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Izual

2010-09-08 23:06:07

外星人的真實


電影還是不錯的,導演的手法是成功的,可以把觀眾吸引住,並造成某種程度的引導或誤導。
不過像這樣的片子,評價拍攝手法是不好玩的。來看看其真實性。
首先,mtime花絮部份導演的話:
在回答為何要將影片搞成偽紀錄片的形式時,他說:「之所以要選擇這樣的處理方法,目的就是迫使觀眾相信自己看到的都是真的。畢竟這個故事改編自一個教授的調查報告,不管教授是否偽造了這些文字、數據、圖片和視訊,我都要把它們當成是真實的材料來處理。加之我們手上還擁有一些錄影帶,我就更加確信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了。於是我便使用了以前的視訊和片場實地設置的鏡頭相淮結合的做法。其實那些看起來老舊的錄影資料並不是全是原版的檔案。有一部份是我們自己拍攝的。裡面的那些所謂的當事人,很多都是演員。看上去像是40年前拍出來的視訊的東西,是我們特意製作出來的。我們這麼做,就是希望在影片裡增添更加濃重的真實感,讓所有的觀眾都信以為真。對於一部小投資的恐怖片而言,我不能使用CG動饅做一個外星人、不能使用過多的特效和化妝。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地將故事渲染成一個事實,讓恐怖的氣氛自己流淌出來。那種生硬地製作出來的恐怖片,我覺得它們並不嚇人。」

還有同樣是mtime的花絮裡面的內容:
本片改編自一位名叫泰勒的教授的一次人類學試驗之後留下來的素材。但是阿拉斯加當地的檔案館裡並沒有泰勒當年留下的資料,當地的居民和醫生也不記得曾經有一個名叫泰勒的人,當地的警局裡也沒有當年發給泰勒採訪證的副本。

你看,為什麼人不能輕易相信?就是因為資訊傳遞的誤差。這其中有一些是當事人自己的記憶偏差,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有些當事人譁眾取寵,神經出了問題,瞎編,就是時下流行的所謂「湖綠」。
假如資訊傳遞都是真實有效的,相信我們人類的效率會提高很多,這樣你可以很容易地就能搞清楚有沒有鬼,有沒有上帝,有沒有外星人。或者退一步講,儘管對於某些現象的不了解,可以存在當事人傳遞資訊時的一些誤差,比如他看到個大盤子,誤認為是飛碟,但如果沒有那些好事者編造一些謊言的話,情況也會好很多。
可惜。湖綠也是人的天性,譁眾取寵,故作神秘能夠給某些人帶來莫大的滿足感,比性滿足感還要強烈,於是亘古以來,不斷地有人在編織傳說,搞得你不知道信還是不信,信吧就是被忽悠,不信吧又沒有其他資訊來源了,唉,杯具。
回到本片中來,本來看到影片中的一些檔案影像還是shock的,因為這種情況下,外星人就變得真實很多,只存在一種可能就是那個教授的編造,而看完花絮你會發現,導演其實也加工了很多,所以,外星人嘛,還是那句老話,莫須有吧。。?
再來看另外一件事,為何米國發現外星人的機率要高,如果是真的,我覺得其他地方也有,比如什麼人失蹤了,比如看到UFO了,只不過其他地方的人傳媒與對個體的關注沒那麼強;如果是假的,那就說明,米國人的想像力遠高於其他地方的人。
至於是否有了外星人或者上帝,就可以解釋一切了,很明顯不是的,因為,那些王八蛋從哪裡來呢?是否又為其他東西所創造?他們如何繁殖,吃什麼?有什麼追求,愛好?也許那時這些問題對於人來說太遙遠,但這肯定是個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