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桃色風雲搖擺狗--Wag the Dog

摇尾狗/摇摆狗/桃色风云:摇摆狗

7.1 / 88,489人    97分鐘

導演: 巴瑞李文森
編劇: Larry Beinhart Hilary Henkin
演員: 達斯汀霍夫曼 勞勃狄尼洛 安海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IO

2010-10-19 21:11:28

Wag the Dog


    有時候,媒介與大眾的關係很像某種條件反射。媒介設置議程,受眾如靜脈注射般的對其進行反應。雖然受眾研究一直致力於強調公眾在社會習得之後存在的所謂主觀能動性,但是,在強大的社會倫理和人類學規律的運行機制背後,作為社會動物的「人」其實很難逃脫開由情境所設定的「框架」。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Wag the Dog》其實蘊含了這樣一個假設,即強大效果論在媒介素養普遍被公眾內化的今天,依然張牙舞爪地存在著。

  所以,當女演員在明知道要去表演聽演唱會的時候,她真的被那煽情的鄉村搖滾打動了,佈景雖然是假的,但感情和眼淚卻是發自內心的;當三十個女秘書被召集到總統辦公室去「準備反應」一場動人的演講時,她們也確實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出來了。更可悲而可笑的是,作為一名自認為略懂媒介、電影和性別刻板印象的觀眾,在目睹了電視如何製造戰爭,電影工業如何滲透進入政治表演,性別結果如何被機械地搬上螢幕之後,用摩絲碼寫就的「Courage,Mum」和那略帶嘶啞的聲線竟真的讓我如Couch potato那樣,內心為之一顫。

  荷蘭女學者Zoonen在她的書中寫過一個故事,說當地的媒體邀請她以女性主義學者的身份去參加一個流行文化(主要是性感女郎麥當娜)的批判會。那些媒體工作者本來設定,女性主義者是對流行文化和「出賣身體」的商業行為嗤之以鼻的,沒想Zoonen和其它一些受邀的女學者竟然都是喜歡麥當娜的,所以批判會還醞釀階段便已經流產了。Zoonen由此推出,女性主義學者「精神分裂」式的雙重人格:一方面,作為學者,媒介充斥的女性身體是對社會不平等性別結構的強化和再現,由此將會影響兩性的社會化過程,因此,她必須保持清醒並即時批判,另一方面,據弗洛伊德學說,女性從小沐浴在對父親的崇拜和對母親的認同過程中,因此對同性有一種潛在的愛戀情結。女學者們畢竟先是女人,她們也抵制不了強大的文化價值觀的影響。

  身份是有多重屬性的,社會角色也隨不同的場合而變。然而,即使主體意識很強的,也可能因為情境的變化而忘卻自己的主體意識。《非誠勿擾》就是這樣。為什麼陳丹青說《非》是中國最真實的節目?為什麼演員們身著華服,對著攝影機表演著一些優雅的肢體動作,但在涉及愛誰不愛誰的問題上,所有人都旗幟鮮明,所有人都變得很真實?究竟什麼是真實?

   如果說媒介機器是虛假的,那麼,讓這個大怪物發展得風生水起背後的那些東西,就是真實得不能再真實的真實。

   它們是:

   社會的文化價值觀。人自出生而來逐漸從這個社會所習得的,對好壞美醜的認識。拿相親節目來說,作為表演嘉賓,《非誠勿擾》的女嘉賓們都被打扮成秀色可餐的美女,她們也對應著諸如老師、護士、美容師等不同的職業身份,然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無論對哪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恆定的標準。儘管我們說,這個社會既是客觀存在的,也是主觀存在的。每個人都承認社會文化獨立於自己的存在,但也不否定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套內化而來的文化價值體系,這一套主觀的體系源自於社會的客觀真實。所以,在表演「擇偶」這麼一個極私人化的行為時,每個人,或多或少地外顯了她內心的那一套文化價值觀。

   人的情感發生機制。從神經末稍到大腦中樞,音樂或是特定圖像刺激到情感的節點時,無論這個刺激源發生在什麼場合,這種天然的反應系統便自動運作起來了。所以我們看到,噁心的煽情總是具有催淚的效果,千篇一律的肥皂劇總是可以找到受眾,而毒藥般的抒情詩聽起來總是那樣地撕心裂肺。

   意識形態。每一個人內心總有一些難以被理性所抵制和克服的東西,把它們統統歸為意識形態固然是不科學的,但它們都具有意識形態的某些屬性。比如潛在性、危險性和不可抵制性。這也是媒介政治內容之所以強大的一個理論來源。

   當然,還是性別構成、種族、性傾向、階級意識等等。這一系列真實是支撐媒介效果的核心力量,它們被人們所認識,然後建構成媒介文本傳達出去,對應著多樣化的受眾反應。

   由此觀之,似乎當這些真實的東西被外力掌控時,人就很難不變成一條搖尾狗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