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制造伍德斯托克/盘点胡士托

6.7 / 26,543人    120分鐘

導演: 李安
演員: 傑佛利迪恩摩根 李佛薛伯 艾米爾荷許 保羅迪諾 尤金李維 伊梅達史丹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下面有護士

2010-02-17 01:21:58

我只想看那場同性大戰


連搖滾樂都變得無聊了,the offspring、Linkin Park、greenday那幫油頭粉面的傢伙整日價在那兒怒吼的東西不過是一些空洞的我討厭總統你又拋棄我了我很惱火之類,實在聽不出今天的謝天笑新褲子木瑪們跟哪些唱口水歌的流行歌手們有什麼分別,聽來聽去還是三四十年前的那些歌耐聽,至今我的CD架上仍然還是遠則90年代近則七八年前聽的那些專輯,the sex pistols、led zeppelin、bob dylan、jimi hendrix、guns n'roses、Bauhaus、Sonic Youth這些要嘛歸隱要嘛解散要嘛發福要嘛屍骨無存的傢伙仍然大量佔據著我的聽覺器官。時代造就英雄,那是一個令人絕望人性解放的偉大變革時代,江山不幸詩家幸。據說搖滾的本質是追求真的東西,按照加繆的說法人的本真面目之一就是反抗,但是新保守主義盛行的今天,沒有了世界大戰越戰學生運動共產運動大屠殺大蕭條這些大背景,歌詞寫什麼呢?對抗政府?8和諧9之後有人敢嗎?傾述憂傷?郭敬明非主流們已經集體把這個詞兒變成了個貶義詞,說你憂傷等同說你丫愚蠢。凡夫俗子們除了每天面對柴米油鹽汽車房子領導同事你愛我我不愛你那點破事兒之外,你找誰對抗去?
那天在小書店買了這本書,觀影在先,看書在後,回來一口氣看完,方知李安其實並未把握住那個時代,別的不說,單說省去了本書長篇累牘的同性性描寫,電影就不是那個味兒了,音樂節僅僅淪為了背景而非敘事的對象之一,也許每個人對音樂節的理解有方方面面吧,但至少,李安沒有拍出Tiber在書中所描繪的那份對woodstock的感情,那畢竟是改變了他一生的大事件。其實就文化而言,李安雖有屢破禁忌的先例,但要駕馭這樣一個宏大的命題,一個外來人明顯還欠火候。讓人大倒胃口的是本書的背頁居然還有一條陶喆寫的評語,不知道本書的中文出版商出於何種目的要請這樣一個不靠譜的人來給本書下評語,因為我壓根不相信這小子會對嬉皮文化有多深刻的見地,哪怕只要對搖滾或是對嬉皮文化有一點情結的傢伙都不會去寫去唱那種操蛋音樂,伍德斯托克是一種態度,這裡不講究什麼音樂無邊界。
伍德斯托克是個離我們既近又遠的名詞,恐怕大多數國人看這部電影都是沖的李安的名號去的,連我媽都聽說那個拍了色戒的李安這次又拍了部新片,看過電影她才知道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個音樂節,間或了解了一些零星的符號:垮掉一代、嬉皮之類。究其原因其實搖滾是個後現代的東西,脫離了文化背景就很難理解,中國有後現代嗎?我看未必,沒有嗎?那當下中國召開的一場又一場個展們雙年展們又是個什麼東西?為什麼又有這麼多人以後現代藝術家自居?其實要承認的是中國有後現代現象,但並沒有滋生後現代的土壤,中國連現代文化都剛剛建立還談什麼後現代。就像行為藝術在中國的境遇一樣,你脫個衣服潑點墨鬧點事兒大眾能接受嗎?同樣的道理,就像當年白湖鎮上的那幫連紐約州都沒走出過的土農民能理解這場演出嗎?在他們眼中看到的只有毒品、濫交、同性戀、一群糟糕透頂的壞孩子和跟工廠里發出的一樣的噪音,那是無根的東西。
理解也罷不理解也罷,製造伍德斯托克講的就是一幫胸懷大志憤世嫉俗逃避現實閒得蛋疼的青年組織一場搖滾演出的故事,其實任何電影的魅力不在幹什麼專家教授言必談的多元敘事二元結構文化核心,打動觀眾就倆詞:共鳴、感動。看過之後想想原來當年我們也有過類似的青春,記得當時我在把書插進書架的時候順手翻到那年我們在大學辦的那本佈滿灰塵的愚蠢雜誌,想想當年的那些操蛋歲月,他媽的淚流滿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