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正經好人--A Serious Man

严肃的男人/正经好人(台)/非常憨男离奇失婚(港)

7 / 149,791人    106分鐘

導演: 伊森柯恩 喬柯恩
編劇: 喬柯恩 伊森柯恩
演員: 麥可斯圖巴 Richard Kind Fred Melame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圖賓根木匠

2010-03-03 17:07:48

《嚴肅的男人》:做一隻淡定的貓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生活,應該是嚴肅的,還是扯淡的?這是個問題——對大學物理教授拉里·戈普尼克來說,這更是個嚴肅的問題。在科恩兄弟的導筒下,戈普尼克是個生活很嚴肅的男人:他嚴肅的對待工作,嚴肅的對待家人,嚴肅的對待鄰里,嚴肅的對待自己的猶太信仰;換句話說,戈普尼克是個嚴肅的老師、嚴肅的丈夫、嚴肅的父親、嚴肅的鄰居、以及嚴肅——以前或許有點游離,但後來顯然死心塌地——的猶太教徒。

科恩兄弟在片頭加了八分鐘的古裝寓言小故事,一個雪夜不請自來的老者,妻子果斷的給他胸口插了一刀,老者踉蹌而去,但他究竟是魔鬼還是正常人,夫妻倆爭論不休也沒有結果。這與戈普尼克在講台上不遺餘力的描述的「薛丁格的貓」理論形成了巧妙的呼應。在量子力學中,「薛丁格的貓」形象的隱喻了微觀粒子的隨機狀態,當然在這樣高深的學術範疇中,那隻貓是死是活與普通百姓無干,但若把這種隨機性引申到日常生活和倫理道德的領域裡,混沌之神難免使得一切都扯淡起來——觀眾們當然想知道,那個雪夜老者究竟是不是魔鬼?
康德說,這個世界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它居然是可以被我們所認識的。而我們認識外部世界的不二法門便是因果邏輯,哲學家們會把這玩意總結成「logos」之類的東西,但是,事物之間的變化真的有因果聯繫嗎?量子力學已經徹底顛覆了這種樸素的認識觀,上帝開始擲骰子了,這個世界不是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運行的,而是充滿了匪夷所思的不確定性。

戈普尼克的分裂就在於他可以用滿黑板的數學運算來證明事物的不確定性(夢中的這一場景讓人忍俊不禁),而他在生活中卻無法接受秩序的紊亂:為什麼自己這麼優秀,老婆竟會愛上隔壁的老鰥夫?為什麼自己要給老婆和鰥夫騰地方,搬出家裡住到汽車旅館?為什麼鰥夫好好的又出車禍死了?為什麼鰥夫死了自己還要給他(自己妻子的未婚夫?)操辦葬禮?為什麼有人寫匿名信誣陷自己?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幾乎任何宗教都包含著樸素的善惡有報導理,所以戈普尼克多少有些置疑上帝(這一神義論的經典詰難藉由他哥哥亞瑟之口說出)。他要去找拉比(猶太牧師)告解,但是,高深莫測的拉比們要嘛不見他,要嘛就是講一個連他們自己也解釋不了的故事——就像我們費盡心思理解片頭的寓言小故事一樣,戈普尼克聽了以後便更加抓狂。
很哲學的主題,卻被科恩兄弟闡述得妙趣橫生,笑點迭出、酣暢淋漓,如果要形容這種喜劇技法的話,必須得套用那套炒股件的名字——大智慧。
可憐的戈普尼克,他不知道,在生活中,他也是那隻薛丁格的貓,一切都不遵循邏輯。

