤法國甜蛋捲的靜物畫。這幅作品現藏於巴黎羅浮宮,是法國巴洛克藝術史上非常傑出的靜物畫代表。兒童們的服飾和室內帶有霧靄感覺的漫射光線亦借鑑了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1632-1675)的室內風光畫,細節拿捏得十分精道。而到了影片後半部份,大段大段的場景都隱沒在黑暗中,師徒二人面對面地演奏,感悟藝術的真諦;一柱昏暗的燭光勾勒出人物微弱的輪廓,像極了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1593-1652)筆下的逆光——這逆光曾在畫家大部份中作品中運用,表現那些苦難的聖經畫作題材,聖徒們隱藏在神聖的黑暗中,一線光明勾勒出他們意味深長的動作和眼神——所有這些細節都顯示了製片在美術上相當的細心和嚴謹的藝術上的求證。

      既然是反映音樂家的傳記性質電影,片中的音樂自然是重中之重的表達對象。人物所演奏的樂器是一種特別的古樂器,通常稱為7弦腿式維奧爾琴(viol),又稱為古大提琴——也就是今天現代4弦大提琴的前身。低沉而憂鬱的如同嘆息般的音色特別適合表現全片忍隱和深思的情緒。大量的音樂都來自於片中兩位主角音樂家聖•科隆布和馬蘭•馬雷的作品,還包括了相當一部份同時期其他法國音樂家的作品——呂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庫普蘭(François Couperin,1668-1733)等人的名作都在影片中出現過。片中能聽到相當部份優秀的維奧爾琴作品,包括聖•科隆布著名的加沃特舞曲(Le tendre-Gavote La ferme)和由西班牙古曲作為主題而改編的「福利亞」變奏曲(Folies d'Espagne)——歷史上許多作曲家都為這個主題作過變奏。當然,出於為了能讓觀眾更好地理解這些年代久遠的音樂,很多作品都加上了詩意的標題;馬雷的那首為瑪德萊娜創作的《夢中的少女》就是如此,原作名為《夢想家》(La Rêveuse),都是維奧爾琴小品中十分動聽的作品。那首貫穿全片出現多次的《悲哀之墓》(Tombeau Pour Mr. de Sainte Colombe)其實是聖•科隆布早期為他的朋友Mr. Vauquelin而作的前奏曲(Prélude Pour Mr. Vauquelin),在片中更換成《悲哀之墓》這個動人的名字。這種改編雖然使音樂理解起來更通俗化,但算得上和影片整體的氛圍切合緊密。在末尾師徒二人一起演奏《眼淚》(Pleurs),各自思念著逝者——音樂完美地融入到深沉的悲哀中,才使得觀者明白,音樂不是世俗的東西、不是名聲、不是沉默、不是由愛引起的恨、不是自暴自棄;而是給逝者的思念的禮物、是給那些不能言語之人的低聲安慰、是人類精神永恆傳遞下去的一種凝聚。
      影片最後的鏡頭十分動人;在弦音沉寂後的一片寂靜中馬雷看到了去世多年的老師聖•科隆布的形象。老人舉起手來表示對更早逝去的親人的思念和對音樂的渴求;馬雷在對逝者的思念中演奏La Rêveuse。這幕場景不由得令觀者淚如泉湧——晝夜更替,時光荏苒,人們的愛恨情仇隨著肉身的消逝在歷史長河中早已灰飛煙滅,留下的只有人類至高精神的凝聚——永恆的藝術。

 
電影中出現的靜物畫:Lubin Baugin, Still-Life with Wafer Biscuits (Le Dessert de Gaufrettes), 1630, Oil on panel, 41×52 cm, Musée du Louvre, Paris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