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靈界線--Requiem

安魂曲/灵界限/灵界线

6.9 / 5,622人    93分鐘

導演: 漢斯史密德
演員: 桑德拉惠勒 布卡.克萊斯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良窗淡月

2010-01-14 07:23:53

信仰的兩面——《安魂曲》


我一向認為,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悲的。在我們感到悲苦的時候,多麼需要一個人,一種力量,哪怕是虛幻的也好,讓我們獲得一點慰籍。
   從這個角度來說基督徒,穆斯林等等,是幸福的。
   我的奶奶也是幸福的。她相信有菩薩。菩薩能保佑她的子孫平安。她在每年觀音誕的時候吃素,年輕時常去廟裡,幫著做事,唸經。
   而我什麼也沒有。我被教育成一個半馬克思主義者(幸好現在是一個還算言論自由的年代)。懷疑很多東西,也認為我見不到共產主義實現的一天。
   唯一能說得上的,只是一些模模糊糊的神異概念。
   我相信許多人都如此。

   那麼,有信仰的人又如何呢?很多人批評中國人的中庸,其實還是有可取之處。比如對待信仰,我們相信神聖的無所不能者,卻不能不信自己。我們有信仰,卻不能失掉自我。
   
   《安魂曲》裡的女孩蜜雪拉是一個信仰的受害者。她出生在一個嚴肅的天主教家庭,每日飯前的禱告,每年的朝聖,都是必不可少的。她患有癲癇病,卻在神父的引導下走向死亡。
    其實蜜雪拉不是一開始就屈服於她「體內的魔鬼」的。她有自己的思想,卻在上帝的籠罩下痛苦的掙扎。她在休學後又努力的申請回校讀書,在父親的幫助下回到校園。儘管有些挫折,但他總算有了第一個好朋友,也有了喜歡自己的人。友情與愛情都來了。跳舞,讀書,逛街,取悅男友。一切年輕女孩應該有的,應該享受的,她都努力的靠近,努力的做。雖然媽媽還是反對,但起碼不再限制她。蜜雪拉的生活似乎有了點起色。
    她還是有那麼點不同。她發病的時候一定非常痛苦。一個並不正常的人要極力做到正常,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努力,是一種掙扎。我希望一切好起來。就像蜜雪拉和她男友在陽台上的親吻一樣,甜蜜和溫暖。
    信仰使她求助於神父A。神父A又給她介紹了另一個神父B。這個道貌岸然的神父B是個不折不扣的宗教狂熱份子。他喃喃的說,耶穌基督之愛,耶穌基督之愛。像一句咒語,逐漸淹沒蜜雪拉的生活。
    她的好朋友漢娜勸她繼續治療。儘管在這之前,她已經治療了無數次,幾乎對自己喪失信心。不過只要我們活著,就不該放棄對生的希望不是嗎?所以,無論是求助於科學還是神學,蜜雪拉都在努力。
    長年的病痛會使人精神錯亂,蜜雪拉有這樣的毛病,這是正常的。漢娜一直要蜜雪拉堅持治療,蜜雪拉也這樣做了。不過,如果上帝不放過你,你又怎能安心活下去?真是諷刺。
    神父B像各魔鬼。他說,科學是無用的。其實蜜雪拉找神父,不過是想發洩一下內心的痛苦,希望有人理解而已。僅此而已。但神父B對他說,有時候我認為用科學解釋事情,其實還是解釋不清的。當一個人真的有需要的時候,科學有什麼用?
    多麼可笑。不是我取消信仰,而是取消神父的無知和執著。信仰是好的,但是如果一切都依靠信仰,你認為,光存在於腦海裡的東西能挽救我們於危難嗎?
    蜜雪拉開始不相信神父,病痛發作的時候會去吃藥。但她的偏執也開始產生。比如她一定要在假期里完成報告,那是因為她相信有魔鬼驅使著她。她是掙扎的,矛盾的。她一方面相信科學,一方面又相信一些神奇的力量。因為她是一個20世紀的大學生,但同時也是一個基督徒。
    蜜雪拉拒絕去醫院。她認為誰也無法救她。這是極大的無奈和無助。只有和男朋友、和漢娜、和父親妹妹在一起時她時快樂的,甚至看見母親的時候也是快樂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家人及朋友的繼續關懷和照顧下,蜜雪拉是能夠活下去的。生活有時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態度。
    可人不是孤立的。德國人的認真在此時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父母看著蜜雪拉拒絕治療,就找來了神父A和B。
    悲劇就從這裡開始。
    驅魔。多麼古老的字眼。如果這一切發生在中世紀,我們不會說什麼,畢竟那是一個相對愚昧的時代。可是這事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劇。
    如果周圍的人都說你有病,說你中邪。時間長了,你自己就會真的認為自己有病,中邪。這是經過科學實驗證明的一種成功的心理暗示。蜜雪拉其實只是因為長期的身體病痛折磨得有點精神錯亂,卻被神父看作真的有魔鬼存在。神父B對瘋狂的蜜雪拉吼道,出來,從她的身體裡出來!蜜雪拉也大聲吼道,不!不!
    這一切都驚心動魄。
    一次次的驅魔,終於使得衰弱的蜜雪拉死亡。
    片中唯一真正清醒的人是蜜雪拉的好友漢娜。她發現蜜雪拉的病後叫她去醫院治療;她發覺蜜雪拉有了精神方面的問題後叫蜜雪拉的男友送她去精神病院;她來到蜜雪拉家要帶她走。可只有她清醒,她怎麼敵得過蜜雪拉篤信宗教的家人、軟弱的的男友和固執的神父?

    整個影片不是在室內,就是在陰天拍攝。沒有溫暖的陽光和明亮的色彩,一切都是灰暗的,沒有希望的。那些大片大片的田野也不能使蜜雪拉安心,無所不能的上帝也無法救她。在影片的最後,蜜雪拉著魔似的吼叫,像極了一個魔鬼。
    如果信仰已經滲入到我們的全部生活,控制我們的思想,使我們走上錯誤的道路,那我寧願沒有信仰。起碼,我能相信我自己。而過度的信仰,就是自我的迷失。

    其實這部影片的基調是我非常喜歡的類型,安靜,陰鬱和沒有希望。當你逐漸感受到蜜雪拉的掙扎和痛苦時,你也許救會認真的思考關於信仰這個東西了。
  (以前寫的,寫得很匆忙,將就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