一切都不確定,來自韓國的朴同學究竟想不想賄賂他,帳單究竟是不是朴爸爸付的,戈普尼克統統不知道,但是,思忖再三之後他還是改動了朴同學的不及格成績。
於是,烏雲壓城,龍捲風將至,醫生打來電話告訴他:要跟他嚴肅的談一談他的X光體檢結果。
影片結束了。未來究竟怎樣,還是像那隻薛丁格的貓。
貓是死是活,其實只有貓知道。
不過在我看來,所謂「嚴肅的男人」,也許指的不是戈普尼克自己,而是他的兒子丹尼。當他在吸完大麻的狀態下也出色的完成自己的猶太成人禮後,他見到了那位父親一直想見而無緣的猶太老拉比馬沙克。馬沙克把丹尼上課被繳的隨身聽還給了他,此時丹尼冀望著馬沙克能說出一番深奧的人生道理來,但老拉比隻是淡淡的複述了幾句歌詞——正是丹尼上課偷聽的Jefferson Airplane樂隊的那首《Somebody To Love》。
這個道理,正像科恩兄弟在片頭引用的那句猶太名言:「以質樸之心坦然的接受一切」。
我們都是薛丁格的貓,區別僅僅在於,你能否做一隻淡定的。
 
(刊載於《東方早報》2010年3月3日)

以上是給報紙寫的稿,很短,感覺很多問題沒寫清楚,所以我再補個長的尾巴。首先聲明:以下的影片解讀純屬我個人的感受和分析,我沒有能力也沒有興趣對科恩兄弟的創作原意做出明晰的判斷(其實這本身就是個偽問題),還是那句話,電影就像一面鏡子,照出的不是導演,而是每個觀者自己。
在進入正文之前,先抄一首詩: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裡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鬱。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普希金
 
看完電影《嚴肅的男人》或這篇影評的朋友,相信一定會對這首詩更有感觸。
為了使論述顯得有層次感,亂分幾點吧:
 
1.敘事
主要從結構上講講吧,《嚴肅的男人》的敘事結構不復雜,但是用得相當精妙。

A.插敘
插敘其實很難用,搞得不好會攪亂整個敘事結構,但科恩哥倆給我們做出了良好的示範。片中的插敘主要有三大類:片頭小序幕;片中第二個猶太拉比講的故事;以及主人公戈普尼克多次出現的夢境。
先講片頭那個,故事的具體涵義第4點再論,從結構上講,這個片頭序曲起到了提點全片的作用,這讓我想起了塔科夫斯基的《鏡子》和《安德烈·魯布廖夫》,前者用了一個催眠師治療口吃患者的小序幕;後者則用了一個俄國中世紀農民發明熱氣球上天旅行的小序幕,言簡意賅,微言大義。與老塔比較,科恩哥倆用的序幕在時空背景上更加跳躍——老塔的兩個序幕都是與影片主題內容時空相同的,但科恩哥倆直接從1960年代穿越到中世紀,地點也從美國竄到了歐洲,但由於猶太背景的同一,使得序幕與正文的連接也不那麼突兀了(有趣的是,老塔的所有電影子乎都有序幕式的結構:如《索拉里斯》中一開始的地球場景,《犧牲》中一開始亞歷山大長達八分鐘的絮絮叨叨)。
第二個拉比講的故事在結構上的作用與片頭序幕相同,不再贅述。
戈普尼克的夢境則直白的揭示了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大多是他的噩夢,表達了他對於現狀的不滿和慾望的釋放——這就是弗洛伊德理論的簡單照搬。夢境這東西,用不好會讓全片支離破碎,但科恩哥倆在結構安排上很好,戈普尼克一俟遭受打擊,便會通過做夢來釋放,然後繼續過他的「嚴肅」生活,現實張,夢境馳,一張一弛,節奏便被穩定了下來。
此外,還得談談字幕,在除序幕外的影片主體,科恩哥倆加了三次字幕,指明了戈普尼克面見三個拉比尋求告解的過程,也可以由此將影片劃分為三個段落,不過從整體敘事上來看,去掉這些字幕於字幕毫無影響,應當說,字幕就相當於著重號,其強調功能大於結構劃分功能。
       
