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郵差--The Postman [1995]

邮差/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ThePostman

7.8 / 37,424人    108分鐘

導演: 麥克瑞福
原著: 馬西莫特洛依西
編劇: 麥克瑞福 馬西莫特洛依西
演員: 菲利普諾雷 馬西莫特洛依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ngomm

2010-09-17 07:46:18

友情的經度 ,愛情的緯度


夏天的小島,在悠揚綿長的音樂聲中,空氣凝成塊狀,於是風屏住了呼吸,停住了。似乎連風也知道,島上的馬里奧將會因為崇拜而瘋狂捲入一項嗜好,又因這崇拜經歷一場「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
馬里奧是一位漁夫的兒子,但他痛恨漁網,漁網已經束縛了父親一輩子,像憂愁一樣。他不知道什麼是美。大海的潮汐,穿林而過的風,佈滿夜空的繁星……在他心中,最好的評價也不過是平凡。知道有一天,詩人聶魯達來到了他的世界。
聶魯達是智力的一位偉大的共產主義詩人。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他被打成反派,流落到馬里奧所住的小島上。他的到來,使得馬里奧獲得了一份特殊的工作——臨時郵差——專為詩人聶魯達送信的郵差。馬里奧的一生活得很簡單,很純粹,純粹得在找到臨時郵差這份工作前,根本就沒聽說過聶魯達這個名字。但他後來知道了,知道了聶魯達是位才華橫溢的共產主義詩人。然而他並不艷羨這個,或許他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共產主義,他甚至沒讀過聶魯達寫的任何一首詩。但是,在幾次送信之後,他卻開始崇拜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了。然而這並非因為聶魯達的才華橫溢,也非他優美的詩歌,而是因為注意到寫信給聶魯達的都是女人。馬里奧是一個正常的人,也還未結婚,甚至戀愛,因為自己的平庸和家庭的貧窮。看到如此多的女人給聶魯達寫信,不免心馳神往。於是他開始崇拜聶魯達,病因崇拜而瘋狂捲入一項嗜好——寫詩。他利用送信的時間向聶魯達請教,甚至在平常的日子裡去拜訪,為的就是能像聶魯達一樣,寫出讓那些女人們崇拜他的詩。每次馬里奧都有很多問題,可聶魯達卻說詩無法解釋,後來在執著的馬里奧的追問下,聶魯達才說了一句:要從隱喻開始,詩就是你看到這篇地中海的美麗的湛藍忍不住絕望的讚嘆。就這一句,對馬里奧來說是多麼深奧啊。不過馬里奧一直堅持著,堅持去發現那種美麗的湛藍,那種絕望的讚嘆。
對於美,蘇格拉底曾對其本質進行過探究,提出有用即美的觀點。這也就能解釋通為什麼馬里奧會認為聶魯達的詩句優美了。因為他知道,聶魯達正是用他那優美的詩句,那絕望的讚嘆,點燃多無數女人心中火一樣的熱情。那麼,要是他學會寫詩了,也會有同樣的效果,所以詩歌是有用的,因而是美的。
懷著對詩的美的感受,懷著對美麗的湛藍,絕望的讚嘆的追求,懷著對世人的無限崇敬,馬里奧依舊騎著破舊的單車,為聶魯達送去女人們的一封封來信。不過崎嶇的山路變得平坦,凝固的空氣變得清新了。對詩的美的憧憬氤氳在空氣中,慢慢地延宕開來,慢慢地,緩緩地。延宕到了島上最漂亮的女人阿雅特里斯身上。馬里奧的新開始悸動,於是他天真地對聶魯達說「我墜入愛河了。」
康德曾說:美是自由的象徵。阿雅特里斯是全島最漂亮的女人,是一家酒館老闆娘的侄女,而馬里奧是一個平凡的漁夫的兒子,是一個臨時郵差,他們門不當戶不對。然而愛情是美好的,是自由的,尤其是新時代的愛情。為了追求這種自由,追求這種美,馬里奧必須為之奮鬥。由於聶魯達 的關係,馬里奧認定只有美麗的詩歌才能幫助他追求到這種美。在這種動力的驅使下,他迫不及待地想和聶魯達成為好朋友。在聶魯達的指導下,馬里奧也寫出了自己的第一句暗喻:我戀愛了,怎麼辦?戀愛很痛苦,但我想要繼續痛苦下去她。用微啟的嘴唇銜起他遞過來的小球,她把他寫來的字條塞進了深深的乳溝,她不笑的時候已經能夠攝人魂魄,那美妙的曲線簡直是上天的恩賜。
