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沉默的羔羊/沉默的羔羊

8.6 / 1,547,125人    118分鐘

導演: 強納森德米
演員: 茱蒂福斯特 史考特葛倫 安東尼霍普金斯 泰德李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

2010-09-30 20:42:48

存檔:《沉默的羔羊》長鏡頭、人物出場、細節、懸念、結構分析


《沉默的羔羊》長鏡頭、人物出場、細節、懸念、結構分析

《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

基本資訊

編劇:泰德•塔利(Ted Tally)
導演:喬納森•戴米(Jonathan Demme)
攝影:塔克• 藤本(Tak Fujimoto) ¼br /> 類型:犯罪/驚悚
國家/地區:美國
片長:118分鐘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獲獎情況:1992年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1992年獲得英國影視學院獎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獎,提名最佳攝影、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影片、最佳原創音樂、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音響效果獎。

導演簡介

 1994年,喬納森•戴米年生於紐約,後隨家人移居到佛羅里達,在當地讀大學,學習的卻是獸醫專業。大學的時候他很愛看電影、寫影評。從空軍退伍後,他進了聯美(United阿提斯ts)工作。1974年起當導演,先為羅傑•考曼拍B級片,雖然都是些不脫性與暴力的情節電影,但從中卻已加上較具個人風格的幽默趣味。
 這位對好萊塢類型電影有著異類看法的人被認為是美國最富魅力,影像極為凌厲,劇情詭譎的導演。1980年,喬納森因《梅爾文與霍爾華》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編劇獎,影片被認為是八十年代最好的影片之一。而真正讓喬納森•德米的名字響徹好萊塢的是他執導的影片《沉默的羔羊》。

編劇簡介

 大學時代泰德•塔利曾在耶魯大學學習戲劇,之後又在紐約當了10年劇作家,隨後才轉行創作電視、電影劇本。他的第一步電影是《情挑六月花》,之後憑藉《沉默的羔羊》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在電影圈中,他以善於完成高難度的改編工作而著稱。

影片概述

 美國,現代。年輕的FBI探員克拉麗絲•斯塔林接到任務,幫助尋找一名失蹤女性,據悉她已經落入以剝人皮而惡名昭彰的連環殺手「水牛比爾」手中。為了能更好地了解這名變態殺手的扭曲心態,克拉麗絲找到了正在獄中的「食人魔」漢尼拔•萊克特教授諮詢。這名變態狂人在被囚之前本是一位出色的心理醫生。克拉麗絲的導師也相信漢尼拔或許能幫助他們找到「水牛比爾」。於是,克拉麗絲與漢尼拔之間生出了一段扭曲的奇異關係,這不僅幫助她最終獲得與「水牛比爾」 正面交鋒的機會,也逼得她不得不面對自己心中潛藏已久的黑暗地帶。

長鏡頭分析

所在影片位置:48』47』』 至49』43』』
時長:1分4秒

 本片中沒有標誌性的長鏡頭,其懸念的構成主要通過蒙太奇來展現。但是片中介紹兇手「水牛比爾」的家的段落則使用了一個一分鐘的長鏡頭來完成,在展現兇手的家的同時增加觀眾對他的好奇感。由於長鏡頭所表現的時間和觀眾實際觀看的時間是一致的,鏡頭遊走於兇手家中時,觀眾彷彿置身其中。
 這一幕一直伴隨著音樂與一個撕喊的女聲,以主題物蛾蛹為開端,鏡頭停留一兩秒後,慢慢地向右移動,已蛻變成的蝴蝶進入了鏡頭。接著,鏡頭一直往後拉,鏡頭如人的眼睛在環視周圍,刀、女模特!寒冷、陰森、黑暗、擁擠、雜亂便是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的概括。當鏡頭再次拉到了盡頭,方向被迫轉移,兇手的背影構成了畫面的視覺中心,他雪白的身軀在冷色調中異常顯眼。他正在認真地做著什麼。鏡頭繼續向前推,試圖靠近兇手,但當我們快要看到兇手在幹什麼時,一隻富貴狗轉移了我們的視線,跟著它我們來到了一口深井旁,我們在逐漸地接近那個撕喊的聲音。但是導演顯然還不想讓我們看到井中女孩絕望的身影,攝影機停留在了枯井的邊沿,因為這個揭謎底的權利要留給緊接著的新聞報導。

