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聲嘆息--Yi sheng tan xi

一声叹息/Sigh/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

7.1 / 420人    111分鐘

導演: 馮小剛
編劇: 馮小剛 王朔
演員: 張國立 徐帆 劉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陽光123456-聰慧如你自然

2010-05-01 20:06:00

N聲嘆息,和老婆不能不說的事(N>=2, 小於等於9)


煩悶的時候上豆瓣,最近常常如此,也常常有收穫。

本來本影評沒看過,電影也沒有看過。但人家馮小剛說是邊寫,邊噼里啪啦往下掉眼淚的把本子寫完。

而且圈內人也好評如潮,自然就想看。

但不敢看。自己剛剛闖過一關。家裡沒有小三,但是老婆煩了膩了磕磕碰碰的日子 , 和 生活的磕磕碰碰 為主, 和我自己的磕磕碰碰,理念上的也有很重要的原因 。。。

就這樣。。。大概就是這樣。。。老婆鬧騰了2個月。。。終於在近日偃旗息鼓 了

啥子原因呢。。。說不上來除了對於一兩件關於人生的「大事上"兩個人的感受和觀點不一,還有。。。很多說不清的。。情感的糾葛,羈絆,等等。天知道都有些什麼,反正其實也有很多。。

那這一兩件事,那說的清的部份是什麼呢。

那就多少根電影有關,或者說,根馮小剛本人的對世界的感悟和對世界的對生活的對女兒的愛有關了。

那就是咱麼接觸到的這個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公平的世界,那個註定要讓我跌倒,經歷磕磕碰碰的世界,那個還有不少不公平 ,還有一些甚至比這更多些的光明的對立面的世界,以及沒有」完美的事物」的這樣的現實世界。

這都是需要慢慢去了解,摸索,知道如何應付的。

馮小剛在女兒長大的成人禮上,說了和上述內容相關的事。

還說到我們應該學會相信和放心,。。。。很多很多。。

( 先寫到這兒,後面的事兒呢,還可以寫,但是呢肚子餓了,或許先和老婆去吃點飯來。......10分鐘後,吃掉半個芒果,扔掉壞掉的部份,還是決定回來繼續寫。寫完了,情感宣洩掉些,大概有助於平靜的和女人她去吃飯吧。)

他(馮小剛)說

「吾家有女初長成,這是今天看到我18歲的女兒,心裡冒出來的話。女兒長大了,當爸的是該放心了,還是更擔心了呢,欣喜之餘也有些不安,心裡很矛盾。

親愛的女兒,現在你要開始接觸到真正的人生了。

生活有時候 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公平,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你愛的人也許不愛你。

這所有的一起,單純如你,會了解和接受嗎?

來之前我想了很久,但想想又釋然,聰慧如你,自會慢慢了解如何應付。」


這是他所說的第一段,細細品來,對我個人有益的已經有不少。

第一句話,是「該放心了,還是該擔心了呢」。

我也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我的母親好像對於我長大,還是很欣喜的。我18歲那年,如果是高三的話,母親夠緊張的。最後高考還算順利,最後考到了一所在國內排名還不錯的學校的某高分專業,當年是為某一中高收入專門崗位培養專門的工作人員的。而且那個崗位的收入,在當年的工薪階層的即將「內退」的媽媽的眼裡,其實絕對是高收入。

媽媽是欣喜的。媽媽沒有辦法像小剛同志那樣特別的高瞻遠矚,知道其實也還是很多理由可以更擔心,所以自己看自己感受,是」當爸的是該放心了,還是更擔心了呢「,所以欣喜之餘還是有些不安, 心裡矛盾的很。

當然他後面還是說,我們還是應該學會相信和放心。。。這是後話了。

」親愛的女兒,你就要開始接觸到真正的人生「。這句話,說的也很好。

第一句,」親愛的「,這就是親人的真情實感了。可惜的很呢,前段時間我的太太可不大喜歡我叫她親愛的呢。

 為啥呢。。。因為她遭遇到了一些磕磕碰碰。包括她對情緒問題的處理,也遭遇到了我的投訴。再加上她擔心,我想要的,她就是不想要,而她想要的,我就是不想要。

大概如此吧。還可以加上,在她對我說她要離婚後,我的嘶吼還有咆哮,以及把東西扔在地上的行為。

她當時的她,是無法理解和理會一個從離婚的家庭走出的孩子,經歷了其中的重重疊疊的風雲,風雨,很多不舒服和疼痛的事,很多失去和遭遇,我對於離婚一詞的憤怒和敏感,和對她這個念頭的敏感和憤怒吧。

自然,當時的她,也還是沒有接受,人生本來就是有歡笑也有淚流,不管如何選擇,總不免磕磕碰碰,總不免有跌倒,總不免有摸索。不要害怕失敗,不要擔心跌倒,等等吧。

同時,面對那些「光明的對立面」。。她大概也是覺得,自己搞不太清楚要怎麼辦,反正,先顧好自己,還有家庭,再說吧。至於,光明和光明的對立面之間,自己到底該怎麼辦,她的解法,也許是在家庭中期待和創造美好吧 。

