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末路浩劫--The Road

末日危途/末路浩劫(台)/路

7.2 / 255,197人    111分鐘

導演: 約翰希爾寇特
編劇: 戈馬克麥卡錫 喬潘霍
演員: 勞勃杜瓦 莎莉賽隆 維果莫天森 蓋皮爾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七

2010-02-02 21:28:30

如果世界末日


我是一個有強烈末日情結的人,大學畢業那陣有很強的末日感,總覺得繼續下去很不現實,十多年過去了,什麼都還好好的。於是喜歡看有關末日的電影,越絕望越孤獨越能滿足自己,這是不滿還是逃避說不清楚。不過總希望自己是災難後活下來的那個,可是在《末日危途》里,當活下去已變成痛苦,自己還會選擇活下去麼,我不知道了。

影片沒有說明到底發生了什麼,直接從災難發生後幾年開始,地球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氣候惡劣、生物滅絕、植被死亡。倖存的人類為了活下去捕殺同類,也有一些人躲在暗處默默生存。有這樣一對父子堅守著自己是「好人」的道德信念,努力向南方走去。兒子出生在災難後,母親徹底絕望而離開。男人對兒子的愛極深厚也自私,除了要保護兒子他也面對自己內心的自責——活下去也許真的是錯誤。

影片描繪出的末日是絕望的,女性的缺席使這個世界徹底獸性,女人和小孩只會被強姦然後殺掉,父親所堅持的顯然並不適應這個世界。身處困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這種困境是沒有盡頭的。希望幾乎為零的時候,活著成為最絕望的事情。沒有出生就沒有死亡,沒有了愛也就沒有了恨,有的只是最簡單的兩個字——活著。

影片裡父親從自動販賣機里掏了半天,找到一罐卡住的可口可樂,給從來沒喝過可樂的兒子喝,兒子嘗了一口,說味道不錯。父親不肯喝,兒子他再也喝不到了。這就是末日,所有習以為常隨手可得得東西都消失殆盡,以為可以任意揮霍的變成最珍貴的寶貝。

電影根據科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獲得普利茲獎的同名小說《路》(The Road)改編(國內已出版),小說語言簡練精幹,多為動作細節白描,直到50頁處才出現第一次驚心動魄的衝突,給人的衝擊感十分強烈。電影自然不能如此改編,將此處提前到片首,沒有了如小說中那樣之前的對比,震撼減弱,但這也是無奈之舉。好萊塢電影在劇本開始十頁還沒有衝突,會沒有人投資的。其餘的地方影片基本根據小說拍攝,只是調換了某些場景的前後順序。

末日到底是什麼,它提醒我們結束就要到來,可其實每天都是末日,很多我們以為會有下一次的,可忽然就消失了,如果這樣,寧願末日也好,至少還有告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