 B.單人多線
《嚴肅的人》全片以戈普尼克為核心,所有的人物及故事線索均圍繞戈普尼克展開,戈普尼克成為敘事結構的基點,由他的生活時間為線索,將一個個故事鋪展開,自然符合大多數觀眾的觀影習慣。所以,全片插敘雖多,但不影響整體結構的穩定,戈普尼克居功至偉。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人都是為戈普尼克配戲的,但有個人卻有相對的獨立性:戈普尼克的小兒子丹尼。別人的心路歷程都是片段式的,出現在劇中都是為了給戈普尼克制造戲劇矛盾,唯有丹尼本人也有一條相對完整的生命路徑展現,也有自己的成長和心路歷程的轉圜,而片中圍繞著丹尼,也安排有一些輔助人物專門給他配戲,所以丹尼也可以看作是一條複線。當然,相對於老爸來說,丹尼還是居於次要地位。
再拉開來說,還有一條隱微難見的次次要線索,就是戈普尼克的哥哥亞瑟,此人主要以戈普尼克的家庭負擔的戲劇形象於片中出現,但是他個人的經歷也可以被簡單勾勒出來,相對於他人,亞瑟略具獨立性。非要說是三條線索,也能說通,但有些牽強。
有意思的是,三個人都是一家人,而且是——男人,個中深意將在第3點中忽悠。
 
2.喜劇
我看《嚴肅的男人》笑翻了,笑點N多,而且出其不意,但都印象深刻。什麼叫幽默?卓別林是,科恩哥倆也是。而且科恩們很黑色,嘲諷中帶著詭異,獨步影壇,無人可及。
片中的幽默許多都是通過細節展現的,整體敘事波瀾不驚,但稍一放鬆科恩哥倆便有驚喜奉送:戈普尼克正被律師攪得焦頭爛額,便進來了個肥胖老邁的傢伙,還拿著厚厚一疊卷宗,這位肯德基爺爺造型的老頭突然站起來目瞪戈普尼克,老戈駭然,正當觀眾伴著老戈不明就裡時,老頭轟然倒地,心臟病發,死了——這個場景據說是科恩哥倆當年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構思的;還有丹尼借來(借錢買?)的隨身聽被老師收繳,出借的小胖子總想找機會揍丹尼一頓,但每當丹尼路過小胖子家,總是撒腿就跑,小胖子氣喘吁吁卻總也趕不上;另有戈普尼克開車時見到意圖讓他改成績的韓裔朴同學,戈普尼克難得的伸中指發洩,馬上就追了前車的尾;還有老婆與隔壁的鰥夫塞·埃伯曼正在籌劃結婚,埃伯曼卻因車禍突然離世(與戈普尼克追尾平行剪輯),罹難後的埃伯曼在老戈家辦起了頭七(Shiva),警察上門查問,老戈話到嘴邊又嚥下了——難道說:「我正在給我妻子的未婚夫辦頭七?」;最後老拉比馬沙克背起了搖滾歌詞,更讓人忍俊不禁;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幾乎所有的橋段都包含著喜劇性,這是《嚴肅的男人》最大的美學特點。
細節也包括台詞,例如丹尼的校車上有個同學,一口一個Fucker,She is fucker,He is Fucker,Both都是Fucker,喜感十足;還有戈普尼克的鄰居父子倆,當老戈與他爭論籬笆的界限時,這位獵人父親拽了吧唧的一句Measure(去量!),與他的納粹造型十分匹配——丫越野車頂上的死鹿也很拉風。
細節還包括造型,戈普尼克的女兒薩拉就很突出,不合體的黑框眼鏡,有些歪斜的身姿,把個不招人待見的傻妞襯託了出來;還有鄰居爺倆一水的短髮納粹造型,以及薩姆斯基夫人總是迷離的大麻眼,以及戈普尼克同事的老書獃子行頭,無一不貼合人物的身份。
話說回來,《嚴肅的男人》全片都是笑中帶淚的,很辛酸,戈普尼克是個好好先生,本應跟雷蒙德一樣人人都愛的,但是幾乎混到了妻離子散的境地,豈不令人唏噓?
這就要說到第3點了。