當鏡頭再次拉到了盡頭,方向被迫轉移,兇手的背影構成了畫面的視覺中心,他雪白的身軀在冷色調中異常顯眼。他正在認真地做著什麼。鏡頭繼續向前推,試圖靠近兇手,但當我們快要看到兇手在幹什麼時,一隻富貴狗轉移了我們的視線,跟著它我們來到了一口深井旁,我們在逐漸地接近那個撕喊的聲音。但是導演顯然還不想讓我們看到井中女孩絕望的身影,攝影機停留在了枯井的邊沿,因為這個揭謎底的權利要留給緊接著的新聞報導。

人物出場分析

 本片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人物出場非漢尼拔莫屬。首先片中的其他眾多角色都對漢尼拔這個人物進行的描述,他吃人、血腥、冷血、異樣優雅的暴力等等印象都通過了影片頭五分鐘內的對話逐漸形成於探訪者克拉麗絲和觀眾的腦海當中,而這些對話都是通過角色的特寫正反打完成了,大大地加重了克拉麗絲和觀眾的壓力。這些話語甚至重復出現,但出自不同的說話人之口,其意為發生了變化。例如當這些警告的話語出自克拉麗絲上司之口時,充滿了對克拉麗絲的愛憐和重視,但是從後文來看,上司對克拉麗絲探訪漢尼拔的目的仍然有所保留;出自監獄長契爾頓之口時,充滿了性挑釁意味,甚至有點拿腔作調,以囚禁漢尼拔而自傲;而出自獄警巴尼之口時,傳達的則是純粹的保護和提醒。三人的話語塑造了各自的性格同時,也深化了克拉麗絲這個女性角色在片中舉足輕重的象徵地位,也加大了觀眾對將要出場的漢尼拔的懸念。

電影主創巧妙地把漢尼拔安排在深深的地牢的最裡面的牢房裡面。在最終見到漢尼拔之前,還要經過其他死刑犯的牢房。隨著克拉麗絲慢慢移動腳步和她的視線,我們看到了三個其他死刑犯。第一個死刑犯緊抓著欄杆,眼睛貪婪地看著看著克拉麗絲;第二個死刑犯靜靜地坐在牢房裡面的隱隱當中。第三個死刑犯頭髮散亂,在牢房裡面上串下跳,口中充滿污穢的語言。前三個牢房都是昏暗而髒亂的,但是到了漢尼拔所在的牢房,則完全不一樣:明亮的燈光,沒有了鐵欄杆,取而代之的卻是加厚的玻璃,彷彿是一個展覽櫃。而漢尼拔梳著整齊的頭髮,身穿乾淨整潔的囚犯服(更像是睡衣),面露微笑,筆直地一動不動地站在了牢房中央,彷彿是一個蠟像,是一個機器人。他看著緩緩接近她的鏡頭——看著克拉麗絲的雙眼,看著觀眾的雙眼。待到鏡頭停定,他說:早安。

一切都與觀眾的先入為主的預期相反,他們沒有看到一個惡魔,而是一個極端文明優雅的人,但是先前對於他的描述又是那麼真實而證據確鑿,讓人心中不免打起寒顫。觀眾和克拉麗絲一樣一隻擯住呼吸,提心弔膽地在提防漢尼拔或許會在某個瞬間撲在自己身上。這張反著處理反而促使觀眾用自己的想像嚇壞了自己。玻璃的使用不但解決了鐵欄杆遮擋演員面部的問題,還增加了兩種效果:一種是顯得比老久的鐵欄杆更加新式,可能更加堅固,另一種效果是能夠讓克拉麗絲和漢尼拔能夠足夠地親近,彷彿能夠觸碰得到,對接下來多次觸及克拉麗絲心理陰暗處的對話建立的順暢的通道。

細節分析

 漢尼拔是一個極端危險的人物,因此任何尖銳細小的硬物都有可能被他轉化為殺人的武器。這一點在影片當中被反覆提醒和強調。這或許是監獄長契爾頓定下的規定,但他自己卻沒有遵守。在和漢尼拔談話的時候,他把自己的筆落在了漢尼拔的床上。這個段落給以了足夠的蒙太奇鏡頭來交代漢尼拔對那支筆的關注。

