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摯愛無盡--A Single Man

单身男子/单身男人(港)/挚爱无尽(台)

7.5 / 117,906人    99分鐘

導演: 湯姆福特
編劇: 湯姆福特 Christopher Isherwood
演員: 柯林佛斯 茱莉安摩爾 馬修古迪 珍妮佛古德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小農

2010-06-07 01:52:55

單身男人——欲過則成災


敲字之前,我眼前飛旋著羅素在某篇論述中提及的「思想自由」概念。這無比美麗沉重的詞句擺在這裡,一為評述電影《單身男人》開張掛匾,二為自己借膽壯勢。不容置疑的好評如潮,比電影本身更讓我好奇。而我要忠實於我自己的觀影感受,所以只能拿出寒酸的三顆星,不能說沒做一丁點挨板磚的準備,但我更願意對自己坦白,若有不同感受,我尊重您,所以還請繞行。

毫無疑問,電影《單身男人》是湯姆.福特詮釋時尚、精緻、另類的加長版廣告片。鏡頭之奢華,色彩之凝重,慾念之香艷,超越了「出身」一般的文藝片。作為最性感的名人同志,不可或缺的時尚教父,他賦予生活奢侈、精緻、完美的藝術理念,是他借物象表達忠實自我的方式,無論從T台、櫥窗到舞台、膠片,他輕盈美輪的跳躍,不減光芒四射,這一點是讓人側目、讚嘆的。

但對我而言,狹隘的認識也有它存在的理由。美不是電影的全部,真實也不是藝術領域內的珠穆朗瑪峰,那些在某一方面表現極致的影片反而帶有雙刃劍的特質,很多人被它震撼俘虜,我卻有被其劃傷的感覺。並不是說,有瑕疵就能放大美好,關鍵在於,這些瑕疵本身要稜角分明。

看《單身男人》,是在流光溢彩的氛圍中泡溫泉,物慾流瀉,美得讓人毫無招架之力。在情與愛的紅毯上,一個男人「貪婪」的愛是主秀,其他都是陪襯,而且還都是蓋上「毫無意義」印章的犧牲品形象。什麼古巴核彈問題,世界軍備競賽,種族歧視,文化差異,愛情婚姻危機,主流對非主流的傷害,都被請到了秀現場,原本可以大鬧一場,即便保持優雅,也可在暗地裡洶湧鬥豔,結果卻全然剝奪了可以真正「自由言說」的機會,只用赤裸裸的情愛搶佔了所有的鎂光燈,這讓人疲乏。

我不否認,影片開場後的前三十分鐘那是十分精緻感人的部份。就像手捧著巧克力糖果盒,吃到這兒,剛剛好,要想留下餘香回味,就要調換美食,總之繼續被香濃潤滑的巧克力霸佔著味蕾,就會被甜膩腐蝕,沒有了最美的享受。《單身男人》知道它要繼續謳歌偉大情愛就要轉入第二站,它也的確從「陰鬱」中走入了另一種風格,然而,變換的新感覺又是困擾我,令我不喜歡的。

色調可以變明快,人物性格卻沒必要隨之改變。執著求死的喬治真不該顛覆自己嚴守了八個月的貞情。這是在揣摩真實的人性心理,在告別世界之際,回歸我行我素的本真。真實固然好,可這有時出現的就不合時宜。讓喬治浮想聯翩的西班牙靚仔,還有那個走出課堂,險些擦出火花的學生肯尼,兩塊試金石,試出了讓我不再感動的喬治。

喬治嘗試了各種自殺的方式,實驗失敗。是沒有勇氣,也想死得漂亮、無痛苦。喬治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原著小說要塑造一個冷漠、無慾無念的「鰥夫」形象,來讚頌超越性別的情愛,裡面有濃得化不開的惆悵。然而到了湯姆.福特的鏡頭中,因為主人公的思想活動太過飽滿花哨,遭我白眼了。

其實,在閃回的鏡頭中,死去的吉姆告訴了觀眾一個真相。被「怯懦」綁架了一生的喬治在講台上大談人類的恐懼與害怕時,他也承認了自己是個膽小鬼的事實。至少他無法與勇敢專情的吉姆相比較,他用年少無知掩蓋自己與前女友夏洛特擁有的記憶,還能輕鬆地回應,「Anyway doesn』t everyone sleep with women when they』re young?」,吉姆的回答是,「我沒有。」這是「活生生」的人相塑造,可在如此標榜情愛聖潔的藝術片裡,就像污跡一樣,破壞了整體的潔淨。若是一次唯一的錯誤,那也罷了,喬治後來的搖擺與隱忍,在我眼中,是虛偽的。正如西班牙靚仔所言,喬治只是需要一個愛他的人。這種需要是索求,是不公平的,是自私的。

對於肯尼,我希望他這個人物在湯姆.福特的眼中是一面鏡子,照耀喬治過去與未來的鏡子。我是這樣看待肯尼的,他認不清自己想要什麼,他的思想他的所言所行,無不提醒著喬治,這就是他年輕時的再版。兩人的相遇本可演繹成充滿魔幻色彩的心靈救贖,至少可以爭取到改變喬治懦弱形象的機會,結果還是未能逃脫張揚放肆的色慾誘惑。脫掉桎梏身體的衣服,跑進夜色中的深海里,躁動的靈魂搖曳著身軀,昏黃的燈光下,少年一絲不掛地駐立在前,到處是曖昧,膩得煩躁,膩得沉重。喝啤酒時,總算談了點正事,可是這又不是湯姆.福特的風格,他要堅持迷離到底。甚至感覺到,是肯尼在主導著整個場面,把槍藏到毯子裡,一個在人生十字路口徬徨的青年,救了一個懦弱的老同志。

到此,我的不解與不悅出來了,就是不喜歡如此真實的人物喬治。完全是一個不敢愛,不敢恨的懦夫,雖沒發展到濫情,但絕不專情。他的痛苦,我看到的都是表面的,不是失去愛人吉姆的痛苦,是恐懼面對軟弱的自己時,無助的痛苦。這樣的男人做愛情的主人公,我不喜歡。

時間在滴答聲中流逝,喬治最痛苦的一天也將結束。寓意災難的惡靈貓頭鷹飛走了,幸運卻沒降臨。喬治的死很驚艷,他以為他參悟了一切,以為自己可以靠著借來的勇氣繼續生活,有人就不信,就不想給他這個機會,這樣挺好。
  
除去讓我鬱悶的故事及過重的慾望,我依然承認電影令人稱道之處。電影的各零部件是不容忽視的精華。特寫鏡頭,點綴於影片內的經典音樂,各種衝擊情緒的音效,閃回中黑白彩色的穿插,湯姆.福特成熟運用技巧工具,玩轉電影,這是讓影片像奢侈品一樣,掛在櫥窗里值得炫耀的重點。當然,演員也是大亮點,朱麗安.摩爾,尼古拉斯.霍爾特,馬修.古迪,精心打造,都成了時尚雜誌封面上走出來的人物。科林.費斯的演技強悍,必須的,總之在我觀影期間,討厭喬治的同時,差點遷怒於科林.費斯本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