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薄荷面_Z

2010-08-11 17:54:49

事件過後,有些東西,已經不一樣了


最近很忙,那個滿到已經溢出來的抽屜里便積壓了不少還沒有看的片,沒來得及靜下心慢慢聽的碟。不想斷斷續續的去享受那些新的東西,所以這些天只是在回味那些曾經看過的、聽過的。

 

 Red Corner,一部十二年前的老片子,近十年前看過那一次之後,那張碟便在父輩們你推我薦的兜兜轉轉中沒了蹤影。尋尋覓覓了多少年,再也沒有在任何一家碟片店裡找到過。
還好,對於這樣的禁片,看過的記住的並且唸唸不忘的人不只我一個,電驢上有著唯一一個可用的資源。

 

一個前來中國洽談政策開放後第一場衛星合作項目的美國律師,邂逅一位美艷女子。一夜繾綣後卻發現美人已香消玉殞,自己滿身是血的被警方作為兇嫌帶走。恰巧美艷女子是高官二代,看起來判決和槍決都不太遙遠了,而且家人還會被要求為那顆讓他歸西的子彈買單。為什麼這麼一下子就身陷囹圄?在那個沒有人理會他在說什麼的環境裡,庇護的領事館只是一根看似很近卻遙不可及的旗杆,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位僅有的願意為他辯護的女律師,以及憑著自己多年律師經驗臨時鑽研中國刑法來為自己爭得的些許權利。刻意忽略的現場證物、無人辯護的法庭判決、神秘消失的電話記錄、無端遭到的致命襲擊、勢力龐大的幕後黑手,一切是否都已塵埃落定,還有迴旋餘地嗎?我是否可以相信你?當風波過後,是否就當一切都沒發生過?還是說,有些東西,已經不一樣了?

 

那時候這部片吸引我搬個小凳坐在大人身邊仔細觀摩的原因很簡單,「李察基爾」+「禁片」。想看看風月俏佳人之後的基爾是不是依舊那樣迷人,還有這部片究竟有多「禁」。

孟廣美在窗邊全裸的側影有一點像莎朗斯通在《炮彈專家》里倚靠窗邊和史泰龍打電話的那一幕,但兩位美人的炸彈指數和當年已不可同日而語。

李察基爾明顯沒有《芝加哥》裡的中年發福,依舊是薇薇安的那個愛德華王子。標誌性的灰白色頭髮和含義多變的深邃眼神,在戴上眼鏡的瞬間,儒雅的讓你睜不開眼。

最大的驚嘆莫過於,我都忘了白靈原來是這麼會演戲的一個人。明顯不合身的深色男式襯衫,連最上面一顆「風紀扣」都紐的嚴嚴實實,線條凜冽的面部沒有誇張的妝容,簡單的髮式甚至帶著一點小女孩的清純。她的堅毅、她的隱忍、她的勇氣、她的使命、她的犧牲,白靈的拿捏在片子的進程里體現的很精準,也很讓人動容。

當年老媽是看了她一部關於西藏的片子後再看了這部Red Corner,還記得老媽這樣對我說白靈,「一個意識前衛,氣質獨特的女演員」。寧可老媽不知道白靈現在有多癲狂與離經叛道,畢竟當年對她,老媽也曾給予偏愛。

今年看了兩部白靈的片子,衛慧小說改編的《上海寶貝》和那部雷死人不償命的《怒火攻心》。真想說,身材縮水不要緊,演歪了上海寶貝,至少還是上海扁豆。但是腦子縮水就不行了,總覺得她不是怒火攻心,是yu火攻心。可惜了當年那份才情。

回到片子上來。

文化部官員的兒子為了和有利益關係的公司合作一項壟斷性的項目,出於經濟利益的驅動,為競爭對手的代表律師下套。結果合作的將軍的女兒臨時改變主意退出計劃,並在美國律師遭遇危險的時候試圖保護,卻因此丟掉了性命。主謀利用父親的權勢抹掉了所有證據和通聯紀錄,繼續栽贓、嫁禍、謀殺,最終真相大白,被失去女兒的將軍一槍斃倒在法庭門口。這麼一個簡單的關係在最後的10分鐘之內統統揭曉,之前的100分鐘,感覺都是在揭露體系的黑暗面。
毫不人道的取證方式,重複的身體檢查以摧毀你的意志(這一點可以從《風聲》上印證一下),惡劣的牢房環境和豬食一般的飯菜,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突然停在路中的汽車,獨自里去的司機,緊緊鎖閉的車門,猛然扣動的扳機。。。
標準的美式思維,典型的美國人眼中的中國體制。12年前的國家是不是這樣,單憑我的記憶已經無從考證了。很納悶麥克梅當年是怎樣在中國取景拍攝這部片子的,也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中國演員在裡面演著或大或小的各種角色。但不可否認,大部份的嘴臉是很醜陋的。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很真實的反映,但我覺得真實的狀況應該沒那麼糟。不過看著片子裡兇惡的警察指著牆上一張「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紙條叫囂時,腦子裡想到的是另一句「坦白從寬,新疆搬磚。抗拒從嚴,回家過年。」

這樣的影片,在國內註定只能壓箱底。店老闆拒絕去為我找碟,因為他說肯定找不到,白費功夫。


隔了這麼多年再看,除了影片畫質實在是很一般之外,它沒有讓我失望,也覺得這麼多年一直的唸唸不忘是有點價值的。

和不少好友說過這部片,但是真正看過的人好像還沒有。

曾經它也是我的殺手鐧,有時走進了一家碟片店,卻發現完全不喜歡那個矬矬的店主和他的選片口味,偏偏老闆還很好客的上前問你需要什麼。通常我都會問老闆是否有這部,在老闆一臉迷惑的說沒有的時候就立馬撤。哈哈!這事似乎我做了不少回,遍佈常州、南京、上海、無錫、鎮江等等城市。


當李察基爾遇襲後,終於逃回美國大使館得到了暫時的庇護,得知白靈扮演的女律師賭上了自己的工作、前途來保釋他,透過使館門衛室的百葉窗看見白靈被一幫警察責怪著、推搡著踉蹌前行時,毅然的打開門走向她,極其短暫的眼神交流後被猛的推進囚車。
當時的配樂帶有濃郁的而中國風情,簫聲傳達著不可迴避的淒涼,旋律帶著一種不知前路何方的蒼茫和悲壯。
最後白靈拒絕和李察基爾一同離開,只是在飛機邊上請他記住,「所有事都不同了,現在你有一個人在地球的另一邊,那人是你的家人,你以後有家人了」。
同樣的音樂,一個遲遲捨不得鬆開的擁抱,以及,不可自拔的濕熱的眼眶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