  
3.男權
《嚴肅的男人》是個不很嚴肅的翻譯,片名也可以就譯成《嚴肅的人》,不過Man一詞在英語中本身就既可以指男人也可以泛泛的指人類、人。科恩哥倆也許無意識的就利用到了該語詞在英語中本身就有的男權含義,事實上,通觀全片,《嚴肅的男人》的確是關於男人的故事。
戈普尼克的妻子朱迪斯除了與老鰥夫勾搭成奸,沒有別的作用,這就是個壞媳婦的形象。女兒薩拉更是無甚戲分,突出戈普尼克的家庭重擔而已。薩姆斯基夫人則是個勾引人的尤物——戈普尼克的情慾指向,再加上幾個可有可無的老年女秘書形象,《嚴肅的男人》里就沒個像樣的女人。
戈普尼克不消提,前面說過,丹尼的故事其實也不可忽視。當老爸陷入一個個不可名狀的 莫名困境時,丹尼卻絕境逢生,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Bar Mitzvah(猶太成人禮),而且隨身聽失而復得,丹尼最大的困境消除,儼然成了候補純爺們——所謂一個Serious的Young Man。
亞瑟很酷,這是個雨人式的傢伙,當臨界弱智的他已屆中年還得靠戈普尼克照料時,委實可憐。不過看著他的筆記本,戈普尼克卻驚愕於他可能具有的數學天才。事實上,片中當戈普尼克被逐出家門,棲身於汽車旅館時,老哥倆夜不能寐,亞瑟一番痛哭後,戈普尼克在廢棄的游泳池裡抱著他,高大佝僂的亞瑟哭得像個孩子——是不是科恩哥倆的真實經歷改編?
大反派塞·埃伯曼也是爺們,他死後陰魂不散,成了戈普尼克的心魔(他生前的表現也很酷,抱著戈普尼克,要趕他出自己家門時還人五人六的握住老戈的手,一副政治委員談心的架勢)。在夢境中,埃伯曼抓著戈普尼克的領口往黑板上撞,高呼:我操了你的老婆!——這話幾乎是所有異性戀男人的命門。看來,朱迪斯在埃伯曼和戈普尼克間,無非是個男性爭奪的標的物而已。對男人來說,敵人也是男人。埃伯曼處處以「A Serious Man」自居,這個目標簡直成了懸在戈普尼克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圍繞著片名,我們可以看到:戈普尼克想成為A Serious Man,埃伯曼已經是A Serious Man,丹尼似乎即將是A Serious Man,亞瑟則不理解為什麼他的Hashem(猶太上帝)不讓他成為A Serious Man——所以,這是個爺們戲,解決的就是男人如何「嚴肅」,如何成為純爺們的問題。
科恩哥倆幾乎只拍男人戲,拿奧斯卡的《老無所依》也一樣。熟悉什麼題材就拍什麼,這無可厚非。
正因為此,我們也可以把本片看作反映戈普尼克的中年危機,以及丹尼成長的煩惱的故事——純爺們的。基於此,本片也可以被解讀為是中產家庭危機的描摹,戈普尼克的家庭是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而他所居住的區也是典型的中產社區(整個社區不見有色人種出現,是否傳說中的Restricted Community?)。
 
4.反目的論-決定論的世界觀
《嚴肅的男人》為什麼是獨立電影?就是因為劇情有些許晦澀,這種晦澀感幾乎全部來自片中對反目的論-決定論的世界觀的展現及其向猶太教信仰的延伸。

