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亞當 [2009]--Adam [US]

亚当/亚当不好当/亚当

7.1 / 35,793人    99分鐘

導演: Max Mayer
編劇: Max Mayer
演員: 休丹希 蘿絲拜恩 彼得葛蘭傑 艾美歐文 Frankie Fais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arlulu

2010-01-18 20:38:48

這不浪漫,這很殘忍


一個Aspie說,如果他不知道他自己是一個Aspie,他會認為這是一個很無聊的電影,是在講述一個無辜的青年和談不來的前女友之間的平淡小故事。因為從他的角度,Adam完全正確。
他說,他能明白Adam所有片刻的沉默,和那些沉默之外Adam心中的紛亂嘈雜。
他知道為什麼在洗衣房Adam看到beth要轉身離開。他也知道Adam為什麼邀請她來看星星,為什麼要穿「太空衣」去擦窗戶,為什麼喝茶的時候突然要走,為什麼要在劇場看書,為什麼說她是騙子,為什麼生氣摔東西,又為什麼把花塞進衣服去找她,為什麼說她是他的一部份,為什麼影片最後他會笑。
他也說他很難過,當Adam在滿是面具的餐廳,當Adam獨自站在街頭,當Adam看到她的記事本,當Adam在雪地中迷路……
他看到豆瓣的很多評論時搖著頭說:「這不浪漫,這很殘忍。」

到底哪個世界才是真實的?是Aspie們眼中的那個世界,還是我們眼中的?
在現在的社會中,所有人都會大聲地指出「皇帝!你什麼都沒穿!」嗎?我想一定不會。因為即便是在遙遠的童話王國里,也只有那麼「一個」孩子大聲地喊出了那句話。
那麼,對於那些在當今社會中,已經明明成年卻仍然還敢大聲喊出這句話的人,我們是不是多少要心存敬畏?!
可事實呢,當我們看到這一小撮人時,卻大都無奈地搖頭或者憤憤地責備,埋怨他們不解人情世故,逼迫他們去理解他們天生不能理解的東西,然後讓他們背下來,並照章行事。目的無非是讓三變成二,讓六變成三,讓他們變成和我們一樣怪模怪樣的「人」。然後再把他們歸為一種不能正確理解他人情緒的病人。
為什麼這種大膽的聲音卻變成了一種病症?為什麼Aspie要生活在這個充滿隱喻、諷刺、表情和眼神的世界中,成為別人眼中的病人?為什麼要有善意的謊言?為什麼世界上不能存在一成不變的規則?而為什麼有些違背規則的人竟然不應該受到懲罰?或者說「規則」為什麼要被分為「必須受懲罰的規則」和「不一定被懲罰的規則」兩種?為什麼人們說話不能直接而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什麼有一些既定的社會習慣和準則明明很無聊卻沒人去打破?為什麼Aspie專注在自己最感興趣的事上從而忘卻身邊的一切就變成了錯事?
不是從小大,爹媽就教育我們要全神貫注地去做事情嗎?
不是從小大,爹媽就教育我們無論如何,你只要做好你自己嗎?
不是從小大,爹媽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嗎?
答案在哪兒?

誰能說Aspie是一種人類的返祖或者滯後或者非常態呢?他們對某一領域的專注,必定會成為一種向前推動的力量,他們不會拖社會的後腿,反而很有可能正是先進入類的一部份,或者根本就是未來人的先行者,哪怕註定是要死在沙灘上。
要是我們今天上街做調查,誰願意生活在充滿謊言和諷刺的世界上?誰又願意自己無窮匱也的子孫後代都是騙子?可為什麼自己都情願在一個這樣污濁的球體上這樣污濁地活著?並且還有一大堆能支持這一作法的理由和證據?我只能充滿疑問。
在這個世界上,逃不開的人彷彿只有選擇沉默,可是連沉默都無法被人接受和理解,非要揪住他們的耳朵,編派成一個小隊伍被指定為異類,然後插上牌子,上面寫著「一群特立獨行的豬」。王小波也許也是Aspie,我看癥狀頗似。
我們不能否認,Aspie對美好是有感知的,而且那種感知程度甚至是不為常人所能理解,而他們的語言與表情又無法準確地表達。雖然他們不一定會感知到常規社會中全部常規的美好,因為必然有一些不足以打動他們。
文藝青年們常常誤以為Aspie也是文藝青年,因為他們都對某些美好關注,並且關注的細膩程度超過路人。於是,他們以為找到了同類。其實不然,文藝青年們所關注的美好中,有很多正如Aspie被引導著學會看他人表情和理解他人情緒一樣,也只不過是被一些文藝作品引導著才被關注到的,只是路人在普遍生活中常常忽視的一些小美好與小情緒。而Aspie不同,他們只關注自己「天生」想關注的。於是這樣相處下來,文藝青年常常會一頭霧水最後直至崩潰。就像電影《Adam》裡所說,他們一直以為自己是小王子,結果遇到Aspie後,才知道自己只不過是個迷路的飛行員。
如果所有的人都接受了Aspie,理解了他們的純真與純粹,直至最終想努力成為他們,這樣就沒有了Aspie這一小撮人,而是成為了社會的主流。當絕大多數人並不是把心思放在勾心鬥角,把時間浪費在插科打諢,把表情和語言都用來顛倒是非爾虞我詐的那一天,倒是可能會出現一小群病人,他們由於過於沉迷於關注他人情緒,就喜歡諷刺隱喻賣弄小表情。我們把他們也編派成一小隊伍,我們可以叫它Sabi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