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风吹麦浪/吹动大麦的风(台)/风吹稻浪

7.5 / 41,980人    UK:127分鐘

導演: 肯洛區
編劇: 保羅․拉維提
演員: 席尼墨菲 Padraic Delaney 連恩庫尼克森 Gerard Kearney 威廉呂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10-02-11 19:12:21

一部值得尊敬的政治電影


Ken Loach的《風吹麥浪》(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雖然獲得了2006年的金棕櫚獎,可也極富爭議——尤其是在英國本土。這部以1920年愛爾蘭獨立戰爭與內戰為主題的電影中,最令人難忘的地方之一,是兩場圍繞民主和自由的激烈論戰,如果是對於這類棘手的政治問題沒有太多立場思考的普通觀眾,可能真的會覺得無所適從。愛爾蘭與北愛爾蘭近年來似乎也成為電影關注的熱點,Neil Jordan的《哭泣遊戲》(The Crying Game)獲得了奧斯卡,Paul Greengrass和史蒂夫 McQueen也都拍攝過這類電影,事實上,直到1999年,這座被暴力和戰爭籠罩幾個世紀的島嶼才真正得到了安寧,問題當然錯綜複雜。不過相比箇中的是非曲直,我更喜歡《風吹麥浪》的地方,是它所關注的視角。在歷史的波浪翻滾面前,人的理想與情感顯得格外渺小和悲涼。

電影的片名,來自愛爾蘭的著名民謠:While soft the wind blew down the glade, and shook the golden barley,聽起來是多麼優雅美艷的一番鄉原風光。有一個在英格蘭北方唸書的網友曾經向我提起他的感受:這個世界上可能沒有人比愛爾蘭人和蘇格蘭人更加愛國了。按照Loach的說法,愛爾蘭到處都是當地的「史學家」。這種感情是源於凱爾特民族對於土地的執著,《飄》(Gone With the Wind)中女主角的父親是一個典型的愛爾蘭漢子,他對土地的愛也被繼承到了大女兒身上,為了自己的農場,Scarlett可以不顧一切。而本片中有許多的故事都發生在圖中女主角Sinead家門口的這片場地上,這座平凡的農舍不停遭遇著各種洗劫,但即便是房屋已經被燒燬得一無所有,Sinead的祖母卻依然固執,不願意離開這片土壤。

除了土地以外,這個以踢踏舞聞名於世的民族最愛便是自由。新芬黨和共和軍,不止要反對大不列顛的殖民統治,還反對富人階級的壓迫。理想是建立「完全民主」的社會主義政府。但是從另一方面,追逐土地意味著佔有,而追求自由可能就面臨付出。《風吹麥浪》中的內部爭吵,正好反映出這樣的困局——這兩場論戰均無果而終。事實上自由與體制的悖論直到今天依然還在期待著一個中肯的結論,在去年有一部英國電影《哈里·布朗》(Harry 布朗)就反映出現代社會人權與秩序之間的矛盾,最終依靠以暴制暴而換取安寧,這種選擇題顯然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承受。

Loach在訪談中透露:最初他只是打算拍攝殖民地的鬥爭,但是越接近這個主題,就越發現導致內戰的所有因素在獨立戰爭中已經出現。《風吹麥浪》的兩個兄弟基於真實的故事,理想上的分歧,滲入了家庭成員的內部,留下了許多觸目驚心的傷痕,Damien和Teddy的悲劇只是一個縮影。儘管在Loach的電影中,觀眾會給予Damien更多的同情,但是回首歷史,答案卻並不是那麼分明。最終愛爾蘭南部成功獨立,而北方6郡選擇留在英國,如今這一切已經成為了往事,時間能給出的只是結果,追溯其過程和緣由,可能也只會看到更多的暴力和傷痕。

《風吹麥浪》裡的戰爭並不浪漫,也很難說得上悲壯,它的主人公既不是在恐懼里苟活的「鋼琴師」,也不是大英雄,滿腔的熱血讓他們捲入到了這場戰爭中,又逐漸在反抗的道路上走向了迷茫。Damien因為信仰社會主義而宣誓效忠於共和國政府,可是隨著和平條約的簽訂,後者卻背棄了這一信念。而Teddy起初是一個激進的反抗者,最後反而變成了壓迫者。作為著名左派活動家,Loach的個人立場顯而易見。電影中引用了詹姆士 Connolly的講演:「除非你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共和國,你的一切努力都將化為烏有」。不過對於這個問題,××××××××××新的註腳。

現如今,關於戰爭的影片,倘若沒有什麼新鮮的立意,就可能顯得陳詞濫調,很難再引起人的太多興趣。《風吹麥浪》是一部十分冷峻的電影,沒有太多的修飾和渲染,角度非常尖銳,也不乏客觀思考。觀看這部影片,我彷彿時而置身於戰爭之中,時而又抽身出電影之外,身臨其境,又留有許多思考空間。而正如片名所示,在這個悲劇時世之中,愛爾蘭的鄉村風光卻依然如詩如畫。儘管我們並沒有看到金黃色的大麥,不過當清風穿過瀰漫的薄霧,吹動山巒間的綠草翻起陣陣波浪,還是很好的契合了歌曲中,那種優雅,屈辱,而慘烈的意境。

《風吹麥浪》裡的各個角色,可能會讓人覺得不夠戲劇魅力,其實影片對於立場衝突和情感的描繪非常細緻,兩段式的劃分也頗具深意,兄弟倆的兩條看似相悖而馳的人生道路,命運卻又有著驚人的類似。影片的最後一場戲,當Sinead向Teddy說出「我永遠都不會再見到你」的時候,剛好呼應了前半段的結尾,只是此時,可能面臨「so much blood, means so little」的人物,已經由Damien變成了Teddy。Damien臨死前的遺言說:「我曾經不想捲進這場戰爭,卻捲進來了,現在我想脫身,卻做不到了」。理想的破滅所伴隨的卻是親人之間的自相殘殺,顯得猶未殘忍。影片中的人物就好似被歷史無情嘲弄的弱小者,反抗著自己的命運,擁抱著自己的理想,最終卻只能成為那顆隨波逐流的棋子。戰爭吞噬了人性,也以自己的瘋狂反襯著人性的彌足珍貴。

作為一個普通的業餘影迷,我熱愛寫觀後感,儘管它們可能遠夠不上「影評」的資格。在我寫過的許多觀後感中,評寫《風吹麥浪》顯得猶為艱難。因為這是一部富有爭議的電影,也是一段富有爭議的歷史。但是,不管你是否認同Loach的政治立場和本片看待歷史的角度,我想都不能抹殺這部傑作的藝術品質和思想深度,它雖然尖銳卻毫不生硬,情感也十分真摯動人。老實說,我十分羨慕英國人可以自由的拍出這樣,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宣揚社會主義制度,揭露和批判本國殖民歷史的電影。而且,影片中對底層人物的關注,對於戰爭與人性,理想與現實,自由和民主的思考,在任何時候都有著寶貴的價值,也能激發很多人的共鳴。

http://www.pub8.net/review/wind-that-shakes-the-barley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