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

无耻混蛋/恶棍特工(台)/希魔撞正殺人狂(港)

8.4 / 1,586,092人    153分鐘

導演: 昆丁塔倫提諾
編劇: 昆丁塔倫提諾
演員: 布萊德彼特 梅蘭妮蘿倫 艾利羅斯 克里斯多夫沃茲 麥克法斯賓達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10-01-08 08:45:17

就說說放映室這場戲吧(純屬作業)


(作業,廢話較多。如果您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請跳過這篇劇泄評論)

放映室一場戲出現在《無恥混蛋》尾聲部份,影院女老闆蘇珊娜(梅蘭妮•勞倫)與情人馬切爾已計劃好如何用易燃的膠片將影院及所有納粹觀眾付之一炬,而另一方面由雷恩上尉(布拉德•皮特)率領的無恥混蛋小分隊也在謀劃著名突破黨衛軍軍官漢斯蘭達的防禦將希特勒殺死。對蘇珊娜傾慕已久的納粹戰鬥英雄佐勒本色出演了一部戰爭電影,並竭力說服戈培爾將首映式放在蘇珊娜的影院進行,在這場戲中他試圖將自己和蘇珊娜的關係進一步發展,卻絲毫未意識到蘇珊娜的復仇計劃已然進行。蘇珊娜為了不讓他干擾自己的復仇大計開槍擊中他,他在彌留之際利用蘇珊娜對她的同情將蘇珊娜射殺。

本戲從電影整體佈局上來看是蘇珊娜與列兵佐勒之間情感線索的高潮。蘇珊娜在整部電影中一直對佐勒雖彬彬有禮卻冷面相待,兩人感情含而不發,處處蓄力。兩人的線索發展隨著整部電影的復仇線索發展至臨界點,自認為幫了蘇珊娜一個大忙(事實的確如此卻與佐勒的想法有很大出入)的佐勒難以忍受蘇珊娜的冷面相待終於爆發,蘇珊娜見佐勒決心已定便放他入放映室。正當觀眾疑惑這場戲該如何收尾時,導演昆汀讓蘇珊娜突然射殺佐勒打消了觀眾的疑惑。一段懸疑看似告一段落,昆汀卻沒讓佐勒死透,蘇珊娜走過去似乎深表惋惜之情的翻過佐勒的身體。就當觀眾以為一段蘇珊娜傷心落淚的戲碼要上演時昆汀又甩出驚奇,佐勒拿槍回射蘇珊娜,兩人同時死在了放映室中。這場戲一波三折的顛覆觀眾的期待,使兩位主要角色在影片結束前幾十分鐘便雙雙掛掉,更讓觀眾難以預料下面劇情的發展,進一步調動觀眾對將到來戲劇高潮的期待。

在視聽語言上,昆汀把握得也是中規中矩不顯花哨。本戲開始部份以平行蒙太奇與漸漸加快加緊的剪輯節奏與景別使蘇珊娜的復仇計劃成蓄勢待發之勢,同時將佐勒的上樓梯鏡頭與馬切爾此前的下樓梯形成對比顯出張力,斯坦尼康跟拍佐勒到放映室更加強了佐勒的壓迫感,加上Ennio Morricone迫人的音樂,使得佐勒在未曾面對蘇珊娜時戲劇張力已如箭在弦上。

蘇珊娜和佐勒的戲劇張力由昆汀的對白做主導,前者的冷漠與後者的不得回報緊繃了這場戲的氣氛。蘇珊娜欲將佐勒拒之門外,後者撞開門,語言衝突開始向肢體暴力方向升級。蘇珊娜以色誘作為緩兵之計擊中了佐勒,這場戲緊張略緩。

然而,電影的力量或者說是影迷的本性轉換了這場戲的走向。蘇珊娜望向螢幕的鏡頭景別慢慢逼緊,本來為了確保復仇計劃成功實施的蘇珊娜注意力卻被膠片上無辜厭戰的佐勒表情所引起了惻隱和後悔之心。正在此時佐勒掙紮著發出呻吟,蘇珊娜不由自主的走向佐勒,查看這個自己本有些好感的人的傷情。佐勒趁機做出了最後的復仇。蘇珊娜中槍倒地,慢鏡頭,紅底衣服背景與飛濺的鮮血相映,配上Ennio Morricone煽情的音樂,讓蘇珊娜的死十分悽美,而後景處螢幕上佐勒持槍狙擊的動作則反諷般的點明《無恥混蛋》中片中片與劇情現實之間的奇妙交叉。佐勒最後一槍結束了蘇珊娜的痛苦,鏡頭回到前面已經出現過的高俯拍母題鏡頭,紅衣與白衣的對比配上放映室的紅色背景,舞台式的聚光,與前面蘇珊娜走向瀕死佐勒的同機位鏡頭形成殘酷對比,體現出暴力場景的獨特美感。畫框中的膠片放映機、地板上的膠片與聲軌中突出的膠片運轉聲音,點明了在這場戲中電影對於劇情和人物重要而毀滅性的影響,也從另一側面突出了電影之於每位影迷的獨特魅力,和昆汀眾所周知的影痴情結。


P.S. 如果你喜歡這場戲或這部電影,你可能也會對以下兩部電影感興趣:

1. 《你逃我也逃》(To Be or Not to Be, 1942, 劉別謙)
同樣將滿腔文藝青(中)年熱情投射到偉大的反納粹事業當中。《混蛋》屬於電影青年,《你逃我也逃》屬於話劇中老年。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3418/

2. 《福爾摩斯二世》(Sherlock Jr., 1924, 巴斯特基頓)
「電影」與「現實」如何交織,去看看那場經典的放映室結尾吧。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3408/


另附:本場戲技術資料
在這場戲的近景正反打鏡頭中,Shosanna背後較遠處上方架有20K背光燈組,Zoller身上綁定反光板按照劇情走位,作為Shosanna的移動畫外面部補光源。
與之對應,Zoller背後(即放映室外走廊天花板處)吊有12K背光燈組,以Shosanna的紅衣作為他的面部補光。
資料源自American Photographer雜誌,筆者英語水平有限必有錯漏,望高手指正。
評論