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山楂樹之戀--Under the Hawthorn Tree

山楂树之恋/山楂树/

7.1 / 2,292人    114分鐘

導演: 張藝謀
演員: 周冬雨 竇驍 於新博 李雪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公元1874

2010-09-21 18:47:02

《山楂樹之戀》:賣淫女裝出來的清純 全本


這個全本原來是給某個雜誌的稿件,之前在部落格發的是一個簡單的版本。

 

但我看到大家的留言,似乎有些人還在對影評里沒有涉及到的一些問題提出疑問。例如對電影本身的討論太少,或者其他這樣那樣的問題。我沒想到這影評會這麼火,所以提前放出來,澄清這些問題。

 

其實,很多我想說的話,在這個影評里都有答案。

 

----------

 

  

文/公元1874
 
據說,在有償服務業最發達的東莞,會有各種各樣滿足客人要求的服務措施。例如你喜歡被SM,那可以要求性工作者提供皮鞭捆綁滴蠟的服務;例如,你喜歡大胸,會有各種各樣D罩杯、E罩杯甚至F罩杯的大奶妹供你選擇;如果,你喜歡清純女學生的話,她們也會很敬業的扮成穿著學校校服紮著馬尾不化妝,羞答答的望你兩眼的小姑娘,讓你滿足一下糟蹋女學生的快感。
 
有朋友對我說,不對,其實不光東莞,國內任何一個服務業發達成熟的會所里,都能提供這樣的服務。因為顧客至上,據說現在很多飽暖思淫慾的嫖客都很喜歡玩這些內容,所以,會所也就按需供給羅。然後,我對他說,不光是會所,現在連電影院也提供這樣的服務。不過,一個是真槍實彈的幹,一個是欲說還休的意淫。
 
《山楂樹之戀》,就是這樣一部打著賣弄清純的旗號,實則連只路邊野雞也不如的貨色。
 
不管是「史上最清純的愛情電影」,還是「史上最乾淨的愛情電影」,張藝謀和張偉平的意思,顯然是想告訴觀眾,我們這部《山楂樹之戀》,是很唯美的,是很純潔的,是很質樸的。看,我們說文革,我們說那個紅色年代裡純樸的人們那真摯而動人的愛情。然後張偉平還大言不慚的在預告片裡用白色泛光的字幕煽動大家,「在商品社會感受久違的質樸」之類種種。然後再看海報上的宣傳詞,「乾淨的愛情,心靈的回歸」。似乎,這部電影在告訴大家,它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是多麼的特立獨行,是多麼的聖潔無暇,是多麼的值得大家掏錢買票,帶著父母一起去電影院,感受那多麼美妙純潔的愛啊。雖然我一直沒搞懂什麼是「心靈的回歸」,心靈只是一個名詞,你加個定語,說「純潔的心靈的回歸」我還可以理解,可「心靈的回歸」,這意思是,原來觀眾的心靈都不知道跑哪去了,非得看這片,才能把自己的心找回來?
 
也罷,也許這不知道是哪個語文不過關的電影宣傳策劃想的屎樓根,就不和他較真了。那麼,就來看看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那個火紅的年代,究竟是什麼樣的吧。
 
首先,依照我身邊的長輩對我的傾訴,他們似乎對文革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回憶。上山下鄉,孱弱的知識分子哪經得起那麼劇烈的勞動,我有親人就永遠的累死在大西南荒郊野外的某個山頭;為了一點工分,為了讓人民公社社長對自己的勞動滿意,有的女大學生不得不忍受那些禽獸的猥褻。背井離鄉,遠離筆和紙,遠離書本,遠離文學,眼前只有看不到盡頭的土地和無法想像的未來,這就是《山楂樹之戀》的故事所發生的真正背景。也許,真的有在那個年代的所謂純潔愛情,這是可以有的,但我更寧願理性的相信一點,在一個讓絕大多數人看不到理想,讓絕大多數人和親情決斷,讓絕大多數人被認為的劃分成各種等級,讓絕大多數人扭曲自己的精神,在一個十年只有八部樣板戲的年代,所謂純潔,不如說是愚昧,不如說是被私慾滿溢的當權派控制下無法獨立思考、無法把自己當一個「人」來看的傀儡棋子。
 
如果真的說要反映文革時代的特殊愛情,我更相信《天浴》或者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儘管他們也顯得荒誕,儘管他們看上去是那麼的不可思議,但是這樣的故事至少是有著足夠誠意的,而且具備讓人沉思的慾望,它可以反襯那個時代的恐怖,讓大家思考故事發生年代的種種血腥殘酷。
 
當然,也許有人說這些都是個例,也許有人說那個時候的人是單純的為了理想而奮鬥,為了理想而犧牲自己,你看看現在,人們早就沒了這樣的理想了,你難道不覺得羞愧嗎?是的,我很羞愧,不過不是為自己,而是替張藝謀羞愧。因為,拍出《活著》這樣犀利批判揭露現實,描述人民如何在苦難里艱難苟活的偉大作品的他,終於也徹底放下了作為一個藝術家的道德和良心,開始拍出《山楂樹之戀》這樣舔著B面對大眾說「清純」是什麼的垃圾。
 