A.薛丁格的貓①
這是個重要的隱喻,戈普尼克在大學講壇上教授這個,可他只在數學-物理學的領域裡能接受它。這東西涉及量子力學,我用數學看不明白也講不清楚,科普的理解,就是事情隨機了,上帝擲骰子了,用在片中的含義跟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和ERP佯謬應該是一回事——當然這都是現代物理學的概念,科恩哥倆也不是專業人士,影片的使用也是對生活世界的比喻。
牛頓的經典物理體系是周嚴的,決定論意義上的,宇宙按部就班,用數學公式可以推算出一切。也就是說,在牛頓的數理體系里,偶然性沒有存身之地——你不知道是因為數據沒有採集到,實驗條件不夠,或者你的數學不夠好。但是薛丁格那只可憐的貓卻告訴我們,你搜集到了數據,實驗條件成熟,數學公式也夠用,但是,親愛的,貓總是陷於一種死/活的混合狀態,喵了個咪的,貓死不死取決於你有沒有觀測——Fuck!這是個隨機事件!
量子力學把經典物理學建立起來的嚴絲合縫的宇宙體系轟得七零八落,物理學家們掌握了規律,可終極規律卻是:沒有規律(隨機規律從邏輯上來講等同於沒有規律)。我這種文科生還好點,橫豎不懂,不少物理大牛可受不了這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出版後,幾位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物理學家相繼自殺,就是因為他們骨子裡受不了這個——數學失敗了,宇宙和人生的意義也就被徹底架空了。
=隨機性在《嚴肅的男人》里隨處可見,一切都處於似是而非的混沌狀態。從戈普尼克的角度來看,他無法理解自己身邊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情;從觀眾的角度來說,便是和戈普尼克一樣搞不清真實狀況——是不是朴同學向戈普尼克行賄?誰寫了匿名信誣陷戈普尼克?亞瑟是白痴還是天才?他是不是犯下了賭博和雞姦罪?誰又在唱片俱樂部消費了巨額帳單?最後為什麼會龍捲風來襲?戈普尼克的X光結果到底是什麼?一切都是問號——而這樣一來,片頭的序幕故事就不難理解了:老者是人是魔,其實不可揣測,一切都處於隨機混沌中。
不過話說回來,隨機性也有其可愛之處,在我看來,劇情片與紀錄片的區分標準,就在於隨機性的大小;而文藝作品中的所謂永恆主題,其魅力之源也在於,它是隨機的——紫霞對至尊寶的那份隨機愛情,不就百轉千回亘古流芳嗎?
生活中的戈普尼克就像那隻薛丁格的貓,莫衷一是,似是而非。那隻貓若侷限在量子力學領域,與百姓無干,可一旦引申到日常生活里,戈普尼克的麻煩就大了。戈普尼克拒斥偶然性,他習慣於按部就班的中產生活,相信善惡有報與司法正義(片名中「嚴肅」一詞的含義也可以從這方面理解,如果把Serious翻譯成「認真」,實際上意味著戈普尼克循規蹈矩,不能接受混沌與隨機)。再者,戈普尼克是一個虔誠的猶太教徒,於是乎,下面的情形就出現了——

B.猶太教背景下的神義論辯難②
也許是由於自己的猶太出身,科恩哥倆一直在片中拿猶太教說事。當戈普尼克遭遇困境時,他開始向拉比們尋求答案。這便出現了猶太教背景下的神義論辯難——所謂神義論,乃是萊布尼茨造Theodicy一詞肇始,神義論問題來源於為上帝與惡的關係做辯護:上帝若是全知、全能、全善的,為什麼還有惡?
惡落實在戈普尼克那裡,便是他所遭遇的困境——自己篤信Hashem,還一門心思的向Hashem的代言人求助,可Hashem為什麼讓自己過得如此的狼狽不堪?戈普尼克沒有直言,這一辯難由他的哥哥亞瑟在廢棄游泳池裡的哭泣直接發出。亞瑟痛哭流涕的質問蒼天(Hashem),為什麼對自己如此不公——這便是普通人的神義論問題。對一個一神教的信徒來說,世間的惡從何而來?惡的存在不是與上帝的神格相悖嗎?
把神義論從基督教背景中拉出,古希臘的伊壁鳩魯就已經發出了神義論的辯難,不過柏拉圖自有源自古希臘宇宙論的解決方案(說句題外話,懷特海那句「整個西方哲學史都是在給柏拉圖下註腳」真沒說錯,現代西方哲學的所有問題古希臘那幫富貴閒人們全都忽悠過了):從柏拉圖的「德木格」造世神開始,普洛提諾的「流溢說」集大成,惡本身並沒有獨立的位格,而被解釋為善的缺乏及為宇宙的整全所不可或缺。基督教勃興後,聖奧古斯丁承繼希臘先賢,又提出了人的自由意志是惡的來源的神義論說法(暨所謂「審美的神義論」,雖然在邏輯上並不能貫徹到底,但亦成為後世保守主義思想的理論淵源之一)。

