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血與骨--Blood and Bones

血与骨/BloodandBones

7.1 / 1,886人    140分鐘

導演: 崔洋一
演員: 北野武 鈴木京香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桃桃淘電影

2010-04-14 18:57:39

我變成這樣都是你害的


要想更好的理解這部電影,首先應該熟悉本片的創作背景。電影《血與骨》改編自日籍韓裔作家梁石日同名自傳小說。本書是以其生父為原型撰寫。而導演崔洋一同樣為日籍韓裔。本片並不是兩人的第一次合作,崔洋一的代表作《月夜行車》同樣改編自梁石日小說。也是一個關於在日韓僑第二代的故事。編導同為韓裔,電影又是一個關於在日韓國移民的故事,因此若想讀解本片,是一定不能迴避上述內容的。

金俊平暴力的由來

從評論來看,許多人對本片都頗困惑。如果單從劇情上講,這就是一個凶暴男人的故事。由始至終的暴力,並影響了身邊的很多人。這樣理解似乎有些簡單,而且沒有根基。其實,造成這種困惑的最大原因來自於導演敘事上的詭計。對於此類影片,一般導演都會用一部份的時間去交代主人公的內心。或通過一些情節去解釋主人公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原因解釋清楚了,中心思想自然有了,電影也就好理解了。

可本片卻以兒子正雄的視角展開。對於真正的主人公金俊平,只是用鏡頭捕捉他的凶暴行為,卻從不關注他的內心。對金俊平內心戲有意的隱去使人物行為缺乏心理動機。這也成為本片令觀眾費解的最主要原因。而在情節敘述上,也隱去了極重要的一段,就是金俊平內心轉變的段落。我們看到的只有濟州島開往大阪船上的那個有些清秀卻滿心希望的青年。鏡頭一轉,卻成了一臉橫肉、行為粗暴的北野武。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他發生如此變化,導演並沒有說出來。

要想弄懂這個原因,編導同為在日韓僑的身份也許是很重要的一環。引述四方田犬彥在《日本電影100年》裡的一段話:「日本大約有韓僑60-80萬人,他們至今還沒有獲得戰後補償和選舉權,在生活上還要忍受許多不平等待遇。」移民問題始終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就好像如今的法國也同樣為亞非移民後代帶來的暴力事件頭痛一樣。韓國移民在日本自然也會受到極多不公平待遇,更重要的是那時還是二戰時期,作為殖民國的移民更要低人一等。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導演隱去的劇情,一心希望在日淘金的年輕人金俊平在闖蕩的日子裡吃盡了苦頭,歧視和壓迫使其性格扭曲,並施與他人。

金俊平的移民王國

不過如果只從外界壓迫和歧視來理解金俊平的暴力的話,尚有失偏頗。畢竟,這些只是外因。金俊平的暴力性格除了壓迫下的扭曲之外,還來自於自身,即人的暴力本性。其實可以把在日的不公正待遇看成金俊平暴力性格轉變的催化劑。而暴力的根本是骨子裡的壞血。

金俊平這個人多少有些符號化,一方面他是父親,以父親的身份壓制著其他家人。另一方面,他更像個帝王。稍微細心就會發現,本片的環境是極其封閉的,故事發生在日本,但是除了兩個日本女人作為被征服者出現外,沒有任何日本人出現。故事始終在一個封閉的韓國移民居住區。這裡有自己的學校、工廠。,導演有意的淡化了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搞得這群韓國移民好像與世隔絕。這樣獨立小王國的形象則更加凸顯,而位於這個王國中心的,恰是金俊平。其他人圍在他身邊並受其影響,或是懼怕他,或是敬仰他。這不正是臣民對國王的態度嗎?而國王為鞏固其地位,兇悍的暴力和無上的財富正是最有效的手段。而這也恰是金俊平所擁有的。同時,即使年紀很大,卻仍要不停的生孩子的金俊平,正是以繁殖後代來繁榮自己的王國。獨闖日本的金俊平,以暴力建立屬於他的移民王國。他是這個世界的王者,也像徵著一種傳統文花上的威權。

唯一出現的兩個日本人,在身份上也極有趣,她們都是作為金俊平情婦存在,以日本人的身份依附於金俊平。可以看作金俊平對在日韓僑地位低下這一現象的一種反擊。因此,找日本情婦更意味著征服日本。騎單車載著清子四處遊蕩,也更像是在炫耀自己的戰利品。其他韓國人,也自然會報以羨慕的眼光,好像那個雜貨鋪的老闆說的「好像新媳婦一樣啊」

血與骨:暴力的延伸

作品是以梁石日父親為原型創作的。北野武在接受採訪時笑稱自己父親也是如此。起碼在亞洲社會,如此暴戾的男人形像是極常見的,尤其在日韓這種相對男權的國家。酒後的父親打老婆,揍孩子也更家常便飯。暴力也如基因遺傳一樣延續了一代又一代。小田切讓飾演的朴武與寺島進飾演的女婿、包括一貫懦弱的正雄本人,也都如血脈繼承一樣延續了金俊平的暴力本性。而作為受虐方的女性角色,無論是鈴木京香飾演的妻子,還是田畑智子飾演的女兒,對暴力也只能忍耐或是躲避,至多是求神保佑;但是反抗,卻是想都不敢想的。這也成為暴力背後的真正可悲之處。

暴力的延伸不止存在於劇中人物,也同樣延伸至觀眾內心,如果說影片前半段以粗魯的暴力刺激著每個觀眾的神經;到了後半段,很多暴力場面卻成為一種視覺享受。有意無意的,觀眾內心的暴力因子也被影片催發。最明顯莫過於金俊平在靈堂痛打寺島進一場,打得過癮,打得解氣。對北野武這個角色也難得有了認同感。而金俊平與兒子互砸對方家的那場,更有了一分喜劇意味,讓觀眾像看雜耍一樣欣賞這場暴力秀。

最愛的莫過於小田切讓與北野武的那場父子大戰,不是李小龍,也不是座頭市,這是來源於生活的暴力。兇狠、真實的暴力、鏡頭也極克制,沒有花哨的剪輯,沒有搖晃的影像。鏡頭始終遠遠觀望,像個膽小的旁觀者,一直在遠處悄悄的偷窺著這場屬於男人的暴力。

化不開的鄉愁

本是一個極暴力的影片,看完卻總會有些憂傷。對家鄉的思念可能是每個在外闖蕩者最大愁苦了吧。導演雖未明確點出,但許多細節卻暗示出這份情懷。葬禮和婚禮上的韓式服裝,酒後的韓國歌曲與舞蹈。無一不指出這群外來者對自我身份的界定。比較突出如柏原收史飾演的角色,終於踏上了保家衛國的朝鮮戰場。而凶暴的國王金俊平宣告王國失敗後,也帶著小兒子回歸故土。並把全部家當捐給了國家,也算是一個思鄉者的怨念吧。

    也許是出於影片發行的考慮,崔洋一隱去了大量關於日本人和日本社會的內容,也使本片變得含糊難懂。不過這樣倒也增加了解讀的樂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