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迫在眉梢--John Q

迫在眉梢/迫在眉睫/燃眉之急

7.1 / 144,148人    116分鐘

導演: 尼克凱薩維茲
編劇: 詹姆斯基恩斯
演員: 丹佐華盛頓 勞勃杜瓦 安海契 伊森索普 雷李歐塔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且聽風吟

2010-07-27 20:40:59

迫在眉睫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John Q》,比起英文名,我還是更喜歡中文譯名。迫在眉睫,生命迫在眉睫,一刻也耽誤不得。

兒子需要做心臟移植手術,撇開有沒有合適是心臟不說,手術的費用就是一項天文數字。對於家境並不富裕的Q一家來說,唯一依賴的就是保險了,但是,由於保險制度了巨大漏洞,他們只獲得了極少的保險額,這遠遠不夠兒子的手術費用。而醫院在生命面前卻只是滿嘴銅臭,沒錢就不能把他兒子的名字列在移植者的名單。John為了兒子的生命到處籌錢,最後變賣傢俱、電器、連唯一的汽車也賣掉,但是錢還是不夠,而兒子的命危在旦夕,妻子惶恐難當,大聲地在電話裡吼,讓身為一家之主的John 「Do something!」

被逼無奈,John鋌而走險,綁架了在急救室裡醫生和病人,希望以此要挾醫院救兒子的命。這些人質中,有孕婦,有小孩,有受傷的男女,有第一天上班的護士,還有只想活命的胖警衛。

他無心傷害他們,他只是想要一個救兒子的籌碼,只要兒子的名字出現在心臟移植者的名單上,他就舉手投降。當孕婦要生產時,他同意放人質出去,連同老婦和她懷中的孩子一併放了出去。而被放出去的人質面對前來採訪的鏡頭說:他是個好人!

是呵,他本是一個安份守己的好人,可是社會要逼死他的兒子,他是抵死也不從的。他只是一個救子心切的父親,才走了這極端的路。

警方、醫院、保險公司、新聞記者,他們對Q都各有所圖,經過混換的談判、交涉、採訪、欺騙、歇斯底里,最後在John和兒子的通話中,民眾連同觀眾都站在了Q的一邊。

兒子就快不行了,Q說把我的心臟換給他,在他要舉槍飲彈的時候,我落淚了。他在手術前對兒子說:Stay away from bad things, please!

他摸著兒子的胸口說:I will never leave you! I am always with you! Right there!

幸好幸好,捐贈者的心臟送的及時;幸好幸好,醫院的總監良心發現的及時;幸好幸好,有一個真心救死扶傷的醫生;幸好幸好,一切都剛剛好。

最後,John被判了三年的徒刑,但是,換來了兒子的健康,是值得的吧!

影片的最後,其中一個黑人人質對John說:You are a hero!

是啊,在以命相抵的父愛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了。

他不是綁匪,他只是個父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