然而鄧斯·司各特用偶在的非審美神義論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方案,按照這一說法,偶在性取代了目的論-決定論的神學基石,一切都是偶然的,就連上帝造世也是偶然的,上帝可以造也可以不造,可以造成這樣也可以造成那樣(這倒與「薛丁格的貓」理念相通了),由是,上帝與其造物之間的聯繫也是偶然的——所以,上帝是隱匿的,上帝的意旨凡人不可揣測(後世的漢娜·阿倫特進一步總結為「惡是自由的代價」,其與鄧斯思想的承繼一目瞭然,漢娜也稱鄧斯為「世界上第一位自由主義思想家」)。
這樣一來,第二個拉比所講述的猶太牙醫在Goy(非猶太人)患者牙齒里發現希伯萊文字的事件便不難理解了,套用天主教神學家司各特的觀點:Hashem的意旨凡人是無法揣測的,Hashem萬能,Hashem的造物完全出自Hashem的絕對意志。所以,沒有答案,作為Hashem的信徒,你只能滿心歡喜的尊奉他。由此說來,亞瑟的控訴也被化解了,Hashem給你什麼不給你什麼,皆由全知、全能、全善的Hashem神斷,螻蟻凡人豈有自知?
通俗的說,作為信徒,你這個渺小、卑微的人格在Hashem永恆而充滿無限榮光的神格下只是偶在、隨機的,神恩不可感,神威不可測。於是,科恩兄弟在片頭引用猶太教著名拉比Rashi的話:「Receive With Simplicity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便不難理解了——Hashem要怎麼樣,你就怎麼樣,休想質問Hashem。對Hashem的造物來說,Hashem隱匿了。由此來說,第二位拉比的態度其實是完全符合非審美的神義論理念的——不解釋才是真正的敬神,才是尊奉Hashem,戈普尼克一個勁的想聽解釋,其實是把他的數學脾氣引入了宗教信仰中。

當然,這些神義論思想都是基督教背景下的,上帝與造物間的聯繫是偶在、隱匿的,於是基督教神學的重心從三位一體的上帝向第二位的耶穌基督轉移,世稱「十字架神學」。也正因為此,耶穌在十字架事件中的臨終呼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馬可福音》15:34)也就可以理解了。在審美的神義論的思辨體系中,上帝冷漠的高高在上;而在非審美的神義論思辨體系中,神的全能使造物成為偶在,神也通過十字架事件血淋淋的再次驚醒世人:人保有自由的秘密在於承納和擔負其造物的偶在性——也就是說,信徒也不過是上帝榮耀下一隻偶在的「薛丁格的貓」,而承納和擔負這一偶在性就在於你得「做一隻淡定的」。
十字架神學亦成功的應對了來自「抗議的無神論」的危機,事實上,亞瑟的游泳池哭訴也可以看作是一次「抗議的無神論」的表述,其實「抗議的無神論」和審美的神義論(暨「哲學有神論」)遵循的正是同一理路:試圖把造物當作一面鏡子,從中反窺上帝的身影——這當然遭到了非審美的神義論的迎頭痛擊。

放在猶太教背景中,戈普尼克的遭遇還可以被類比為現世的約伯,為避免麻煩,舊約裡的記載我就不予置評。有論者將《舊約》中記載的約伯性格變化的過程歸納為「厭」、「疑」、「怨」、「斥」和「抗辯」五個階段③,但戈普尼克最多到了「怨」和「斥」的階段,從未發出過約伯式的抗辯。片中的抗辯乃是由亞瑟發出,直接看亞瑟抗辯的內容,與約伯一樣都有置疑上帝不公之意,不過亞瑟並未經歷從曾經擁有到莫名失去的過程,再加之他醉心於宇宙隨機率的計算中,其心態和境遇自然與約伯不可相提並論。而且檢視片中的抗辯應當將戈普尼克和亞瑟的境遇聯繫起來看才有意義(亦暨戈普尼克的抗辯藉亞瑟之口說了出來),所以此一抗辯更多的類似於經典的神義論抗辯表達,而非簡單的約伯式抗辯(當然從哲學基礎上看,約伯式抗辯也可以看作是神義論抗辯的一種具體表達方式)。
基督教解絕非審美的神義論所帶來的神學困境的方法是向十字架神學傾斜,那猶太教神學是怎麼解決約伯問題的?這很有趣。要從宗教背景仔細的解讀《嚴肅的男人》,必須涉及猶太教與基督教的比較研究,這超出我的知識水平。不過十字架事件顯然是基督教與猶太教的分水嶺,不承認福音書的猶太教徒如何能接受一位與自己僅僅有著偶在、隱匿聯繫的Hashem?不承認啟示錄的猶太教徒是否具有又如何接受Eschatology(末世論)的思想?
科恩哥倆在片尾給了戈普尼克與約伯截然不同的結局,耶和華後來又賜福給約伯N多的大型家畜和兒女(《約伯記》42),但戈普尼克剛剛改動了朴同學的成績,就接到了體檢醫生的電話,他的X光片福禍未卜(Hashem懲罰了他?),然後窗外黑雲壓城,龍捲風降至。丹尼和同學們看著遠方正在升騰的風暴,一種Eschatology的感覺油然而生,莫非這是科恩哥倆對於最終審判的隱喻?這可是違背猶太教義的吧?

