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開燈

2010-01-16 20:17:46

《破碎的擁抱》喜劇外的悲劇



大膽鮮麗的色彩,深刻動人的音樂,瘋狂極端的愛情,衝突辛辣的視角,這是佩德羅-阿莫多瓦的電影。他是西班牙電影界的國寶,是電影界的異類。他的電影深刻,但不陰暗,好看,但不商業。不過,《破碎的擁抱》沒有我預期的好。

 

《破碎的擁抱》是阿莫多瓦的第17部電影,於2009年5月份推出。電影內容分兩條事件線來推展,講述4個人之間的愛情,以及2個當事人的兒子,在這段錯綜複雜、愛恨糾葛的情感中,各自的成長曆程。《破碎的擁抱》的故事開始於2008年,主角奧提馬-布蘭科是一個失明的作家,主要工作是為電影編寫劇本。在失明以前,奧提馬原是個電影導演,但在1994年車禍失明後,他就專職擔任劇作家,並不再使用本名,改用哈里-凱恩這個筆名。

 

茱迪是個小有名氣的女製片家,一直以來都擔任奧提馬的經紀人。茱迪的兒子迪耶戈則擔任奧提馬的助手,幫他打理寫作上的實際事務和生活瑣事。最近,奧提馬向茱迪表示,希望寫一個劇本,描述一個兒子對無情父親的崇拜與寬容。對此,茱迪不置可否。倒是迪耶戈向奧提馬提的,關於以捐血車為起點的吸血鬼故事,頗順利地開展開了。

 

某天,奧提馬在報紙上讀到了富商厄納斯托-馬特爾的死訊。本想徹底將往事封存的奧提馬,在厄納斯托的兒子來訪、要求他為其欲將拍攝的電影、一個關於兒子向死去父親復仇的劇本後,奧提馬不得不讓迪耶戈翻出早已撕成碎片的舊照片。面對破碎的照片,奧提馬在迪耶戈面前,將往事重新攤開,將時間再次帶回1994年,生命被徹底粉碎的那一年。

 

1994年時,奧提馬正在籌拍他的第六部電影,也是他的首部喜劇片《女孩與提箱》。一天,一個美的讓人不能忘卻的女人登門拜訪,想甄試片子的女主角。這女人叫做萊娜,是富商厄納斯特的情婦。陪她一同前來的,是一個帶著大眼鏡、留著妹妹頭、滿臉青春豆的青年。這青年是厄納斯特的兒子,對電影工作充滿興趣,是個攝影機不離手的同性戀者。厄納斯特從來就不喜歡這個兒子,卻瘋狂地愛著萊娜。萊娜則是因為父親在兩年前罹患胃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委身於厄納斯特。

 

儘管首次試鏡的效果未盡人意,但奧提馬還是選擇了萊娜當女主角。儘管百般不願意,厄納斯特還是同意讓萊娜去拍電影,並出資贊助影片的拍攝。不過,附帶一個要求,厄納斯特的兒子必須呆著現場,並在不影響現場工作的條件下,隨意拍攝各種畫面。每天晚上,厄納斯特在家就對著兒子拍的片段,由唇語專家在一旁解讀萊娜和奧提馬之間的對話內容。厄納斯特完全不能忍受任何人靠近萊娜。

 

一個是才華洋溢的年輕導演,一個是美艷動人的性感美女,兩人之間很快就發展出感情。由於厄納斯特的兒子總是在現場監視,兩人只能想方設法、偷偷摸摸的私會。但是,紙終究包不住火,厄納斯特還是透過解讀兩人在片場的私下對話,發現了兩人之間有了私情,而且還知道了萊娜對自己其實厭惡不堪,不可能答應自己一再提出的結婚請求。對此,萊娜首先發難了。當萊娜從幽會處走出來,看到厄納斯特的兒子正站在門外拍攝時,她毅然決然地和厄納斯特攤牌,要求分手。不顧厄納斯特的苦苦哀求,萊娜轉身就要離去。此時,厄納斯特伸出了手,將萊娜推下樓梯。

 

