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妮的一生--Enid

伊妮德·布莱顿/伊妮德·布莱顿

6.6 / 1,676人    82分鐘

導演: 詹姆斯霍伊斯
編劇: Lindsay Shapero Shelagh Stephenson
演員: 海倫娜波漢卡特 馬修麥費狄恩 丹尼斯勞森 Claire Rushbrook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門多塔的孽障

2010-03-21 00:59:35

Enid Blyton——她其實就是個孩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以下僅為個人觀點,有意見歡迎禮貌指出

    BBC宣佈將要籌拍三部名人傳記,其中即有Enid,Helena Bonham Carter主演。在「又有HBC電影可以盼」的欣喜之後,我的第一個反應是:這個Enid Blyton是誰?維基了一下,此人乃是童話作家,每年以多少多少本出版著,通共賣出了多少多少本,到如今每年還在以多少多少本賣著。這些並不能引起人足夠的興趣,尤其是你天天看著圖書上的破爛頁封企圖用數字迷惑你掏錢:「此書連續幾十週雄踞紐約暢銷書排行榜。」然而當我看到Personal Life一欄的時候,興趣來了。Enid經歷過父母離婚,本人離過婚,似乎還三兒過一回,兩個女兒說她心腸冷酷,控訴她不讓自己見爸爸(即不清有沒有這段了),一個童話作家,竟然這麼招女兒恨,那會是多麼複雜的事!於是我斷定,這電影必然是部有料的挖墳作品。

    挖得究竟如何,取決於兩點。第一是坑的深淺,太淺不行,概念模糊,比如終究還是杯具了的《孔子》,整部電影有一半時間都是孔丘童鞋趕著破車流浪(當然得說句公道話,時光網上3.8的平均分低得有點過份)。第二是遺骸的姿勢,刨墳者可以將死者擺出一副媚態或者憤世嫉俗的樣兒以達到目的——詮釋死者生前行為。比如Hilary&Jackie,鬼才知道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的不堪往事是不是真的,觀眾看的是她的寂寞。當然,事情做過了還是不好的,比如在死者身旁放根鐵管,令其大跳鋼管舞。就像Fur,看得人渾身彆扭不說,還覺得莫名其妙。

    言歸正傳,說說電影本身(我可真會廢話)。BBC還算有誠意,把能說的,該說的,一定範圍內想像的都拍了出來。電影開篇,即反映出了Enid性格中的矛盾——天真而殘忍。已經成名的Enid坐在車裡微笑著閱讀小朋友們寄來的信件,就是這個剛剛還對火柴盒裡的手工甲蟲充滿讚美之情地說了「Lovely!」的女人,下一秒聽見司機一聲輕咳,冷冰冰地丟出一句「星期五之前治好它,不然炒你魷魚。」這種令人印象深刻的矛盾一直貫穿影片始末。Enid可以一邊寫著給小孩子的關於真善美的故事,一邊對丈夫呼來喝去惡言相加;她憧憬著要有許多許多小孩,等到生完孩子,卻抱著狗對搖籃裡的哭泣女嬰做驚恐狀,彷彿見了外星人;小讀者們可以和她開一個下午的茶會,拋撒糖果,分享果凍,而被女僕帶上二樓面對寂寞的,卻是她兩個親生女兒。

    挖的深度是到了,現在只欠個解釋,一個對於怪異行為的解釋。網上有人把原因歸結於女強人,以及過於注重事業。那有一定道理,但不能解釋全部。個人認為從電影中看,Enid之所以這般舉止,是因為她骨子裡根本就是一個孩子。作為一個孩子,她選擇逃避,十幾歲離開破碎的家,離開母親和兩個弟弟,從此就再沒回去,家中的狗死了,她想像它在廚房裡歡蹦亂跳,完全無視它正在被下葬的事實;作為一個孩子,她需要強有力的保護者,小時候是被自己在內心中美化了的父親,長大後是丈夫,當第一任丈夫力量衰弱並且不再百分之百給予支持時,她把他甩了,然後再尋找新的;作為一個孩子,她跟小朋友們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They are my friends!」我相信那句話是真心的,但是同時她也永遠不可能和女兒成為朋友,因為女兒們的存在時時刻刻提醒她作為母親的不愉快責任。同樣道理,作為一個孩子,或者說一個任性的孩子,Enid得到了足夠的教訓(或許說「報應」更為恰當),許多年後初次登門的弟弟,帶來的是母親的死訊和冷冰冰的職責;無辜的小女兒因為觸怒了母親而被送往寄宿學校,臨走的時候,女孩摁下車門鎖,丟給車外的Enid一個憤恨的背影。到後來,諾大的房子,加上女僕也只剩下三人,Enid坐在裡面,對空蕩蕩的屋子不知所措,那是她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看到這裡,我不禁胡思亂想:即使她沒得病,又有什麼美好的事情可以追憶呢?

    整體來說,BBC這部挖墳之作質量不錯,坑挖得具體,姿勢擺得合理,一系列事件統一地描摹出死者的性格。Helena Bonham Carter令人驚喜,此前一直以為她對於黑暗系的角色跟適合。在本片中,她雖然造型實在不咋地,臉上彷彿扣了麵粉盆一般,但能將Enid表現得如此可恨,同時還能引起人不多的憐憫,著實不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