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四海兄弟--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美国往事/四海兄弟(台)/义薄云天(港)

8.3 / 377,907人    229分鐘 | USA:139分鐘 (re-cut) | 251分鐘 (extended director's cut)

導演: 塞吉歐李昂尼
演員: 勞勃狄尼洛 詹姆斯伍德 伊莉莎白麥高文 崔特威廉斯 柏特楊 喬派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普璞

2010-03-18 22:49:37

愛的旁邊是不理解,不理解的背後是證明——致很多人都沒看懂的《美國往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了一遍《美國往事》,又看了很多評論,發現很多人對部份關鍵情節都沒有理解,我說兩個最重要的地方:

一,最後max真的鑽進垃圾攪拌機里死了嗎?

答案是NO,是完全肯定的NO,因為那輛攪拌車根本就不存在。
那輛攪拌車只是麵條幻想出來的,根本就不存在。
這有一個證據,就是前面那張莫名其妙出現的飛盤。

可能因為吸毒的緣故,麵條有時會產生幻覺,前面曾出現了一張莫名其妙的飛盤,讓麵條進入回憶,很多人看了無數遍都找不到任何對這飛盤的任何解釋,導演之所以這樣做,只有一個原因:他是在暗示,這飛盤是麵條幻想出來的,現實中沒出現所以也就沒必要做出解釋。

當麵條收到那張邀請函給莫胖看的時候,麵條、莫胖和觀眾可能都誤以為有人要殺死他,莫胖當時間麵條:這是什麼意思?麵條回答:它意思是,親愛的麵條,即使你躲到天涯海角,我們也能找到你。它意思是,你準備好吧。莫胖接下來很緊張地問:準備什麼?麵條回答:這是它唯一沒有提到的事。
其實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橋段,通過開場的追殺戲,故事行逕到這裡,當莫胖問出「準備什麼」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想當然地理解成「準備好去死」,這也包括麵條,當麵條拎著那個裝滿錢去執行「下一個任務」的行李箱很緊張地趕路時,他擔心的也是會被別人殺死,他心裡有很多疑問,可突然出現的,並不是手槍中的子彈,而是一張莫名其妙地飛盤。從而麵條開始回憶過去,這也是導演在暗示,麵條的潛意識告訴了他,接下來的不是暗殺戲,沒人要殺他,有的只是來自於過去的羈絆。
請試想一下當時的情況,根本就不可能有人在那種時間那種場合向麵條扔一張飛盤。出現一把槍殺死他倒可能是真的,而那張飛盤,只可能是麵條的幻想產物。
這種情況下一次出現,就是最後停在max豪宅外的垃圾車。請認真分析一下,就能發現那輛垃圾車也只是一個幻想物,包括最後max走進去的橋段。
首先,那輛垃圾車並不是要暗殺max而開過來的,最後的影像是max自己孤身走進去,而不是衝下來5、6個幪面人把他拖進去。
然而,在那種盛大的宴會裡,名流雲集的場合中,在大門外停一輛碩大的垃圾攪拌車(並且還在工作),這現實嗎?這不是在中國的居民樓下每天早晨來收垃圾的垃圾車,以當時max那種身份,那種場合,這種車子絕對早就會被警衛驅趕走。除非這是max叫過來的。
最後,如果這輛垃圾車是max自己叫過來的,當然也就解釋了他為什麼能出來後直接走進去(好像知道它停在這裡)這另一個疑問,但max在片中有表現出過如此重的自虐情節嗎?
有名流自殺會採取「我自己鑽進垃圾攪拌車裡被攪死」的做法嗎?我樓上有把槍,我還可以跳樓,再不濟服毒或上吊好了,有哪個人會自己鑽進垃圾攪拌車裡?他不但要不怕痛,也要認為自己是個垃圾,驕傲的max讓自己被鑽石砸死我相信的,但會把自己榮耀的一生視為垃圾嗎?他在樓上還在對麵條說:你來殺死我,你是唯一我願意來殺死我的人。過了一杯茶的工夫,他就願意讓垃圾攪拌車來殺死他了?
所以,明顯就不是max選擇了這種死法,請把「有可能」、「好像」這種字眼都給去掉,那「絕對」是麵條的幻覺,否則完全不符合邏輯。至於麵條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幻覺,以及那輛垃圾攪拌車出現的意義,也再為明顯不過:
狄波拉之前對麵條說:如果你選擇這扇門,就連回憶也會不存在。
而最後max走近垃圾攪拌車死掉的畫面,就是麵條把這35年所有關於max的歉疚和回憶都像送進了這輛車攪拌了一樣,最後都破滅,都變成了無意義的垃圾,全都不存在了。這輛垃圾攪拌車,表明了麵條的悲傷和絕望。它攪拌「死」max,開走,離開。他雖然沒有動手,但在心裡殺死了max,至少說是那段回憶。
你要問證據的話,難道還不夠醒目嗎?那輛垃圾攪拌車的車廂上印著大大的「35」字樣,正好就是指麵條心懷愧疚的這35年。

