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0-10-23 01:32:39

轉:《2001太空漫遊》的幕後花絮


http://www.m1905.com/film/61183/feature/

【庫布里克的太空情結】   在完成《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之後,斯坦利・庫布里克對外太空生命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決定拍攝一部意味深長的科幻片。在哥倫比亞公司職員羅傑・卡拉斯(Roger Caras)的建議下,庫布里克找到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聯手創作劇本。儘管庫布里克認為克拉克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士,但他慶幸找對了合作夥伴,後來克拉克與伊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和羅伯特・海因萊因(Robert A。 Heinlein)並稱為二十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   在醞釀初期,庫布里克和克拉克將本片戲稱為「太陽系開拓史」(How the Solar System Was Won),與1962年史詩片《西部開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的片名如出一轍,而且打算和該片一樣也分章節拍攝。經過反覆斟酌,克拉克決定改編自己在1950年發表的短篇小說《哨兵》(The Sentinel),以此作為影片故事的起點。另外,庫布里克和克拉克曾想先完成不受劇本侷限的小說,然後再加以改編,不過在實際運作中,劇本需要與小說同步完成,最終,小說在影片上映後不久出版,而作者署名只有亞瑟・克拉克。   天文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曾在其著作《宇宙的聯繫》(The Cosmic Connection)中憶起庫布里克和克拉克向他請教怎樣才能最好的描繪外星人,庫布里克出於方便起見希望由演員扮演外星人,可薩根認為外星人與地球人毫無相似之處,如果打造出類人外星人,那麼影片的基本要素就已經失實了,他建議影片在情節中暗示出地外文明,而不是去清晰描繪。薩根後來出席了首映式,他非常欣喜的看到自己對影片有所幫助,他說有很多蘇聯科學家都認為《2001太空漫遊》是他們看過最棒的美國片。   1965年2月22日,麥克梅公司宣稱正在籌備庫布里克的科幻新片,片名暫定為「Journey Beyond the Stars」。後來接受採訪時,庫布里克將影片比作一次「太空漫遊」。4月,影片正式定名為「2001太空漫遊」。克拉克一直保留著創作期間的日記,1972年,克拉克出版了《The Lost Worlds of 2001》一書,書中講述了《2001太空漫遊》的幕後故事,其中就摘錄了他當時的日記。克拉克在日記中透露,在1965年初敲定影片投資方時,他和庫布里克仍沒確定鮑曼在穿越「星際之門」之後的故事情節。按照最初的情節設計,太空船的太空人們將全部倖存下來,1965年10月3日,庫布里克和克拉克決定讓鮑曼成為唯一的倖存者,並回歸至嬰兒期。另外,電腦哈爾的原名為「雅典娜」,具有女性聲音和麵貌。有傳言稱,哈爾名字「HAL」中每個字母都在IBM之前是一種刻意設計,但克拉拉坦言HAL其實是「Heuristically programmed ALgorithmic computer」或「Heuristic ALgorithmic computer」的縮寫。 【獨具匠心的拍攝】   影片於1965年12月29日在英國謝伯頓製片廠開拍,製片方之所以會選擇那裡,是因為該製片廠可以容納和拍攝月球上第谷環形山的挖掘場景(尺寸為60『x 120』x 60『)。從1966年開始,劇組轉道位於博海姆伍德的麥克梅英國製片廠,以便拍攝大規模的特效場景。   製片方本打算像《西部開拓史》一樣用三個螢幕寬度的新藝拉瑪系統拍攝本片,但攝影效果總監道格拉斯・特魯姆布(Douglas Trumbull)認為影片畫面會因此變形,於是改用Super Panavision 70攝影機拍攝。