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佑一

2010-10-03 10:05:57

孩子兇猛


看完片子之後我第一個思考是:假如我是那個小女孩,我會殺死多少人?

相比電影本身,我更想談談愛和恨。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魔鬼。這個魔鬼或大或小,它是否會被喚醒取決於你是否擁有足夠的安全感。
說到底,愛和恨只不過是安全感缺失與否所表現出來的兩種形式,它們對應的分別是幸福與不幸。通常我們所說的內心強大的人,其實就是擁有足量安全感的人。

整個影片一直在用各種令人驚悚的鏡頭來轉移觀眾的思維方向,為的就是避免一個關於愛、恨以及安全感的漫長且充滿爭議的論證。

人就好比是一個容器,愛所佔的比例多了,恨就少了;恨占的比例多了,愛就少了。
就拿幸福來說,有的人認為幸福是自己給的。持這種觀點的人基本上分兩種人,一種是沒人愛,另一種就是一直在被別人愛。前者被環境所迫只能自己愛自己,把絕大部份的愛傾注給了自己,是關懷缺失下的自我補償;而後者生活在本就祥和穩定的環境裡,安全感自始至終都維持在一定水準之上——屬於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白天不懂夜的黑。

其實人對於安全感的需求,也是一種慾望。所謂慾壑難填,只靠自己永遠滿足不了。舉個通俗的例子,打飛機和做愛哪個能更好地撫慰你的性慾?武俠里牛逼的人物還得靠吸收天地之精華呢。
所以說,幸福,也就是安全感,不僅僅來自於我們自身,更來自於我們身邊的人和環境。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是構成你安全感的因素。

馬斯洛說,如果一個人感受不到來自身邊人的關懷,會認為自己活著沒有價值。
缺少愛的人通過本能的對比會認知到自己和他人之間的不平衡,再通過本能的放大將這種不平衡轉化為委屈、自卑、恐懼,繼而是恨。
被愛著的人很少會感到委屈、自卑和恐懼,因為他們更容易擁有足量的安全感。


當我們還是一個缺乏常規邏輯且判斷力很有限的孩子時,思維習慣和方式的差異造就了我們和大人們之間難以相互理解。當內心的渴求不被滿足,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愛」時(哪怕那是貪婪和溺愛,但是我們並不會覺得自己過份),恨意自然就會出現。
如果說愛是本能,那麼恨也是。只不過恨總是來得晚一些。
孩子的世界是最簡單最直接的,除了對就是錯,除了「愛」就是恨。
從教堂里出來的麥克西恩說,人性本惡。既然人性本惡,那麼當然也包括孩子。
但是孩子們的「愛」往往是有條件的:即父母必須愛我,我才會愛他們;當我感覺不到他們的愛時,我就會覺得委屈和失落;他們長期給不了我要的「愛」,我便會恨他們。

現在讓我們回到電影,回到我們自己的童年。
一塊巧克力,一雙足球鞋,滿目紅叉的數學試卷,答應過你的變形金剛,一個永遠也圓不了的謊言……
你有因那些我們眼裡「天大」的瑣事恨過你的父母嗎?
在你的一些要求不被滿足的時候,在你無心犯錯卻受了懲罰的時候,你會選擇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委屈。你會像那個小女孩一樣躲在床底嗎?
如果這時候我告訴你我可以給你一種力量,一種可以讓你的反抗更直接更有效的力量,懷著單純的恨意的你,會使用它嗎?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而不反抗只是因為不具備反抗的能力。
孩子眼中的壓迫是什麼樣的,你不是孩子你就永遠弄不明白。
所以當驚魂未定的蕾妮跟西恩說我終於明白那對父母是無辜的時候,我笑了。作為成年人的她,可以相信別人的父母是無辜的,對自己的母親卻始終不能釋懷,以致於悲觀到不敢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
一個不敢要孩子的女人,最終卻成為一個必須每天處理父母和孩子的家庭問題的社工,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當大人們認為自己無辜的時候,孩子腦中的法庭早已判其有罪。
大人們不也一樣嗎?孩子覺得自己無辜的時候,大人們也會為其貼上可以累積的惡的標籤。
無辜跟善良一樣,不是你說自己是個好人你就真的是個好人。
那對宣稱被壓抑了十年的父母,真的如自己所說的那般無辜嗎?
我不認為是。
假如一個孩子擁有強烈的怨念和報復心理,父母必然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初小女孩肯定像後來討好蕾妮一樣討好過自己的父母,為的不過是要求父母愛她,正是因為她覺得父母不夠愛她,所以才會出於報復心理而相繼殺死和父母關係親密的家族成員;而父母卻認為小女孩不斷殺死自己的家族成員才是要殺死她的原因。
孰因孰果,旁觀者自然清楚。

結束前重現了蕾妮母親出車禍那一幕,而這一次蕾妮成為了開車的母親。換位後這次體驗,蕾妮終於原諒自己的母親,化解了年幼時那份單純的恨。
正是因為沒有了恨,她才最終殺死了代表邪惡的小女孩。
但我們並不能就此認定是善戰勝了惡。
孰善孰惡,哪有那麼簡單。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