這部電影裡的數字有時都別有深意。
比如墓碑上,他的昔日同夥都死於26歲,而max接麵條出獄時,就給了他一個「26歲死掉」的妓女。這是只有max和麵條才知道的暗號,這種巧合有兩種可能性:
1,墓碑上的年齡刻字是假的,這是max在暗示麵條他沒死,這是他叫人刻的。上面的年齡是他叫人想怎麼刻就怎麼刻。麵條從這時可能已經知道了答案。
2,這比較黑暗一點,可能性比較小,就是年齡是真的,而max故意選在這一年犧牲掉他們,讓自己金蟬脫殼,並同時暗示麵條,自己沒死。


二、這是一部講述了友情和背叛的電影嗎?

答案是NO,是更為肯定的NO。
很多人都把這部黑幫片理解為講述了友情和背叛,那只是沒有看懂。它講述的是愛和封禁。這不是簡單替換了兩個詞語,這是對那種理解的全面否定,因為這部片子,沒有講述背叛。

雖然是黑幫片,但是背景是禁酒令時代。但在那個時代,被封禁掉的何止是酒。導演更想述說的是:被封禁掉的,更多的是愛。

狄波拉對麵條,max對麵條都不是友情,都是愛。這是很多人都認同的。片中也有大量的暗示。裡面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橋段:麵條問狄波拉將來的打算時,狄波拉說她想走到頂峰,麵條回答,你和max互相不喜歡,是因為你們兩個人太像了。
但麵條沒有明白的是,他們相像的並不只是喜歡達到頂峰,相像的還有對麵條的愛。明明是互相不喜歡的兩個人,最後諷刺的卻變成了情人關係,這就是唯一的維繫點。

