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非洲皇后--The African Queen

非洲女王号/东非狂暴记/非洲皇后号

7.7 / 84,433人    105分鐘

導演: 約翰休斯頓
編劇: C.S. Forester James Agee
演員: 亨佛萊鮑嘉 凱瑟琳赫本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妖靈妖

2010-07-21 17:47:48

《非洲皇后號》的幕後傳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非洲皇后號》的幕後傳奇






連一分錢也還沒有呢




1935年,C.S.福斯特出版了小說《非洲皇后號》,華納公司曾有興趣改編拍攝,但卻擱置了六、七年,據說貝蒂·戴維斯(《彗星美人》)也有興趣出演此片。雷電華公司想要讓查爾斯·勞頓(《斯巴達克思》)和他的妻子共同出演。1950年,華納公司最終放棄了此片,因為大家都不看好它的前景。此時,製片人薩姆·斯皮格爾對《非洲皇后號》產生了興趣。這位好萊塢的傳奇人物曾當過拳擊手、會說9種語言、也曾因偽裝成軍官而坐過牢,他只對兩樣東西感興趣:金錢和女人。
   

斯皮格爾在一次晚宴上遇到了導演約翰·休斯頓,問他想要拍什麼樣的電影,休斯頓提到了《非洲皇后號》,因為他此前拍攝的電影大部份改編自小說,但他卻從未支付過任何改編費。休斯頓覺得《非洲皇后號》是十幾年前的著作了,版權費應該很低。斯皮格爾很快拿到了版權,就直接找到了亨弗萊·鮑嘉說:我已經跟休斯頓簽約了,他要你來演。鮑嘉當然表示同意。斯皮格爾又問:你想跟哪個女演員合作。鮑嘉說:我從沒跟凱薩琳·赫本合作過,若她來演就好了。斯皮格爾又去找了赫本,赫本欣然應允,但此時,斯皮格爾連一分錢都還沒有呢。










他只是想要去打獵


此時好萊塢傳統大公司開始解體,斯皮格爾只能從來自英國的Romulus電影公司籌資。約翰·休斯頓想要在非洲完成整個拍攝工作,其實他只是想去獵非洲象。影片在烏干達開機,休斯頓用於打獵的槍枝被當地海關充公,他為此惱火了好幾天。他假裝對外景地不滿意,於是第二天就失蹤了,幾天之後回來,他宣稱已經找到了合適的外景地,但其實他只是去了剛果打獵。


影片的劇組四十餘人住在自己用竹子和藤條搭建的小屋裡,每天晚上都要遭受各種動物的侵襲。非洲皇后號的船體16英尺長、5英尺寬,因此攝影機無法架在上面進行拍攝,劇組只能再在船旁造了一個木排,以便工作人員放置機器,以及按照合約規定:打造了一個赫本私人專屬的廁所,其他工作人員上廁所都是在岸邊草叢裡解決的。不過,有一次由於水流的問題,赫本的廁所被衝下了河。


劇組的大部份成員都經歷過二戰,因此這樣艱苦的環境對於他們來說其實算不了什麼。赫本在拍攝教唱歌曲的那場戲時,腳下放著一個木桶,因為每個十分鐘她就要嘔吐一次。傑克·卡迪夫在攝影機後面看到她臉都吐綠了(觀眾可以在成片裡看到這個鏡頭)。不過,休斯頓和鮑嘉倒一直沒事,因為他們只喝威士忌,而從來不喝當地的水。


影片在非洲拍攝完成後卻沒有結局,編劇彼得·塞菲阿特被招來撰寫大解局,但他基本上啥都沒幹,唯一的收穫是根據休斯頓的經歷寫了一本小說《白色獵人黑色心》,這本小說後來被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搬上了螢幕。休斯頓最終決定:大團圓結局。


影片的試映會反響很差。片商認為鮑嘉的樣子很醜、赫本顯得很老,這個片子根本賣不出去。不過影片於1951年聖誕節首映之後,觀眾和影評人都很喜歡,稱讚此片是「好萊塢有史以來最完美的冒險電影」。鮑嘉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與他竟爭的有馬龍·白蘭度(《慾望號街車》)、弗雷德里克·馬區(《推銷員之死》)、蒙哥馬利·克里夫特(《郎心似鐵》),最終,鮑嘉贏得了他人生中唯一一座奧斯卡獎。影片也因此起死回生,成為賣座片。1998年,《非洲皇后號》入選美國電影學院評出的好萊塢最偉大的一百部電影,名列第17名。目前,它在IMDb上的評分為8.1,位列影史最偉大電影250名的第217位。





長達6年的修復


《非洲皇后號》此前並沒有在美國一區發行過DVD,這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情況確實如此。此前僅英國的Carlton於2001年7月16日和西班牙的 Manga Films於2001年1月24日發行過二區版。前者攜帶了攝影師傑克·卡迪夫的評論音軌和預告片、圖片集,後者攜帶的是24分鐘關於主演亨弗萊·鮑嘉的紀錄片、關於凱薩琳·赫本的25分鐘的紀錄片以及預告片。

   
《非洲皇后號》在美國的版權情況比較複雜,由於Romulus電影公司在美國發行此片時只授權了劇場版權,而這早就過期很久了,因此後來它們又與福克斯公司簽訂了錄影帶版權,當福克斯的版權過期之後,派拉蒙擁有了它的北美DVD版權。


派拉蒙公司早在2003年就宣佈擁有美國一區的發行版權,但他們卻給出了一個令人沮喪的消息:由於拷貝質量太差,因此需要修復後再發行。《非洲皇后號》的原始特藝三色負片存於英國的Romulus電影公司,脆弱的三色負片在倫敦的Cinesite進行了4K解析度的掃瞄,然後掃瞄數據被空運到了美國加州華納公司旗下的修復公司MPI,進行了徹底的數位修復。不知怎麼搞的,從宣佈修復到實際發行,總共隔了6年時間,派拉蒙希望這個修復版能像華納的《綠野仙蹤》、《西北偏北》一樣,在藍光業界樹立修復標準。

 
2010年3月23日,派拉蒙公司隆重推出了《非洲皇后號》的藍光和DVD,正片採用了1.37:1的原始畫面比例。成片效果非常理想,整套影片透出了非洲的炎熱感覺,最重要的是,早期攝影棚內拍攝的演員在前景做表演,後面用一塊幕布放映背景片段的畫面,在人物和背景間出現了嚴重綠暈,這些缺陷在藍光版中全部得到了修正。


花絮方面,首次製作了長達一小時的幕後製作特輯《擁抱混亂》,通過一系列從未公開過的幕後照片和影像,以及馬丁·斯科西斯、影評人理查·希斯科等的訪談,為觀眾介紹了這部經典影片是如何在混亂中誕生的。由於版權原因,英國版DVD的評論音軌並未收錄到藍光中來,給這套碟留下了小小的遺憾。
   

除了普通版之外,派拉蒙公司還推出了紀念版。這套紀念版比照了華納那些豪華版的做法,除了藍光之外,紀念版還擁有大量贈品,包括收錄的是《非洲皇后號》廣播劇的CD、復刻版膠片一幀、明信片、凱薩琳·赫本撰寫的回憶錄復刻版。



全圖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67c1d0100k6yr.html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