庫布里克於1968年3月開始剪輯,影片最初的拍攝預算為600萬美元,但最終超支450萬,而且拍攝週期也延誤了16個月。   由於影片攝影指導傑弗里・安斯沃思(Geoffrey Unsworth)不願使用複雜的洗印特效,所有片中的特效畫面全部在攝影機前拍攝完成。因為當時廣泛採用的靜態背景幕和背投影的動態畫面無法打造出庫布里克想要的真實效果,所以本片開創了前投影視覺特效技術,片中人猿學會使用工具場景中的非洲背景和大量太空船場景都是這種特效技術的傑作。在本片問世後,這種技術開始普遍應用,直到90年代才逐漸被綠屏系統取代。   前投影技術需要使用一部單獨的投影機,並在攝影機前方45度放置一面單面鏡,與攝影機呈90度角的投影機將背景畫面投向單面鏡,單面鏡再將影像反射給演員和回射反射材料製成的背景幕,攝影機於是將演員和背景幕上的影像一併納入鏡中,在這過程中,演員不會受到影響,因為鏡面反射的光線很弱,遠遠暗於現場光線,而與此同時,高反射率背景幕上的畫面又能清晰顯現在攝影機中。   為拍攝遼闊的非洲畫面,影片劇組需要高達40英尺的背景幕,這種尺寸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如此巨大的背景幕當然需要規格最大的投影機,可當時現有的大型投影機投放在背景幕上的畫面顆粒感過重,於是劇組和麥克梅的特效總監湯姆・霍華德(Tom Howard)共同設計出一款使用8 x10英吋投影片和最大水冷弧光燈的投影機。   片中太空之旅的畫面也都在攝影機前拍攝完成,「發現一號」太空船模型沿著一條軌道移動,並與攝影機相連,在拍攝第一遍時,模型處在黑暗之中以掩蓋星空,之後模型和膠片都回到起點,在有光線的條件下拍攝第二遍,第三遍時,動態影像被投射在模型窗口上,從而顯現出飛船內部畫面。   飛船內部有一台用於產生人工重力的巨型離心機,這台機器足有30噸重,由Vickers-Armstrong Engineering Group建造,耗資高達75萬美元。在以往的科幻片中,太空中的漂浮效果和飛船內的失重效果是最讓劇組技師頭疼的難題,不過本片劇組靈機一動,想到把演員懸吊在天花板上,將攝影機置於太空人腳下垂直仰拍,這樣既可以隱藏吊線,又能打造出非常真實可信的漂浮場景。 【關於上映及影響】   本片於1968年4月2日在華盛頓的上城劇院(Uptown Theater)首映,在4月6日廣泛上映之前,庫布里克又刪減掉了19分鐘畫面。影片最初上映時採用了6聲道磁性立體聲和70mm格式,圖像高寬比為2.21:1。影評人對這部影史經典的評價可謂毀譽參半,有人盛讚它是科幻片的里程碑和終極作品,有人抱怨它沉悶乏味令人昏昏欲睡。本片曾榮獲奧斯卡最佳藝術執導、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三項提名並贏得最佳視覺特效獎。在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的「電影百年百部佳片」榜單中,本片名列第22位。   《2001太空漫遊》上映後,很多專業影評人、業餘作家和科幻片影迷都在努力分析和闡釋影片含義和意圖。庫布里克拒絕解釋影片故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鼓勵觀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他在1968年接受《花花公子》雜誌採訪時說:「你可以自由的思考影片的哲學含義和寓意,這種思索足以說明影片能在較深層面成功抓住觀眾,但我不想作出註解,因為這樣會讓觀眾變得被動,從而失去自己的主見。」   由於庫布里克聘請了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工程師弗雷德里克・I・奧德威(Frederick I。 Ordway)任技術顧問,所以與其他科幻片相比,《2001太空漫遊》格外真實,如寂靜無聲的太空、太空和飛船中的微重力狀態、轉輪內外的人工重力和失重場景等等。麥克梅曾如此宣傳本片:「《2001太空漫遊》中的一切都將會在今後30年中成為現實。」儘管製片方有些誇大其詞,而且影片不乏疏失之處,但其中的很多預言終究得以應驗,如電腦的大量普及、平板顯示器、運用太空科技製造的玻璃座艙、聲控電腦、電話號碼位數增多、電腦在人機對抗棋局中成功打敗人類等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