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世紀戰魂--Centurion

百夫长/世纪战魂/百夫长

6.3 / 86,404人    97分鐘

導演: 尼爾馬修
編劇: 尼爾馬修
演員: 麥克法斯賓達 多明尼克魏斯特 歐嘉‧柯瑞蘭寇 Noel Clarke 大衛莫里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最後尼采

2010-08-17 06:41:20

追逐戲的內行,歷史片的外行


       羅馬第九軍團指揮官笨蛋一個,還說軍團榮譽多,進入山地的行軍隊形就像外行,一字長蛇陣,還防禦個屁,最起碼大軍兩翼有斥候偵查,大隊有人負責接受手勢信號,好傳遞資訊敵情給指揮官,才對。作為軍團指揮官手下有5000名士兵,就算沒有兩翼人馬,軍團內也有巨型的櫓盾手,後面士兵用肩和身體抵住,抵住的有身後的士兵參加,而且,羅馬軍團很會防禦和進攻,他會讓主力分出兩翼去進攻山坡,同時弓箭手會掩護射擊,再說大軍入谷,前軍沒有後軍總有吧,可以從後方攻擊上山呀,這也是入伏時的軍事常識,再說5000名羅馬士兵,得有至少兩萬部落入才能進攻,儘管地勢有利,要全殲到剩幾個人,您說呢。總之主力無前軍無後軍無兩翼,無櫓盾手無弓箭無偵查斥候隊,您說這樣的軍隊能部敗嗎?羅馬軍團戰鬥力很強,就這麼個強法嗎?汗顏呀,要知道羅馬軍隊經常在山地作戰,我想當年他們遠征軍沒這麼傻吧。一中埋伏我都傻了,一群新豬,等宰呢,與看客共勉。

(轉自迅雷看看)

    以上的評論我深有同感,作為軍事歷史愛好者,影片有意無意的弱智化羅馬軍團是不可接受的,而且從物理學上來說,鐵質片甲也不會比花椰菜好切,大夥可以回家自己拿把菜刀試試,看能不能輕易划過一件皮大衣,更何況羅馬標準步兵片甲。

    除了劇本的歷史觀,影片在人物性格塑造上也很貧乏。張牙舞爪的野蠻人,被臉譜化了的女首領,打醬油的第九軍團司令,還有影片末尾那個莫名其妙要殺百夫長的叛徒,都讓人覺得只要稍微思考一下,人物塑造都是很片面很膚淺的。
    導演想平民化地塑造一下將軍,讓他受士兵愛戴,就把他打造成了強壯、愛開粗野玩笑的老大粗——這種套路在英美商業片裡屢見不鮮。這位將軍並不具備一個將才具有的基本品質。在被告知「皮克特人追捕一個羅馬人時」,他不加思考,一馬當先就衝過去救人。派一隊斥候解決行不行?出發前先讓全軍官兵吼一吼,震懾震懾敵人行不行?將軍的武力縱有98,雜兵的武力好歹也有48,10個百夫長,還是勝過一個凱撒的。
    而將軍只是本著對士兵生命的關懷,單槍匹馬衝上前去——犯了將兵分離的大忌。須知這不是兩軍對壘,要求將帥率軍突擊,而是在行軍路上,哪怕敵人並沒有設下圈套,萬一馬失前蹄,或劍被冰霜凍住,或冠心病發,心肌梗死——動搖了一世英名,歷史並不會以「羅蘭」的名義來銘記你,而代之以阿爾庫金的法國騎士。
    當然,除了智力低了點外,他的統帥和武力值還是不錯的,畢竟士兵們之所以愛戴他,就像當年美國人選了布希當總統一樣:

   「因為他看起來就像個加油站的夥計,樸實,靠得住。」
   
    除了將軍角色的尷尬地位,女巫婆也是莫名其妙。皮克特人處於原始氏族社會,甚至是母系社會,女巫的地位就像羅馬元老院議員的地位一般,怎麼就輕易被流放了呢?
    可見,皮克特人非但不落後,還領悟了後期羅馬天主教的先進教義:「讓異教徒和偶像崇拜見鬼去吧。」
    
    搏鬥場面和求生細節值得讚賞,似乎讓血為影片增添了一抹亮色,只是軍刀切鐵片比菜刀切花椰菜還容易,難免讓人想到性愛暴力片《血與沙》


    當然有人會說:「看電影就圖個爽,歷史不過是工具而已」,可這部片子給人留下了什麼深刻印象?既沒有史詩般的帝國覆滅的同情,也沒有小品級某些特別的細節,整體而言並沒有什麼印象深刻之處。

    然而作為一部小品級的追逐戲,此片還是可以當飯後消遣的

(至於Cult, 就本片而言, 我沒發現任何藝術氣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