滾下兩層樓高的樓梯後,萊娜並沒有死。厄納斯特立刻將萊娜送到醫院,仔細檢查後發現只是一條腿骨折。萊娜決定和厄納斯特訂立協議,她對事情的真相保持沉默,繼續和他在一起。他則是必須繼續資助電影的拍攝,並且放手讓奧提馬自主決定所有的拍攝安排。就這樣,奧提馬修改劇本,配合萊娜打上石膏的腿,順利地將片子拍完了。但就在攝製完成、剪輯開始前,萊娜和厄納斯特大打出手。不得已下,萊娜帶著一身的傷,和奧提馬私奔,躲藏起來了。

 

厄納斯特瘋狂地到處尋找這兩人,氣急敗壞之下,厄納斯特將影片胡亂剪輯,隨便配音,立馬地推出上映。一方面是要徹底毀了這兩人,一方面要逼他們露面。在電影上映兩天後,奧提馬和萊娜在報紙上讀到了電影上演的消息,以及鋪天蓋地的惡評。奧提馬忍無可忍,他不斷地給茱迪和剪輯師打電話,卻始終無人回應。他在茱迪的答錄機里留言,要她儘速回電,聯繫住在旅館的哈里-凱恩。這是他在此地登記的化名。當晚,正當奧提馬和萊娜從餐廳開車返回旅館時,一輛車攔腰撞上來,萊娜當場死亡,奧提馬就此失明。

 

躺在病床上的奧提馬,對於呼喚他名字的聲音毫無反應,在他心裡,奧提馬已經不復存在了,他是哈里-凱恩,一個與往事無關的人。茱迪在為奧提馬辦完出院手續後,將他和年幼的迪耶戈留在海灘上,自己回到奧提馬當時暫住的旅館中收拾和結帳。茱迪在房內找到了一大包的照片,只可惜,所有的照片都已經被撕的粉碎。回到了海邊,當茱迪遲疑地向著奧提馬的背影喊出「哈里」時,奧提馬輕快地回應了,然後牽起迪耶戈的小手走向茱迪。這是一個新的開始,對三個人都是。

 

當奧提馬說完了他的故事後,迪耶戈從一桌子的照片碎片中,拼湊出了一張完整的照片,是奧提馬和萊娜相擁的畫面,年輕、快樂,並且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可惜,是個破碎的擁抱。當迪耶戈問起奧提馬,14年前他和萊娜離開後,《女孩與提箱》為什麼會被倉促處理、上檔播映?奧提馬說他也不知道,這是一個他從來沒去問的問題。茱迪決定把事情真相說出來。

 

當出差回來的茱迪,聽到迪耶戈以奧提馬來稱呼哈里時,她決定當著兩個人的面把埋藏14年的內疚全盤托出。當時,氣壞了的厄納斯特想要毀掉《女孩與提箱》,但是沒有茱迪和剪輯師的協助是無法完成的。於是厄納斯特想出錢收買這兩人。茱迪雖不為錢所動,但是她對於奧提馬不顧後果、拋下一切,與萊娜遠走這件事極度憤怒,就在嫉妒和怨恨的情緒下,她決定放手讓厄納斯特隨意處理膠片,讓一部荒謬可笑的電影作為奧提馬和萊娜的愛情的諷刺。此外,最讓茱迪內疚不已的是,她把奧提馬留言在她答錄機裡的下落消息,告訴了厄納斯特。當晚厄納斯特就派他的兒子去追蹤他們,而兩人就在厄納斯特兒子的跟蹤下發生了車禍。

 

聽完茱迪的解釋後,奧提馬只是淡淡地說不需再內疚了,14年的自責已經太足夠了。然而,此時的奧提馬卻決定隔天要去找厄納斯特的兒子,為萊娜和他自己討回公道。隔天早上,當茱迪坐在餐桌前,面對迪耶戈準備的豐盛早餐時,她決定說出另一個秘密,那就是奧提馬是迪耶戈的親生父親,只是她為了自尊心,未曾告訴過奧提馬和迪耶戈。對這個秘密,迪耶戈訝異不已,但更多的是喜悅,畢竟這麼多年來,奧提馬一直在他身邊,像一個父親一樣地陪伴著他成長,他對奧提馬既崇拜又寬容。

 

