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昨夜西風凋碧樹

2010-07-28 15:50:26

《殺出狂人鎮》:看這類電影需要一種情懷


   「殭屍」——在很多人眼中有「殭屍」和「喪屍」的區別,實則這種區別沒多大意義——是歐美恐怖片中一個重要的恐怖元素,自喬治.羅梅羅創造了這種螢幕形象之後,一直就是恐怖迷們的大愛,在B級片中始終佔有重要的地位。嚴格地講,新版《殺出狂人鎮》中的「狂人」雖然具有殭屍的一些特徵,但這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殭屍,因此按照片名去看,似乎稱之為「狂人」倒是更恰當。由於「殭屍」在恐怖片中的影響很大,所以在很多關於反映病毒肆虐的電影中都能看到具有殭屍特徵的「變種人」,這幾乎成了萬變不離其宗的通用做法了,還記得威爾.史密斯的《我是傳奇》嗎?
 
   《殺出狂人鎮》的始作俑者依然是喬治.羅梅羅,原本帶有「殭屍」的痕跡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所以這版《殺出狂人鎮》出現「類殭屍」的人物形態也在情理之中。原版中更側重現實批判,主要描述政府對病毒事件的態度,這也是和當時的時代特徵相一致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冷戰對峙達到了高峰,石油危機、越南戰爭等大事件的影響,使得西方民眾處於一種不安和恐慌之中,由此而產生對政府的極度不信任,這種情緒在各類電影中都有所反映。而恐怖片作為一個特殊的電影類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承載人們的這種恐慌心理,因此很多日後恐怖片的經典元素如病毒、殭屍、變態殺手都誕生於這個時代。如今事易時移,政治環境相對寬鬆,世界各民族、國家、種族之間不斷融合,這種對不健康的政治影響下的時局憂慮更多地轉化為對人類自然環境的憂慮,所以我們看到的是更多反映自然災難的影片如《世界末日》、《後天》、《2012》等。而反映到恐怖片中,則更多地趨向於人類個體之間的矛盾衝突,多是崇尚冒險探奇的個體和新環境之間的激烈對抗,在這個過程中有時會對人性的陰暗面和複雜性進行某種程度的探討。但是新時代的恐怖片無論其主題如何,都基本有一個鮮明的共同特點,那就是血腥暴力元素大大增強,更加追逐視覺刺激,如《電鋸驚魂》、《黑暗侵襲》、《隔山有眼》等等,莫不如是。因此,這部《殺出狂人鎮》更加血腥暴力也算與時俱進。
 
    新版《殺出狂人鎮》完全符合前面的觀點,即它側重表現個體對異變環境的對抗,而不是像舊作那樣對現實的批判。不明病毒肆虐→身邊的人逐步感染→恐慌來襲→政府採用滅絕式的方式撲殺感染區→倖存的個體要面對政府暴力機器和變種狂人的雙重威脅,這種劇情發展模式幾乎是成了固定套路,很難再生出新意。剩下的就需要節奏控制、氣氛渲染和血腥暴力來吸引人了,應該說這版《殺出狂人鎮》在這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一部知道結果依然能夠吸引人看下去的B級片就算難能可貴了
 
    恐怖片本來就是非主流電影中的主流勢力,不是任何人都能接受的,特別是類似於《殺出狂人鎮》這種較為血腥的恐怖片,有很多人甚至對其嗤之以鼻。但是即便在劇情重複、主題老套的情況下,依然有大量的影迷關注這類電影,說明這其中始終有好奇心作祟,換言之,看這類電影需要有對驚恐、暴力、血腥甚至噁心等刺激有特殊承受能力和體驗情懷的人,其中的樂趣只有此道中人才能體會得到。《殺出狂人鎮》中開頭安靜祥和小鎮上,眾目睽睽之下發生詭異的命案,將觀者拖入了探究其間秘密的觀影情緒中,隨著真相的不斷揭露,血腥程度也逐步升級,到了醫院中的「狂人」用鐵叉虐殺病患時,已經是單純地但非常「必要」地在刺激觀眾了。在某種程度上,殘忍刺激就是這種類型片的取勝之道,儘管本片在各方面已經做的都不錯了,但是它在見多識廣的影迷面前還是難逃俗套的苛責,剩下的只能是以血腥和暴力搏出位了。
 
    有人很喜歡窮究此類片的合理性,有人經常埋怨此類片的情節簡單老套,實際上這幾乎已經不是此類片的重點了,當然如果在合理性和新穎性上做的更好也能大放異彩,比如《電鋸驚魂》。但是大多數這種類型片還是流於或者只能流於俗套,而感官刺激卻是它經久不衰的一個真正原因,很多人都沒意識到這一點。在一部恐怖片中,感官刺激的作用或許未必一直佔據主導位置,但是它從來沒有真正退出視線。這和文藝青年愛看文藝片一樣,對於很多恐怖迷來說,追求的就是感官刺激,簡單實用,不用過多思考,純屬精神發洩。換言之,看《殺出狂人鎮》這樣的電影,需要的不是鑑賞甄別能力,而是一種情懷,這種情懷不是每個人都具有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