下面的段落中籤字的段落,旁敲側擊地交代了漢尼拔成功地偷走了這支筆。至於漢尼拔是怎麼偷走這支筆的,影片絲毫沒有交代。影片是否需要交代這個問題?導演和編劇經過討論達成共識:這是一個「電冰箱問題」,意思是觀眾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會被這部影片留下非常好的印象,然後回到家打開冰箱的時候會想,咦,他是怎麼偷走那支筆的?但是這個時候這些意味已經不重要了,不會影響觀眾對影片的評價。這裡漢尼拔如何偷筆不是故事關注的要點,觀眾關注的是漢尼拔很可能又要開始殺人了,對此的恐懼遠遠大於對偷筆的邏輯可能性的探討。

因此,在接下來的段落中,觀眾看到漢尼拔是如何利用這支筆的其中一部份解開了手銬,優雅地殺死兩名獄警的。我們能夠預料這樣的結果,但是我們仍然愛看。這或許也觸及到了觀眾深層的扭曲心理。我們一方面為兩名即將死得很悽慘的獄警擔憂,一方面又對終於再次嗜血的漢尼拔的「出山」暗暗高興。

懸念分析

    影片在懸念上的成功之處之一在於沒有通過正面展現暴力、血腥的場面而為觀眾製造了極度緊張、危險的氛圍。除了零星的幾個展現屍體的畫面以外,影片都把暴力和血腥防止了畫面之外,通過角色的反應鏡頭、全景鏡頭等等,讓觀眾的想像力填補了這個空缺。

    另一方面,影片在中間部份就交代了「水牛比爾」的身份,影片進入了全知視角。影片的懸念落在了觀眾為克拉麗絲身陷險境而擔心。這一個段落也成為了全片的高潮。

    首先,通過一段交錯剪輯的段落,全副武裝的上司警隊有備而來地闖入疑犯的屋子卻撲了個空,而形單影隻的克拉麗絲卻誤打誤撞來到了「水牛比爾」的真正藏身之處。在克拉麗絲懷疑眼前這個男人之前,一直認為自己已經和這個案子沒有什麼關係,只是做一些輔助性調查,心理防線肯定放得很低。觀眾此時也認為克拉麗絲肯定是這麼想的。然而觀眾知道眼前的是殺人如麻的「水牛比爾」,自然為克拉麗絲捏一把汗。

    克拉麗絲發現了比爾的身份之後掏槍展開追逐,水牛迅速逃到了自己的地下室裡面。克拉麗絲雖然是訓練有素的聯邦探員,但朱迪福斯特出色的刻畫出了一個第一次拔槍、生疏而緊張的探員。克拉麗絲在地下室步步為營的探索好像帶領觀眾進入鬼屋一樣,最大的恐懼在於不知道比爾什麼時候會突然跳出來。然而觀眾可能比克拉麗絲知道得更多,因為在先前的長鏡頭裡面已經介紹了比爾家中的構造。而導演在這個段落裡面採用了若干個固定鏡頭,彷彿是在房間裡面等待著克拉麗絲出現,以一種窺視的角度來展現克拉麗絲的探索。整個段落從鏡頭上來看,關注更多的是克拉麗絲對這個空間的反應,以她的中景、特寫鏡頭巨多,僅穿插非常少量的主觀視角鏡頭。

    後來克拉麗絲進入了一個房間,房門被關,燈光全滅,伸手不見五指,影片變成了夜視鏡的視角,也就是比爾的視角。這是全片的亮點。首先夜視鏡的第二次出現很好的和前文有了呼應,同時這也預示著很有可能克拉麗絲會成為比爾的下一個獵物。夜視鏡里,克拉麗絲的慌亂無助處處揪著觀眾的心,而比爾此時還伸出手想要撫摸克拉麗絲,近在咫尺的恐懼幾乎讓人無法呼吸。此時的比爾一方面對於女人體病態的愛戀得到了視覺化的昇華,然而他掏出槍的一剎那,讓警覺的克拉麗絲發現而回槍擊斃。這個段落用了最少的語言,最為簡單的鏡頭語言(基本上是連貫的長鏡頭),甚至最簡單的顏色(夜視鏡裡的綠色),憑藉演員傑出的演技和前文故事的鋪墊,讓全片達到了情緒和情節上的高潮,並且在克拉麗絲自衛和解脫的槍聲中有了暢快淋漓的解決。

