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要成名--My Name Is Fame

我要成名/MyNameIsFame

7 / 393人    Hong Kong:94分鐘

導演: 劉國昌
編劇: 阮世生 方晴
演員: 劉青雲 霍思燕 余安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HURRYPi

2010-08-14 03:04:43

說出好多人的心聲


昨天看了07年黃生做《楊瀾訪談錄》節目,其中當然有談到我們已經有些爛熟的他的成名經歷,不知道他是否已經厭煩重複的說這些事。成功的演員幾乎都說過這樣的話,演戲是需要個人的人生經歷的,若你生活得很好,每天過著「起床 吃早中晚飯」平庸的生活,那麼在演戲的道路上突破是不會很大的,簡易的說,沒經歷,何來那麼多在劇中角色的感受呢?黃生、吳生(吳鎮宇)......都是。

  訪談中,黃生也說了最近讓他落淚的一部片子,劉青雲的《我要成名》。以前看過一點片花,雖有劉青雲在裡頭,但因為有霍思燕的加入(我並不是討厭她,因為我以為是合拍片,我是對合拍片的厭惡到了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的地步),所以沒有看。也許因為這片讓黃生哭過那麼幾次,我也抱這致敬的態度去看(其實我不太喜歡看片帶著某種目的性,像是已經知道看後的感官反映,再一部一個印的去套,這樣,會丟失好多探索感)。

  我想這部片子講出了好些演藝工作者的心聲。

  霍思燕意外的得到了一個很大的機會,但這個大機會同時也存在著風險。拍得好,是文藝片,會給自己的演藝事業帶來很大的幫助,而演的不好,會成為三級片,幾乎永遠擺脫不了這個標籤。看到這兒,我立馬想到了湯唯,於是查了查時間,《我要成名》是在《色戒》之前,於是排除了這個聯想。霍思燕說:「我不想像你這樣待在家裡等待機會,我現在還年輕,機會還很多,我需要去找尋那些機會,機會不會跑來家裡找你的」,這句話不光是演繹工作者吧,這句話屬於任何一個職業。在這樣一個優勝劣汰的社會,很多人出盡心機上位的社會,若自己不去爭取,而只是有那個古董思想「伯樂會找上我」,而不去「毛遂自薦",那樣我們出頭的機會會很少。似乎扯遠了。

  唉,寫完了,還是發現自己沒什麼主題,maybe我的思維一直是跳躍的。

  向香港電影致敬!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