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Evita

贝隆夫人/艾维塔/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6.3 / 35,837人    135分鐘

導演: 艾倫帕克
編劇: Tim Rice 艾倫帕克
演員: 瑪丹娜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強納森普萊斯 Jimmy Nail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書蠹精

2010-03-11 06:18:13

阿根廷,不要為我哭泣!


這幾個星期有一首歌總是在我耳邊迴響,閉上眼睛腦海里就出現了女歌手的形象和南美洲的舞蹈。
早就聽過「阿根廷,不要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一直不是很注意這首歌。第一次正式聽「阿根廷,不要為我哭泣!」,是看韋伯生日音樂會的DVD (Royal Albert Hall Celebration / Andrew Lloyd Webber)。前面倫巴節奏的「好一個馬戲團」(Oh What a Circus)中,西班牙演員安東尼奧·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的歌喉粗獷、奔放。然後是憶蓮·佩姬(Elaine Paige)演唱的「阿根廷,不要為我哭泣!」,細膩而抒情。憶蓮·佩姬曾經演唱音樂劇《貓》(Cats)裡面的「回憶」(Memory)而出名。
在德國期間,看見音像店裡有賣電影《貝隆夫人》(Evita)的CD,是電影原聲帶,麥當娜(Madonna)和班德拉斯主唱,花了五個歐洲大洋買了碟子,聽了對這部電影的音樂有了一個完整的了解。
有意思的是,「好一個馬戲團」和「阿根廷,不要為我哭泣!」基於同一個旋律,但是不同的節奏,卻產生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我實在抑制不住要看電影的慾望。想通過亞馬遜購買,中國不送貨。通過豆瓣網聯繫了幾個想轉讓的人,都沒有成功。其實,去年我在上海音樂學院對面的小鋪里,看到過這張DVD,女主人還向我推薦了它,我沒有注意。
前些天終於有機會得到一張碟子,看了感覺很不一樣,對CD裡的音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電影以音樂為線條,講述了貝隆夫人從一個平民成為名人的經歷,從中也表現了南美洲的風土人情——浪漫的生活方式和動盪的政治局勢。貝隆夫人的傳奇經歷,是文藝作品的好素材。她是農場主的私生女,在年輕時候為生活而打拼,當過陪舞女郎,表現出放蕩不羈的性格;成為總統夫人以後,雖然國外有人罵她是「婊子」,還衝她扔雞蛋,但是她的魅力始終不減,受到了國人的喜愛,甚至還要競選副總統。參加影片拍攝的許多群眾演員,表現出了對她的真摯感情,熱烈的場面似乎是真實場景的再現。她的生命太短暫,給人們留下了無盡的回憶。有多少人能在30多歲就達到如此輝煌的地步呢?
班德拉斯雖然是作為解說出現,但在影片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作為主線貫穿全劇,我很喜歡他那種粗獷的嗓音。在韋伯生日音樂會上,他演唱的歌劇幽靈也很有特色。
第一次聽麥當娜的音樂,很有表現力,沒有我原來想像中的那麼狂野。
麥當娜的形象也與貝隆夫人很相似,這大概也是選她當女主角的原因之一吧。
我最喜歡電影中如下唱段:
Oh What A Circus / by Antonio Banderas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 by Madonna
High Flying, Adored / by Antonio Banderas
同事去過阿根廷,都說南美國家很有特點,特別是那裡的舞蹈和音樂。看了《貝隆夫人》,很嚮往去南美。
記得1999年去美國的時候,美國新聞署(USIA)安排在百老匯看了一部音樂劇《不得了》(Big Deal),只記得其中一首歌的名字是「生活只是一碗櫻桃」(Life is just a bowl of cherries),據說是美國某個時期很有名的一首歌曲。
我很喜歡音樂劇,這幾年看了不少,最喜歡的有如下幾部:
貝隆夫人(Evita)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歌劇幽靈(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媽媽咪呀(Mamma Mia!)
貓(Cats)
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
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
約瑟和他的神奇綵衣(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 Dreamcoat)
我不禁會想,什麼時候中國能有自己膾炙人口的音樂劇呢?什麼時候國際上能再出現一部與歌劇《圖蘭朵》類似的中國題材著名音樂劇呢?我在期待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