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四百擊 The 400 Blows

四百击/四百下/胡作非为

8.1 / 128,202人    99分鐘

導演: 法蘭索瓦楚浮
編劇: 法蘭索瓦楚浮 Marcel Moussy
演員: 尚皮耶李奧 Claire Maurier Albert Rem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安德烈大叔

2010-05-30 19:44:07

400 永無盡頭


 看這種黑白電影子乎都是懷著朝聖的心情

 

  一直不知道電影為什麼叫《四百擊》 後來得知《四百擊》是法國的俗語,意指小孩子不聽話要打四百下便會聽話,很有意思的一個片名。

 

   特呂弗半自傳性的作品,作為新浪潮的開山之作之一,這部電影的偉大不由我多累贅,細看鏡頭的把握和控制能力,以及導演對於整部電影基調的處理,不得不感慨特呂弗的一片苦心,教科書級別的奔跑長鏡頭,對於景深的特別的處理,以及整部電影拍攝和剪輯的流暢程度,即使是50年後的現代電影都有很大的參考和學習作用。

 

   其實來說,《400擊》的主題可能在戰後不久的法國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到50年的今天,此類可謂屢見不鮮,這是所有電影和文學的時代侷限性,但不是貶低先哲的藉口,而是站在時代的角度上公平的說,其實最應該學習的地方是特呂弗如何通過鏡頭語言昇華整部電影,平和、攝影感、溫色的節奏,但又擁有嚴肅和沉穩的魅力。整部電影沒有絲毫的媚俗之感,自然,真誠用心的描繪安托萬的世界,這是新浪潮的魅力,和現代的電影相比,感觸最深的是,整片幾乎沒有一點浮躁感。

 

   對於音樂的運用,特呂弗恐怕是在刻意的減輕這部電影的壓抑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就是,電影不是歇斯底裡的對社會控訴,而是對社會善意而又深沉的批評,對於電影藝術來說,生活是永遠不可能脫離的基石,電影的選景很生活化,對於那個年代出生的法國人,恐怕不僅僅是引起共鳴那麼簡單,一般人最難忘的是電影最後安托萬奔跑向大海的長鏡頭,舒展從容,沒有冗長之感,其實對於在電影景深的處理上,特呂弗也一片苦心,很少看到全景鏡頭,即使有,較為暖色的配樂也蓋住了全景給人的冷感,其實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紅藍白三部曲中的全景鏡頭,給人的感覺似乎比較壓抑陰冷,當然這是鏡頭後面的人的選擇。

 

   安托萬是個12歲半的孩子,而他所承受的卻和他這個年齡不對稱,私生子的身份、學校的壓迫、父母的冷漠,一步步的把他推向越來越差的處境,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囚車裡的表情,一雙清澈、無辜的大眼睛,滿臉淚水的望著夜色中的巴黎。讓人心碎的成長史,對於孩子天性自由的抹殺,什麼是成長?在這個成人主導控制的世界,一切的價值取向和對自由的理解都不是自由的,不管是否和你的思想是否衝突,你必須朝那個固定的方向靠攏,這是成長的代價,丟棄和拾起;腦海中的海啊,一直如此蔚藍,奔跑的自由和嚮往,你不要停!哪怕粉身碎骨。

 

    安托萬!跑!永遠不要回頭,永遠。

 

    但願,這是一個永遠沒有終點的長鏡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