很多人錯誤地理解了max背叛了麵條,請問這背叛的動機是什麼?
max害死了同伴,拿走了錢,故意讓麵條對他心懷愧疚,又搶走了他的女人,動機是什麼?
動機是錢嗎?很明顯,不是。
在錢這件事上,max對麵條一向大方。
雖然入獄,但max一向給麵條分紅。麵條出獄時max已經相當發達(這段成長史和麵條沒一點關係,但麵條獲得了最大的尊重與最體面的分紅),包括在幫會裡的地位,甚至在兄弟出生入死的時候,麵條去泡女人,去吸毒,max都會在事後給他相等的分紅,他為會了錢對麵條這樣嗎?
實際上,後來max還故意在同樣的行李箱裡裝上了錢,在墓地掛上鑰匙,把大筆的錢給了麵條。
不是為錢,那他為什麼要背叛麵條?
為了女人?
麵條的女人他都不喜歡。
換句話說,他沒有任何背叛麵條的理由和動機,除非是「由愛生恨」。
max確實是愛麵條,但這愛,就像禁酒令一樣,被封禁了,他無法言說。如果你要說:「由愛生恨」的「恨」也導致了背叛,那我想說的是,由愛生恨,但max也沒選擇背叛,他在做的所有事,只是為了「證明」。
很明顯,隨著黑幫活動的深入,兩人的理想產生了分歧。
max的野心和理想都很大,麵條卻偏向於安逸。
對於麵條的愛,max唯一能體現出來的,就是希望兩人能一同完成理想。而這理想的分歧,麵條對於他理想的反對,讓max完全陷入了痛苦的深淵。這也是max唯一會向麵條動粗的時候。對於男人之間,如果夢想也無法聯繫,愛就徹底失去意義。
麵條只能選擇兩件事:
1,讓自己死。
這層死有新一層含義。他希望深愛麵條的自己死去。他同時也希望麵條對於辜負了這樣的他而愧疚。
2,去向麵條「證明」:自己的理想是正確的。
這不是背叛,這只是證明。
而結果證明:max是對的,不醒悟的,只是麵條。max一向要比麵條聰明一點。
這不是搶奪,這一切都只是證明。麵條曾在max面前,在事業和狄波拉之間,選擇了狄波拉。max只是想向麵條證明:如果你和我一樣與政府勾結,巴結權政,如果你和我一樣選擇事業,你要的才會得到。
事實上是max對了。
麵條選擇了狄波拉,但失去了狄波拉。他能做的只是浪漫的晚餐和強姦。
max選擇了事業,他得到了麵條想得到的一切。
這當然不是背叛,甚至也不是搶奪,他只是在用自己的一生向麵條證明:如果你當時能選擇和我一樣的理想,你要的都能得到。我的理想不是「crazy」,是「正確」的。
max在做的只是這件事,這和背叛一點關係也沒有,這也不是搶奪,只是最「不惜一切」的證明。
麵條不肯選的路,max只是證明這行得通。
而當max證明完畢以後,他給麵條發了邀請信,麵條還不知道自己成為了這樣的驗收者,他絕望而難過,而此時更絕望和難過的是max,他看到他出現時,希望他能殺死自己。其它的理由,政壇的理由,都是再一次的欺騙(也有稍許可能是真的),只是希望麵條能再一次,並換成是「真正」地殺死他。
max說,這次已經是「nothing to lose」。
他曾希望深愛麵條的自己能「死一次」。
然後發現的是「更深的愛」,讓自己的一生都為了那「證明」而活。證明了自己是「正確」的,但這證明對於自己,對於不認同自己的麵條,即使證明了「正確」,也「毫無意義」。所以,他已經「nothing to lose」,因為他什麼也沒有獲得。
要把對麵條的愛消除,max覺得只能是「真正的死」,如果這愛在,他一生都淪為了「這證明」的犧牲品。

另外本片中,很多人還有一個誤解就是max之前還搶走了被麵條上過的carol。
我不知是否翻譯的問題,這是另一個很明顯的誤解。
carol從一開始就知道是麵條在那時強姦了她。就像我們能看出一樣,carol完全心知肚明。證據就是當四個人並排露出小雞雞站著的時候,carol一個一個看過來,對其他三個人都很欣賞,唯獨對麵條很冷淡,只對他說了一句台詞,但這句很顯然是關鍵的台詞,carol對麵條說:We have already met.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很明顯麵條和所有別人一樣,和carol見面的次數和時間是完全一致的,carol卻對他說:我們早已經「met」過了。
這個「met」的含義只能是「我知道我們已經『做』過了。」
這是唯一的解釋,很明顯,carol已經認出了他。但是她還是討厭被強姦的感覺。
出於carol的自尊,她當時當然不能說「我早已經被你強暴過了」。不同於日本的A片,顯然carol沒有日本女優那種被虐情結,這也是carol對麵條最冷漠的原因。所以,麵條沒有故意搶走carol,實際上carol的心機也蠻深,她只是暗中看中了max,第一次就猜他。max為了麵條的面子著想,馬上明確地說「no」。而最後carol還是選了唯一的錯誤答案,說明了這早就不是「競猜」遊戲,只是她的「調情遊戲」。

綜上所述,這部片子也許全都講了,但唯一沒講的就是「背叛」,有的只是男人間對夢想的不認同,和被封禁的愛。

麵條那句話說對了一半——max的理想不是「crazy」的,但他的證明方法是。

這部片子,從獲獎情況看,在當時的年代,可能也是一部被「觀念」「封禁」的好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