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郵差--The Postman [1995]

邮差/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ThePostman

7.8 / 37,424人    108分鐘

導演: 麥克瑞福
原著: 馬西莫特洛依西
編劇: 麥克瑞福 馬西莫特洛依西
演員: 菲利普諾雷 馬西莫特洛依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iSueno

2010-02-11 23:45:08

郵差的單純世界


    總以為「純潔」一詞不是給美麗的姑娘就是天真爛漫的孩子,斷不會與一個中年男人有什麼瓜葛。可事實證明我錯了,影片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義大利一個小島上單純樸實的中年人馬里奧,他追隨一個偉大詩人,蛻下愚昧,成長為共產主義詩人,並將這種令人感動的精神通過影像傳給了我們。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是幸運的,我們多了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
    影片的糅合了兩種風格。表現島上人們的日常生活時非常紀實,無論是他們愚昧粗俗卻樸實的世界觀,或是面對生活的艱辛體現出來的堅忍,都非常觸動人心,彷彿自己就身在那樣一個小島,風光旖旎,民風淳樸,卻消息閉塞,生活困苦,充滿對外部世界的嚮往又不敢去追尋理想。在智利詩人聶魯達到來後,影片多了幾分浪漫主義色彩,一樣的小島風光似乎也被籠上了一層詩意,尤其在表現馬里奧對詩、共產主義、愛情的探索和追逐過程時,他時不時的語塞、羞澀、坦率讓人時而忍俊不禁,時而洋溢著溫暖,進入到一種有別於宗教的神聖境界。這是理想的力量,也是詩的力量。共產主義者不僅僅是激進地變革社會,他們同情人民疾苦,與人民共進退,深刻地感觸生活,發掘普通人創造的不凡之美。詩歌真正的來源正是被他們所忽視的普通人的生活、欣喜、苦難。
    那個遠去的天主教神像隱喻了聶魯達的離開。對於馬里奧來說,聶魯達出現在他的生命里,就猶如宗教的力量,揭開愚昧的外衣,注入神聖的智慧的啟蒙,他的影響其實遠遠超過了盲目無意的宗教,真真切切改變了他的一生。
    片中的音樂悠揚綿長,無論是口琴的深情瀟灑、小提琴的優雅還是手風琴的律動,無一不完美地襯託了影片的主題。
    對於它作其他的分析我力不能及,唯一能說的只是讚美之詞。不愧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源地,新現實主義的發源處,大海、日光、島嶼、山崖、詩歌,無不賦予它濃厚的人文氣息與文藝色彩。它超越了時空和地域的侷限,帶給遠在中國的我如此真切的感動。並且我相信,有這種感觸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