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軍火之王--Lord of War

战争之王/军火之王(台/港)/军火商

7.6 / 337,797人    122分鐘

導演: 安德魯尼柯
編劇: 安德魯尼柯
演員: 尼可拉斯凱吉 碧姬蒙娜安 傑瑞德雷托 伊安荷姆 唐納蘇德蘭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ondi

2010-07-22 04:38:01

戰爭之王:生存還是毀滅?


不知道為什麼看《戰爭之王》會想到這一句話,也許是受之前的《禁閉島》影響吧,覺得有些相似。「which one is worse? To live like a monster or to die as a good man?」 在《戰爭之王》里,我似乎得到了相同的疑問,面對著現實的殘酷,人道的折磨,渺小的我們無能為力,生存還是毀滅,到底怎樣才有意義?像一個「白痴」一樣活著,還是像一個「人」一樣死去?這是一個問題,正如哈姆雷特所說。

或許我們可以避而不問,古人有言:「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這似乎是很好的避世藉口,迴避了矛盾,迴避了衝突,也迴避了責任,迴避了作為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人道情懷。也許「人道情懷」這一個詞太空太大,有點說教虛偽,但是我想說明的是,人道是一種信仰,是一種情懷。相信即存在,存在即引導,這就是信仰。

信仰,不正是我們所缺少的嗎?

信仰,在電影中指的是立場。

電影開始Mr.Weisz提到一句「I take sides」,即一個人要有「立場」,我覺得很值得玩味。所謂立場,並非一定是社會主義或者資本主義,人道主義或者功利主義,立場不是任何主義,它只是一種判斷,而且是自我的判斷。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這就是立場,不是別人的、國家的、社會的、民族的,而是自己的、本身的。用康德的話說「人是目的本身」,一個人的立場也應該是歸於本身的。結尾的時候,兩兄弟選擇了不同的結局,Vitaly選擇了死去,而Yuri擇了生存,Brother in arms?他們做出了不同的選擇,這正是人生的豐富性與複雜性。或許值得我們去思考!

當你置身於這樣的選擇的時候,你會怎麼做?是像Yuri一樣說「It’s none of my business」,還是像Vitaly一樣至少做點什麼?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像他那樣冒著生命危險。這一點,或許可以從《海豚灣》之中得到啟迪。

Here the change, here the differenc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