「清純」?不親嘴就是清純?不上床就是清純?大概也只有是操小妹妹們操到吐,且男權主義至上的老男人,才會有這樣的想法。真正的清純,跟肉體行為無關,而是和心靈有關。《西西裡的美麗傳說》,裡面的瑪蓮娜,在面對戰爭和小鎮上人心猜忌的苦痛里堅守自己,乃至最後不得不屈服在男性的強權社會裡,她受盡侮辱,但她值得尊敬,而且我覺得,她並不在「清純」的對立面----「骯髒」。她是個真實的人,她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裡,她面對這骯髒齷齪的世間,才更顯得她的聖潔和高貴。
 
但是,如果把瑪蓮娜,也像《山楂樹之戀》那樣,粉飾太平,裝出「清純」,把瑪蓮娜悲慘而現實的遭遇,描述成和小鎮上的人和睦相處,和小男孩成為忘年至交,小男孩以她為榜樣,發奮學習,高考中榜,最後鏡頭一刷,30年後事業有成的時候請瑪蓮娜一起照個相什麼的,這就是噁心,這就是假了。
 
所以,我認為張藝謀對清純的定義,是在侮辱這兩個字。甚至乎,掛著這兩個字眼之後,再加一個男女主角最後天各一方,一定要搞死一個的必殺技,《山楂樹之戀》就能讓人感動,就能是好的電影甚至經典了。我想說的是,張藝謀不過是在賣弄人性里最脆弱的一些東西,我們都害怕生離死別,所以張藝謀就把人弄死給你看,哪怕故事裡前因不搭後果,拍得一塌糊塗。本來,原著小說里有一個魂是應該體現在電影裡的,那就是老三對靜秋的改變,是老三的出現,才讓靜秋開始有了重新面對人生的勇氣,也改變了她對人生的態度;但在電影裡,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一個富二代不停的送泳衣牙刷雨靴衣服冰糖甚至錢來泡妞,然後妞在這銀彈攻勢下終於寬衣解帶,然後本來要上床卻死活沒搞成,然後就把這想上床而沒上成說成是純情的「純情」電影。
 
這部電影是張藝謀全面倒退、潰敗的作品。《十面埋伏》雖然劇情屎爛,但至少可以說攝影不錯,可以說畫面優美,甚至動作戲也有幾個亮點。但在《山楂樹之戀》里,即便拋開我對故事內容的痛恨,單純的研究這部電影的技術,同樣存在一大堆的問題。例如,男女主角像白開水一樣念對白,以及張藝謀黔驢技窮的拼命打字幕。
 
對於前者,我還可以理解,畢竟都是新人,他們可能不會演戲,雖然有更多的導演很會調教新人,例如高群書拍《千鈞一髮》,主角是一個從未演過戲的片警,但這個片警把角色處理得非常成功,除了他本身的天分,更離不開導演的指導。我不知道張藝謀在這部戲裡究竟把演員放在什麼位置上,我不知道他費那麼多心機去找演員,卻為什麼不花一點時間來教這個高中生如何去演戲。尤其是還配上奚美娟李雪健這些老戲骨去為這兩個演員配戲,看來張藝謀是沒看過他家鞏俐演的《唐伯虎點秋香》,不知道鮮花需要綠葉的襯托才能顯出她的嬌媚,而這兩個愣頭青演員在老戲骨們的襯托下,越發的顯現出他們的蒼白和愚蠢。
 
其次,這是一部電影,有字幕可以理解,但有沒有可能讓字幕反其道而行之,喧賓奪主?影片裡多次出現了諸如「從這以後,老三就藉故XXX,來接近靜秋」之類的敘事字幕……如果大家想看小說,直接看就好了,這種明明可以拍出來的情節,為什麼會變成一堆文字?大家是在看電影,還是在看幾米的圖畫小說?這種東西我相信根本不會出現在劇本而已,而是張藝謀好吃懶做,不願意用心拍,才因繁就簡所導致的問題。如果這是一部電影學院學生的習作,倒還可以理解,畢竟人家資源有限,有時候可能真的是拍不出;可作為中國的國師,作為拍出過那麼多優秀作品、擁有豐富經驗的導演,還這樣鼓搗一部連學生作品都不如的電影出來,只能說明導演是多麼的無能。
 
也許有人說,這部電影能夠讓人哭,讓人感動,就已經難能可貴了。請注意,你不要以為能讓人流淚就是好了,你試試去任何一家殯儀館,去看看死人,去看看葬禮上親朋好友的呼天喊地捶胸頓足,你完全不認識死者,你一樣會被那種場景所感染。這不過是你作為人,面對悲傷的一種最基本的反應而已。
 
就像一個制服控看到OL裝護士裝學生裝會勃起一樣。都是人生理的基本反應。
 
《山楂樹之戀》,賣弄著這種人的生理反應,然後告訴你,這部電影多麼多麼的感人。實際上,我的確有點心痛。不過心痛的是票價。因為在這個商品社會的今天,要去電影院感受這樣一部偉大的、質樸的、清純的電影,按照張偉平的說法,還得帶上父母一塊去感受,那至少得花上百元。
 
有意思,原來這清純,可不是免費的。那麼現在,張偉平賣清純給你,那你看,還是不看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