此刻的奧提馬已經來到了厄納斯特兒子的面前,他相信是厄納斯特兒子謀殺了萊娜,還害他失明。他以此作為要挾,要討回當時《女孩與提箱》的所有原始膠片,重新再剪輯製作,還要厄納斯特的兒子掏出大筆資金,資助影片重新上演。然而,厄納斯特的兒子卻告訴他,父親生前早就將所有的膠片都毀掉了。當奧提馬憤怒的不知所措時,茱迪及時的打進電話,告訴奧提馬所有的原始膠片都被她妥善地保管著,他立刻就可以重新處理。與此同時,厄納斯特的兒子對站在他的攝影機前的奧提馬喊出:「奧提馬與厄納斯特」完結篇。同時將一餅光碟遞給奧提馬,說這可以證明奧提馬和萊娜的車禍與他無關。

 

迪耶戈坐在奧提馬身邊,一邊看著牆上投放的影片,一邊跟奧提馬解釋播放的內容。這是厄納斯特兒子跟蹤奧提馬和萊娜那晚所拍攝的影片。厄納斯特的兒子開著車,緩緩地跟著奧提馬他們,透過車子的頭燈,架在右側乘客座上的攝錄機,正細細地攝錄著奧提馬和萊娜的一舉一動。對後頭跟車毫無知覺的奧提馬和萊娜,邊開著車,邊自然地相擁親吻。之後就見一輛黑色汽車,從右側快速駛來,攔腰撞上兩人的車。片中還拍攝到厄納斯特的兒子立馬衝下車,驚慌失措地看著意外現場,並呼叫求救。這車禍確實是個意外,厄納斯特的兒子不但不是兇手,還救了奧提馬。

 

奧提馬站在牆上的螢幕前,讓迪耶戈一格一格地慢速播放著奧提馬和萊娜最後擁抱的鏡頭,他伸開雙手,擁抱這最後的幸福時光。

 

最後,奧提馬、茱迪和迪耶戈一起坐在電影剪輯設備前,看著電腦螢幕上重新剪輯的片段。《女孩與提箱》第一次在《破碎的擁抱》中,以完整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內容幽默風趣,順暢自然。此時,奧提馬猶豫著是否該繼續重新製作這部電影,迪耶戈則在一邊堅定地鼓勵著奧提馬,他已經迫不及待想看劇情後續的發展。

 

在《破碎的擁抱》中,阿莫多瓦是以戲劇與現實,喜劇與悲劇同時開展的手法來形成對比和諷刺。在電影中,劇中人正拍攝著《女孩與提箱》這部喜劇,然而他們在真實的生活中卻上演著一齣悲劇。在電影一開頭,奧提馬想寫一個關於善良兒子崇拜與寬容無情父親的劇本,實際上,他自己的兒子迪耶戈也對他這個不知情的父親,抱持著無盡的崇拜與寬容之心。厄納斯特的兒子想拍一部影片對他父親報復,而這一路走來,他陸陸續續地拍攝的記錄性影片,不但還原了事情的真相,也正是對他父親的報復。在片尾,當悲劇《破碎的擁抱》結束時,卻是喜劇《女孩與提箱》的開始。

 

色彩一向是阿莫多瓦電影的特色之一。高飽和度的紅、橙、黃色系,總會被大量運用在背景、服裝、彩妝和配件上。在《破碎的擁抱》中這個元素仍然延續著。此外,被稱為「慾望大師」的阿莫多瓦,依舊在片中大膽地展現裸露與激情畫面。慣有的離經叛道、脫離常理的愛情,則在厄納斯特身上展現。然而,不像《我的母親》和《悄悄對她說》,阿莫多瓦在《破碎的擁抱》中,更多著重在運用剪輯技術來形成人生的衝突與對比,其他的劇作則更多是用片中人物的命運和性格,來展現生命的錯亂與愛情的極致。我個人比較喜歡他之前的作品。相比之下,《破碎的擁抱》的故事情節較為平庸,是一般男女之間瘋狂愛情與悲劇。至於從技術面來說,相同的手法在其他電影中早已被運用過。而阿莫多瓦在《破碎的擁抱》中,似乎沒有掌握足夠的節奏感,觀眾難以感受到應有的懸疑性和衝突性,許多應該在最後才被揭露的事實,在開頭就能輕易看出或猜出。總而言之,《破碎的擁抱》是部好看,但不令人驚艷的片子。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