總之,整部《嚴肅的男人》的戲劇矛盾以「薛丁格的貓」為核心喻體,繼而發展為針對猶太教的信仰危機。按照片中的劇情走向下去,似乎尊奉福音書是唯一的出路,不過這卻是對猶太信仰的背叛——所以,我很想知道美國的主流猶太社群對於此片的態度。

5.科恩流
從《血迷宮》到《嚴肅的男人》,科恩哥倆的風格已經爐火純青。如果是,《金錢帝國》和《老婦殺手》這樣的作品還有些向商業妥協的話,那《嚴肅的男人》這樣的作品,則完全是屬於科恩哥倆個人的。
科恩哥倆在此片中也沒有啟用大牌明星,演員大都是電視劇演員出身,其中扮演第一位代理拉比的賽門·赫爾伯格最令中國觀眾印象深刻,因為這哥們在《生活大爆炸》的表演中令人過目不忘——值得注意的是,赫爾伯格在TBBT中扮演的亦是一位猶太工程師(他總是強調自己在MIT拿了學位)。
影片的影像風格很平實,家長里短的場景伴以家長里短的光影設計和鏡頭切換,粗看與家庭題材電視劇無異,但是科恩哥倆剪輯上非常巧妙,幽默且多喻——例如戈普尼克追尾那段戲,與埃伯曼駕車平行剪輯,老戈撞車前切了一個埃伯曼轉彎的鏡頭,然後「砰」的一聲雖然來自老戈追尾的聲畫對位,但顯然亦埋下了埃伯曼出車禍的伏筆。而別的鏡頭用的都十分平實,沒有炫技,最多用下主觀鏡頭。夢境、吸大麻後的眩暈也都是常用的影像語言。

科恩哥倆的個人風格在《嚴肅的男人》中已經爐火純青,借用圍棋的說法,可以把《嚴肅的男人》看作是「科恩流」的代表作。
必須指出的是,《嚴肅的男人》的主題其實是科恩哥倆長期以來一直在思考的,特別是弟弟伊桑·科恩,他在普林斯頓曾拿過一個哲學學位,他的畢業論文題目則是Two Views of Wittgenstein's Later Philosophy(《關於路德維希·維根斯坦後期哲學的兩種觀點》)。老維何許人?20世紀首屈一指的大哲,值得注意的是,老維在一生中最後的時光都在思考關於確定性的問題,他最後的思考亦結集成《論確實性》一書出版④,這種對確定性的懷疑當然成為維氏後期哲學思想的重要線索,伊桑·科恩念大學時就糾結在其間,這回總算跟哥哥一起藉電影為工具來了個思考的總爆發——猶太教的背景則完全來自哥倆的出身。
再補充一句,維根斯坦也是個猶太人,卻篤信天主教(雖然他的信仰方式迥異於普通教徒)。
照這樣看來,事情愈發清楚了——戈普尼克遲早得改宗。
只有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是一個嚴肅的人。
 
①本段主要參考:曹天元《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遼寧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②本段主要參考:林國基《神義論語境中的社會契約論傳統》,上海三聯&華東師大出版社,2005年。
③參閱:周平《約伯性格對罪與罰理念轉換的意義》,載《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④此書亦有中譯本:維根斯坦《論確實性》,張金言譯,廣西師大出版社,2002年。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