 

 

結構分析

    全片主要採用的是順序結構。一開始影片的故事線是單一的,即聯邦警探調查水牛比爾殺人案件。然而隨著故事的推進,故事線也從一條分岔為三條,分別是克拉麗絲調查案件、水牛比爾繼續犯案、漢尼拔出逃。

    影片開始於聯邦調查局委派克拉麗絲尋求漢尼拔的幫助為偵破水牛比爾一案提供線索。在兩次言語間鬥智鬥勇的探訪之後,漢尼拔提示比爾可能已經開始尋找下一個目標了。這時候影片轉向了水牛比爾窺視議員女兒回家、繼而綁架她的全過程。在後面的故事裡,聯邦調查局的探案一直都沒有觸及到水牛比爾的活動範圍,可謂讓他為所欲為,盡情地展現著他變態恐怖的一面,給觀眾造成非常深刻得印象,這樣一來也讓最後克拉麗絲和水牛比爾出其不意的相遇增加了緊張感。觀眾對於全局的把握轉化為克拉麗絲面對未知的擔憂。這是典型的希區柯克式的懸念。

    漢尼拔的出逃計劃開始於克拉麗絲假借議員的名義向漢尼拔做出了承諾,這個謊言被監獄長契爾頓利用來滿足個人的虛榮。在轉運漢尼拔的過程中讓他得以出逃。此後漢尼拔的故事線和克拉麗絲偵破水牛比爾一案的關係越走越遠。漢尼拔和克拉麗絲的關係也從辦案的工作關係轉化成為了曖昧而模糊的精神上的聯繫。漢尼拔出逃之後,克拉麗絲認為漢尼拔不會來傷害克拉麗絲,因為她認為漢尼拔不會做出這樣「不禮貌」的事情。因此後來的偵破情節里,雖然沒有漢尼拔出現,但克拉麗絲一直裝備著故事前半部份從漢尼拔身上學習到的東西:對比爾的心理分析,對自己的心理分析,對人的心理分析。克拉麗絲成功破案得到表彰之後,漢尼拔再次出現在電話的那一端,彷彿已經為續集做好了鋪墊。

    貫穿全片的還有一條隱藏的故事線:克拉麗絲童年的回憶。雖然這條故事線僅通過畫面出現了兩次,言語對話提及到了一次,確實整個影片的主題核心,是影片名字的由來。克拉麗絲童年喪父、到牧場生活、目睹屠殺羔羊的沉默而逃跑,這些回憶伴隨著她的成長,影響著她的生活,導致她想要成為聯邦探員,激勵著她在這個男性為主的領域裡不甘於輸給男性,產生了要把戲謔性別、以屠殺女人為樂的水牛比爾繩之於法的強烈慾望。而這一切都被漢尼拔看出來了,詳細描繪出來了,並展現在克拉麗絲眼前。這條故事線得以呈現,靠的不是大量的閃回畫面,而是通過全面建構的氛圍和人物的視覺化動作而展現的。在這個基礎上,只需要稍微提及克拉麗絲的前史故事,就能讓人信服。這條故事線的高潮:克拉麗絲和漢尼拔有關沉默的羔羊的一端對話,主創人員曾想過到一個牧場拍攝這一段閃回。然而在拍攝完對話的那一刻,由於演員精湛的演技,導演和編劇商量說,我們不用拍閃回了。考慮到這段對話所處在的影片的位置,僅靠觀眾的想像就能夠構建出克拉麗絲的內心世界了。這不但省去了近百萬的拍攝費用,還成就了朱迪福斯特和霍普金斯的影后、影帝地位。

 

 

小結

1、長鏡頭展現環境效果突出,因為電影時間和觀影時間一致,增加真實感。

2、人物出場的技巧之一在於出乎意料,將先前的鋪墊與真實情況反過來處理,或者僅交代部份,讓觀眾覺得意外才能讓他們印象深刻。

3、重視細節的戲劇作用而非邏輯作用,小物件推動大情節的效果最好。

4、讓觀眾喜歡的角色出於危險之中,讓觀眾知道危險的存在,從而更加擔心角色。

5、故事線在畫面上不能夠平均用力,但在內容上要共同推向主題的核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