詩人與漁夫之間的距離不是大海,是思想。唯美的聶魯達於純粹得馬里奧之間雖然隔著深沉的大海,憂愁的漁網,但他們天生的那種對美的感受力填平了他們思想上的那道鴻溝。他們開始一起去海邊散步,欣賞那大海的潮汐,感受穿林而過的風,交流未曾得到愛情的憂愁。
世界本是美與善的統一。善良的聶魯達看著這個純粹質樸的馬里奧執著地追求著愛情,不免善心大發,送給了馬里奧他寫的詩集,馬里奧認真地讀著他的詩,品味著其中的美,他覺得「詩歌並不是屬於那些寫它的人,它應該屬於需要它的人。」於是,馬里奧便開始接著聶魯達的詩試圖去打動阿雅特里斯的芳心。然而,稍顯遲鈍的馬里奧在第一次對著愛人朗誦情詩的時候,顯得有些狼狽。追求失敗,他只能求助於他的朋友聶魯達。聶魯達被馬里奧拉到了酒館,他們通過「炫耀」的方式讓阿雅特里斯對馬里奧刮目相看。馬里奧望著心愛的阿雅特里斯「我朝你那出神的眼睛送去紅色的信號,像海水拍擊著有燈塔的海岸;你沉默不語,我那遠方的心上人兒。從你的目光里時時顯示出驚惶的海岸。」 阿雅特里斯感受不到海岸的驚惶,於是她選擇來到海邊親自去感受。馬里奧在那裡等著她,捧著為她準備好的情詩。阿雅特里斯提著鞋漫步子海濱,腳盡情地享受著海水的溫柔的親吻,清風徐徐,撩著秀髮,清香飄進馬里奧的鼻孔,誘惑那美麗的詩句從馬里奧的空中飄出。秀髮的清香,優美的詩句在空氣中飄蕩,有一種愛情,像地中海的清風,詩一般掠過他們的心靈。蘇格拉底曾提出「合適即美」,這不,在秀髮的清香與優美的詩句的牽引下,他們發現對方是適合自己的,因而,美麗的愛情在心中悄然升起。亞里士多德也曾說:美是引發快感、愉悅的東西。當阿雅特里斯和馬里奧的愛情悄然升起之前,他們一定是從對方婀娜的體態,純美的詩句中找到了快感,然後,愛神丘比特的箭才射穿了他們的心。
愛情悄然而升,友情繼續長存。不久阿雅特里斯和馬里奧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在愛情和友情的交織下,馬里奧有了屬於自己的世界。
然而,在他們的婚禮上,聶魯達卻宣佈他已被智力赦免,將要回到自己的祖國去了。在聶魯達離開後,馬里奧繼續著對美的追求。拿著聶魯達走時留下的錄音機,馬里奧是這去記錄更多的美:大海的潮汐,穿林而過的風,教堂的鐘聲,佈滿夜空的繁星,帕布利托在妻子體內的心跳,還有父親捕魚時收網的聲音……帶著康德的「審美無利害學說」,馬里奧發現了好多可以成為暗喻的美。詩人之所以偉大,在於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馬里奧已經會用眼睛發現,用心靈去感受美了,他有了成為偉大詩人的基礎。他繼續追求著。為了紀念他和聶魯達偉大的友誼,馬里奧寫成了他的第一首詩,並準備在遊行上公開唸出。但突如其來的暴動,讓他喪失了生命,他甚至沒有見過帕布利托……然而,妻子阿雅特里斯依然愛著他,並為他生下了帕布利托;朋友聶魯達依然記著他,即使在他回國後沒有寫過一封信,甚至沒有提及有關馬里奧的一句話,但他在思念的驅使下,回到了小島看馬里奧……
    整部影片,導演用了深情瀟灑的口琴,優雅多姿的小提琴,沉鬱頓挫的手風琴為影片配樂,樸素自然,卻和影片主題,地域特色相契合,充滿海盜本土氣息的主旋律,將一種惆悵傷逝悄然瀰漫,令該片在情感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延展昇華。質樸純粹的馬里奧在美麗的島上度過了他短暫的一生,友情的經度,愛情的維度,優雅、沉鬱的韻調,給他勾出了一個美的、幸福的世界。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