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塔瑪拉小姐--Tamara Drewe

塔玛拉·德鲁/塔玛拉·德鲁

6.2 / 22,660人    107分鐘 | France:109分鐘 (Cannes Film Festival)

導演: 史蒂芬佛瑞爾斯
編劇: 莫依娜巴菲妮
演員: 潔瑪雅特頓 羅傑亞蘭 Bill Camp 多明尼克庫柏 路克伊凡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斑

2010-08-14 12:00:17

我現在是真的給點陽光就燦爛了


介紹里說是「喜劇」,但假如抱著想要暢快笑一場的心情去,肯定是要失望的。笑點……真的不多(英式幽默我可以get至少七成)。

不過這段時間我後宮裁員,硬是生出「人生何不如初見」的傷感,面對這種「回歸最初」的題材難免就容易陷落了。

影片經歷夏、秋、冬、春一個輪迴,從最酷熱躁動的時節經過成熟期冰封季回到萬物初始的時候,對應的是從小鎮出走的Tam在短暫的停留,再度的離去之後,終於找回自己真正的樣子,屬於自己的地方,和真正的最初的愛人。

那所房子最早是Andy家的,他出生在那裡,在Tam還沒有整容前她和Andy就在一起過。結局倒是沒有懸念的——因為本片特意設定了一個美國來的 Hardy評論家,而且還找來了BBC版的苔絲來當女主角,後者也許是無心插柳了,而前者必然是有心栽花。因為Tam的遭遇也有幾分像Tess——Ben 是衝動與慾望,而Nicolas是自覺失去了所愛之後的迷失——所以幾乎從一開始就可以斷定,在迷惘過了之後,女主角會回歸田園,和一個平凡但真實的歸宿。

讓人感到清新的是編劇和導演在影片結構,細節處理和鏡頭語言上的專業。
影片一開始由Andy打樁開始,寧靜的清晨中刺入的巨大聲響和年輕肌肉男暗示著這悠遠的小鎮上將有一場風波。Tam初次登場時就說明她做了縮鼻手術,Ben對她一見鍾情,以前羞辱過她的Nicolas對整容後的她神魂顛倒,Andy是這些男人中唯一見過並接受她原來樣貌的人。到影片的最後,又是 Andy打樁的場景,這時候柵欄已經快完成,意味著所有的紛亂都將終結。Tam的鼻子被打斷,一切建於謊言上的關係也不復存在。
除了男女主角之外,Jody和Cassey這兩個事兒媽不僅是推動情節的需要,也是一種鏡像的存在。不難想像跟Tam一樣早年喪父以致「對男人的品葉很差」的Jody長大後會像Tam一樣走出小鎮追尋名利虛華的夢想,不知道她將來會不會再有機會回來。而Cassey是全劇中成長最大的人物,從一開始的毫無主見只會應和Jody到最後堅持阻止Jody做「蠢事」,我們希望她長大以後除了像Beth一樣的能幹善良之外,會有比Beth更好的運氣。
甚至小配角,出場過的其他作家和Nicolas的情婦看似是沒有用,但是這幾位作家在影片一開始所寫的文字合在一起就是影片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愛情、性、謊言和命案。而Nicolas的情婦剛到小鎮在酒吧等N時,Tam的車子駛過,當她被N送離時,Tam的車子又駛入鏡頭,原著中不大可能做這種描寫,但是用鏡頭語言就很清楚地暗示了Tam將來與Nicolas的關係及其終結。
另外譬如Tam打開櫃子的場景是在告訴觀眾她母親是個酒鬼間接說明了她立志離開的原因,Nicolas和Glen各繫著一條紅圍巾擦肩而過的過場,也無疑是告訴觀眾說Glen對Beth的感情,Glen在N的聚會上反駁他「好作家應該是大話精」說的那一句「真正優秀的作品建立在真實之上」也有點題的作用。

這些都是電影比文字來說格外的好處——只是有一個前提:拍電影的人必需要會合理地使用它們。雖然和人談論說英國人恐怕不適合搞電影,他們的個性弄戲劇才是一把罩的,但是在pps上看了幾部烏煙瘴氣的國產電影之後,能夠不去催眠自己「劇情什麼都是浮雲」「邏輯什麼的別太離譜就行了」之類的廢話,好好的用看電影的心情去欣賞一部真的電影,真當叫人神清氣爽。

唯二讓我有點隔應的:一是Glen。N算是應得的(這一幕要說有象徵意義也可以),他對Beth說了一輩子的謊,而換成Glen之後,Beth一樣得不到真相。也許在某些時候,謊言也會比真相要好吧,我作為觀眾當時倒是也不想他出幹什麼勞什子的冷艷高貴而毀了唾手可得的幸福,但事後回想,總覺得Tam那邊都回歸了,連鼻子也斷了,這邊卻好像始終沒有真正的衝破。再來就是Beth收到照片時她手裡的那個盆子,觀眾當時肯定都猜想這個盆子必然會摔碎的,如果我是導演就故意不讓這個盆子摔碎(我會拍Beth鬆手的鏡頭,然後讓盆子掉在料理台上,哈!),那個鏡頭未免也太old school了點

這部片子開頭Andy走下山的那一段,為了說明環境背景,剪了小鎮的全貌和作者之家的鏡頭進去,那個淡入淡出的效果很BBC,起初我還沒在意,直到看到 Beth就驚呼「好面善」,想了一會兒才記起來「這是Tamsin Greig啊,Fran啊!多年不見,你跟Black沒有搞在一起我實在太遺憾了……你演小鎮主婦和演倫敦瘋婆一樣的傳神~~~我要去重溫Black Book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