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

在云端/寡佬飞行日记(港)/型男飞行日志(台)

7.4 / 350,078人    109分鐘 | Canada:108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傑森瑞特曼
編劇: 華特肯恩 傑森瑞特曼
演員: 喬治克隆尼 傑森貝特曼 梅蘭妮萊恩斯基 薇拉法蜜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halleybachelor

2010-03-26 23:40:56

慢慢人生,唯你是我真旅程


有這樣一幅絕對:寂寞守寒窗寡室安容賓客寓,逍遙逰遠道適逢邂逅遇迷途。上下聯每字用同一偏旁,很是精妙。而把這幅對聯的意思用在電影《在雲端》(Up in the Air)里竟是十分貼切。

《在雲端》主要討論了這樣一個話題:對一個人來說,到底是安穩可靠的家庭重要呢,還是無拘無束的自由重要?結婚可以收穫親情,但同時也會增加壓力和羈絆;單身生活輕鬆自在,但同時也會帶來孤獨和空虛。這是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兩難問題,已成為現代人普遍意義上的「蘇菲的選擇」。

喬治·克魯尼飾演的男主角一開始是獨身主義的忠實擁躉,並且到處發表他的「背包理論」:所有的家庭責任、人際關係都是你自己加到肩膀上的累贅,只有卸下這個沉重的背包,才能隨心所欲享受生活。但是在經歷了一回露水情緣、參加了一場家人婚禮、進行了幾次意義爭論之後,他的人生信念也開始動搖了。而在他決心開始追求一段真正的感情時,生活又給他開了一個玩笑。或許這個問題永遠沒有終極答案,每個人都只能在不斷嘗試摸索中明白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據說某個哲人對此給出過這樣一個答案:結婚會後悔,不結婚也會後悔,反正都會後悔,不如試著做一次,以增加生命的厚度。確實,生命在於過程的體驗,錯過了就沒有機會讓你再來一次。而且絕對自由就絕對幸福了嗎?未必。就像電影中卸下了「背包」的男主角,只能永遠漂浮在虛無縹緲的雲端,無所憑藉和依傍。反而那些擔起責任、許下承諾的人,心態更加積極,生活更有盼頭。有時候,生命中的輕比生命中的重更難承受。

很有意思的一個情節是男主角的妹妹妹夫經濟拮據,無法蜜月旅行,於是就叫親朋好友將他們的剪紙肖像拿到美國各地與當地的著名景觀合影,無論到哪裡兩人都幸福相擁,雖然未曾親臨實地、親眼目睹,但在他們心中卻似乎已然攜手走遍了天涯海角。反觀男主角,事業有成,可以到處免費飛來飛去而且還享受各種貴賓待遇,但是各個城市的風光都無法讓他駐足停留欣賞,他的旅程只是為了達成一個虛幻的目標——積滿一千萬英裡的里程數,旅行的情趣都被冰冷的數字所代替,就像《拆彈部隊》里拆彈成癮的男主角一樣,他拆彈並不是為了戰勝敵人,而是將拆彈本身當作了生活的意義。於是當他大功告成,他也沒有獲得期待中的滿足,眼神反而更加落寞和迷茫。

在這次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中另外有一部影片片名與本片差不多,就叫《Up》,也就是《飛屋歷險記》。開頭那一段執手偕老的生活片段已足夠讓人唏噓,到後來男主角翻開那本探險日誌的後半部份,人生剪影一幕幕再次浮現,更是令人感嘆不已。於是我們和男主角一樣都如醉方醒、似夢初覺:沒有你,遊遍世界又如何?旅行是一種對未知世界的迷戀,但看過了再多美景,累積了再多飛行,挑選了再多紀念品,最終還是會迷失在地圖上短暫的光陰。只有與相知相愛的人一起度過那點點滴滴再尋常不過的人生,那才是最浪漫的探險、最充實的旅程。這也是為何《在雲端》的男主角進行了一千萬英裡的實際旅行還是百無聊賴,反而是他妹妹妹夫那貼滿地圖的笑容中透露出令人欣羨的強烈幸福感。

其實從人的生物屬性來講,兩性結合、孕育繁衍都來自一種地球上最古老基因的遺傳,都符合這個世界最自然的生命節律。可能你會拉著旅行箱在機場有一時的猶疑徬徨,但是相信隻身飛過一段旅程之後,你的內心的原始渴望最終還是會讓你尋覓到一個安穩的落點,然後牽著另外一隻手走過人生的真正旅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