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驚爆萬惡城--Edge of Darkness

黑暗边缘/惊爆万恶城/轰天黑幕

6.6 / 99,344人    117分鐘

導演: 馬丁坎貝爾
編劇: 威廉莫納漢 安德魯波沃爾
演員: 梅爾吉勃遜 丹尼休斯頓 雷溫斯頓 Caterina Scorson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沈玎

2010-08-11 00:56:49

《黑暗邊緣》:老梅爾再飾孤膽英雄


SDMS評分:78.5 分

      在這樣一個夜裡,為這樣一個父親而感動。雖然這部電影並沒有多少可寫的東西。


      很多人想不通,馬丁·坎貝爾和梅爾·吉勃遜,這兩個如此功成名就的人,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去拍這麼一部電影。尤其是後者,不做演員那麼多年了,寶刀再出鞘,揀的居然是如此一個似曾相識的復仇老爹的角色。

      《黑暗邊緣》的故事,仔細回想,確實也不值一提。從冰山一角,到整個國家內幕的敗露,細細數來,好萊塢這類電影也拍過不少了。類似的陰謀論題材曾在上世紀90年代流行過好一陣子,現在再看,加上梅爾·吉勃遜那張老臉,懷舊意味倒是挺濃的。也不知這是第幾次老梅爾再飾孤膽英雄了。

      不過不管怎樣,這部電影還是牢牢地讓我釘在凳子上,老老實實地坐了近兩個小時。我不得不承認,自己被電影中深深的父女情懷所打動。以往類似的電影中,雖也有涉及,但感情只是作為一種鋪成,是最後血刃兇手高潮前的序曲。而《黑暗邊緣》卻將這種情懷滲入到電影的細節中,讓它成為推動電影前進和左右克雷文情緒的力量。

      在整部電影中,克雷文並不是一個陷入復仇中的殺人機器,導演也沒有把他塑造成一個可以隨時隨地製造視覺高潮的屠夫。我看到的是一個自我掙扎的父親,他經常會崩潰,但也會馬上轉身甩開這些並不恰當的軟弱。也許這跟梅爾·吉勃遜的年紀有關係,他加上導演馬丁·坎貝爾,兩人已經120多歲了,他們兩個很明白家庭對於一個成年人的重要性。

      所以非常難得的,影片沒有在懸念的展開後,而忘記了它原本的出發點。儘管劇情再狗血,立意再深,但這並不是一部政治批判電影,而是一部城市牛仔電影。克雷文的第一要務也不是去揭露什麼諾斯摩爾的核秘密,而是找到那個開槍打死女兒的小卒,並親手斃了他媽的。

      俗,情節太俗了。但我想觀眾們肯定也會一邊嘴上罵著,一邊心裡又無比痛快。畢竟這種戲劇模式,已經成為電影創作中的一個經典。而且我也不得不誇一句,電影前半部份的包袱抖得真好,一個又吐又流鼻血的女兒,一邊大叫她要說出些什麼,一邊又被人用來復槍轟得血花四濺,這讓我體驗到了一種久違的,對這類動作電影的好奇感;當然等到核輻射這三個字開始出現之後,整個電影的氣,也就泄了大半了。

     電影中還有一個非常裝逼的、莫名其妙的英國劊子手。這真是一個沒事找事,故弄玄虛的角色,好比廚師對自己手藝沒有信心一般,那麼就拼命多放些辣椒。他滿嘴的關於感情立場的言論,還有自詡為藝術家的思維方式,讓人看得不知所云。在影片最後,他沒來由地槍殺了參議員,以一個「這個國家應該擁有一個更好的政府」為理由,也許他只是作為一個導演安排的清潔工,來處理一些梅爾·吉勃遜飾演的克雷文實在無暇處理的問題。他的死倒是挺有意思的一個情節,讓最自以為是的人,倒在了最佯裝可憐的警衛的槍口下。這充分說明了出來混,低調的重要性。

      而即使是如此無關緊要的一個橋段,導演還讓他問了一句「你有孩子嗎?」一個沒有家庭的人,最後也是死在了對家庭的惻隱之心中。馬丁·坎貝爾對於電影主題的完整統一,貫徹的相當徹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