  其實,是有相當的膽怯和害怕的部份。


沒錯,如果 我是一個什麼經歷都沒有的孩子,可能自然是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些事的 。

除了逃避,可能其它的也無法可享。

特別是如果逃避的同時,逃避後,自己還可以,有福可享的話。

所以,同樣讓我痛苦的,很痛苦的事情,也包括,當我描述了,如果她和我分開,離婚,不說因為她個人個性上的脆弱處的限制,單單因為她父母的處事習慣和方法的限制,她就不大能可能開開心心的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或者再重新找到如意郎君。

很不美麗,真的,很不美麗。

真,或者是真的,善則未必了。也許有為她父母著想,也許有為她自己著想,但為我著想。。。怎麼說呢。

在要求離婚這件事情上,她為她自己或者包括了她父母著想之處,遠遠大於所謂的替我著想吧。

而我呢,又有什麼大錯呢。

發脾氣,她發脾氣還比我發的厲害的多的多吧。

她有淚水,就怪在我什麼。真糟糕。真糟糕。

人生,難道不是,有歡笑,也有淚水的嗎。


--

顯然,還是我心目中不離不棄的設定,這次被傷了,幾乎要說是被徹底的傷了。難受,有淚水。。。這就是淚水了吧。。。。

---

繼續摘錄和評點馮小剛說的話吧,說的真好: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沒錯,又要能解決衣食住行等等需要,又要能解決精神動力問題,還要能審美,什麼事物能夠如此,那真神了。

」你愛的人也許不愛你「,沒錯,我愛我老婆,過去的我老婆,在這次情緒發作之前的我老婆。這之後的呢,我愛她,她不愛我。

沒錯吧,就這麼回事。

她愛的東西,老實說,是飄在天上的雲般的東西。

。。。

這是她在遇到壓力後的反應,就是希望我是避免她掉落地上的降落傘,或者說,就是對我發脾氣,好像發脾氣,就可以解決問題。

用發脾氣代替溝通,認為是有理的。一旦自己脾氣很大了,就一定是」受害了「,而且是在受婚姻關係的苦。

要 不計後果的,摧毀婚姻關係,不計後果的

放棄婚姻關係

為哪般呢

為了新的生活,是吧。為了過上新的生活是吧。

現在在我的身上和自己身上,大概都留下了深深的,不好的銘印吧。

就是,為了讓自己舒服,就讓親人很不舒服,這個銘印。


莫名其妙的脾氣,當我說,你需要給我一個承諾以後,那個發瘋,那個瘋狂。又是為了哪般呢。為了哪般呢。......

我該如何應付,這不完美的婚姻,很不完美的婚姻關係呢。老實說,有些事情,不去想還好,想起來,就很不舒服。

"我想,今天這個成人禮是在告訴孩子們,他們成年了,同時也是在告訴我們家長,他們成年了。

我們雖然有很多理由擔心,但我們還是應該學會相信和放心。

親愛的女兒,我想告訴你,無論是你歡樂還是流淚,任何時候你回頭,爸爸就在你身後,微笑著看著你。

不要害怕失敗,不要擔心跌倒,爸爸會扶你起來。

只是爸爸不會再牽著你的手領著你走了,

爸爸只會在你身後,默默看著你。

人生道路阻且長,

一步一步需要你自己摸索前行。」


×××

剛才寫作中,有一個念頭一閃而逝,那就是,也許我的太太,也就是在某些方面,沒有成熟到看可以扛起,不離不棄的婚姻的程度。(當然是指在當時的條件下,有一定壓力。)

我的老師說,你的妻子,就像是在教訓小孩子一樣。。。。

是啊,用指責的,發脾氣的方式 來給反饋,這是容易的事情。

至於在我反對後的歇斯底里,的鬧離婚,則是不擇不扣的小女人之作為吧。不計後果的,沒有長大的小女人。

××××

我能,能扛得起不離不棄的婚姻,

離 扛的起,在逆境和不利條件和有利條件交織的環境下,創造起 幸福婚姻的我的部份,到底成熟了沒有呢。。。。


×××

再看看這段話:

「 最後,父親馮小剛特別想強調這樣一句話。

學會面對一切真實,接受一些不完美,承擔一些責任,自己作一些決定。孩子們,18歲的你們,是時候了。」


本文的副標題,就定這個吧。
××××

寫的多好啊。




××××


他特別想告訴家長們千萬別蒙孩子,一定要吧





置尾××××


再看看這段話:

「 最後,父親馮小剛特別想強調這樣一句話。

學會面對一切真實,接受一些不完美,承擔一些責任,自己作一些決定。孩子們,18歲的你們,是時候了。」


本文的副標題,就定這個吧。
××××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